我在大秦做仙人
我在大秦做仙人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我在大秦做仙人 > 第112章 回程路漫漫,收获与思量

第112章 回程路漫漫,收获与思量

加入书架
书名:
我在大秦做仙人
作者:
丶绯绯绯月
本章字数:
4732
更新时间:
2025-05-31

南疆,古老洞穴外。

蒙毅带领着劫后余生的队伍,带着沉重的心情和满满的收获,踏上了归程。

洞穴深处的惊魂一幕,如同烙印般刻在每个人的心中。

那股狂暴的力量,那道救命的符文,以及洞穴里超乎想象的材质和物品,都彻底颠覆了他们对世界的认知。

他们没有再尝试进入洞穴,那里的危险程度远超他们的应对能力。

而且,清玄太傅的警告言犹在耳,他们需要将己经获得的珍贵信息和物品安全带回咸阳,交由清玄太傅和格物学府进行研究。

回程的路同样艰辛。

虽然有着古树的帮助,迷瘴的影响减弱了不少,但潮湿闷热的环境、毒虫蛇蚁的侵扰、以及体能和精神上的双重消耗,依然给队伍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医工们忙碌地照顾着受伤和染病的将士,他们发现,虽然离开了洞穴,但之前受到的那种“场”的冲击,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并非能轻易恢复。

他们只能尽力用现有的药物和护理手段,缓解将士们的痛苦。

石齐则将那块奇特的石头和从洞穴中带出的物品视为至宝。

他小心翼翼地包裹好这些东西,寸步不离地守护着。

一路上,只要稍作停留,他就会迫不及待地拿出那块奇特的石头,放在手心感知。

他发现,虽然离开了洞穴,石头依然散发着微弱的共鸣波动,而且,他隐约能感觉到石头内部似乎蕴藏着更加复杂的结构和信息。

他还尝试用自己的体温和意念去影响石头,希望能再次激活它,或者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但除了偶尔引发一丝微弱的光芒和能量波动外,石头再也没有像在洞穴中那样产生剧烈的反应。

但他并不气馁,他知道,这些东西代表着前所未有的未知领域,需要时间和深入的研究才能揭示其秘密。

蒙毅则在思考着更深层次的问题。

他身为大秦的将军,习惯于用凡间的力量——兵力、战略、武器——来衡量一切。

但这次的经历让他明白,世界上存在着远超凡间力量的存在。

清玄太傅的“仙法”,洞穴中的古老遗迹,那股镇压的力量……这一切都预示着,大秦未来的道路,可能不仅仅是征服凡间的土地,更要面对这些未知而强大的超凡力量。

他回想起始皇帝“走出去,打出去”的遗愿,以及扶苏陛下赋予这句遗愿的更宏大含义——征服全球,迈向星辰大海。

现在看来,这不仅仅是凡间的地理扩张,也可能包含了对未知力量和未知领域的探索。

他心中对清玄太傅的敬畏更深了一层。

他意识到,清玄太傅所掌握的“格物之道”,并非仅仅是制造精巧的器物,其终极目标,可能正是为了理解和运用这些超凡力量!

而他所说的“格物致仙”,也绝非简单的求仙问道,而是通过对世界本质的深入研究,达到超越凡人的境界!

作为军队的主帅,他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

未来的战争,或许不仅仅是刀枪相向,更可能是凡间力量与超凡力量的较量。

他必须适应这种变化,甚至尝试理解和运用清玄太傅所提供的、那些看似玄奥的格物更高层理论,以便在未来的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队伍缓慢而坚定地行进着。

沿途,他们也利用格物学府带来的知识,对南方的动植物、地理水文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测绘。

石齐等人发现了许多中原未见的植物和矿石,他们采集样本,标记位置,希望带回学府进行研究。

医工们则记录了瘴气的特性、各种毒虫蛇蚁的种类和习性,以及当地土著部落应对这些挑战的方法。

大壮则忙着安排队伍的伙食和休息。

他发现,虽然环境恶劣,但南方土地肥沃,雨水充足,如果能找到合适的耕种方法和作物,这里将是又一个粮仓。

他在某些相对安全的区域,尝试性地播下了仙粮种子,并指导将士们挖掘简易的水渠,希望能让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

他相信,只要能解决环境问题,大秦的农夫们一定能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奇迹。

他们在归途中,再次经过了那棵能够净化瘴气的古树。

芸娘带领医工们在古树下采集了更多的样本,并尝试在周围搭建了更加完善的营地。

他们发现,古树周围的空气不仅清新,而且负面“场”的影响也最小,在这里休息能有效地缓解疲惫。

他们甚至尝试将古树的叶片捣碎,敷在将士们的伤口上,发现对某些伤势有奇特的缓解作用,虽然原理不明。

所有这些发现,都是格物之道在实际探索中的体现。

即使面对超凡力量,凡间的智慧和探索精神依然是宝贵的财富。

通过细致的观察、记录和分析,他们正在一点点地揭示这片未知区域的秘密。

经过漫长的旅途,探险队终于回到了熟悉的秦地。

虽然人员有所减员,但他们带回的收获,其价值无法衡量。

那批来自古老遗迹的物品、详细的南疆测绘图、对当地动植物矿物的研究资料、以及关于迷瘴和古树的宝贵记录,都将极大地推动大秦格物体系的进步,并为未来的南疆开发和更深层次的探索奠定基础。

更重要的是,这次经历让探险队的所有成员,尤其是蒙毅和格物骨干们,对清玄太傅的“仙人”身份和“格物致仙”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他们开始明白,他们所从事的格物研究,远非仅仅是制造工具,而是一条通往世界本质和超凡力量的道路。

当蒙毅带着队伍回到咸阳城外时,扶苏陛下亲自出城迎接。

看到队伍虽然疲惫但精神尚可,扶苏心中松了一口气。

当他看到蒙毅带回的那些包裹严实的遗迹物品时,眼中闪烁着期待和好奇的光芒。

“蒙将军,诸位辛苦了!”

扶苏上前慰问。

“南疆此行,可有收获?”

蒙毅跪下行礼,神情肃穆地回答:“启禀陛下,此行艰险,损耗不小。然……收获巨大,远超臣等想象。”

他没有在城外细说,只是指了指那几包裹遗迹物品,沉声道:“这些物品,以及臣等在南疆的经历,恐需禀明太傅,再向陛下详细呈报。”

扶苏看到蒙毅凝重的神情,以及那几个包裹的奇特之处,心中己经有了预感。

他知道,这次南疆之行,大秦文明的触角,己经触碰到了某个了不得的秘密。

他看向不远处等候的清玄太傅。

清玄平静地站在那里,仿佛早己知道一切。

他的目光深邃,仿佛能看透凡间的迷雾,望向更遥远、更神秘的维度。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