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面战场上国军节节败退,海军舰艇都来不及出击支援陆军。而另一边江阴造船厂处。
我的内心深处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欣慰之情,因为眼前的这艘“厚甫号”巨轮承载着无数人的殷切期望和美好憧憬。它宛如一座海上的钢铁巨兽,傲然挺立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上,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我们国家日益强大的科技实力与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然而,就在这片看似风平浪静的海面下,却潜藏着无尽的危机与暗流。那隐藏在黑暗中的日本特务机关,犹如一群饿狼,早就将贪婪而凶狠的目光死死地盯在了这座象征着国家荣耀的庞然大物身上。
他们处心积虑、绞尽脑汁,妄图通过各种卑鄙手段来破坏我国这来之不易的重大科研成果,以阻止我们前进的步伐,进而实现其不可告人的阴谋诡计。就在这时,负责安保工作的士兵急匆匆跑来向我报告,发现周边有可疑人员频繁活动。我立刻警觉起来,深知必须加强防范。
我马上调集更多人手,增加巡逻次数,并安排暗哨在各个隐蔽角落。同时,让技术人员加快厚甫号最后的装配进度,争取早日下水。
数日后,一切看似风平浪静,但我的直觉告诉我危险并未解除。这天夜里,我正在舰舱内查看文件,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轻微的打斗声。我冲出去一看,只见我方战士正与几个黑衣蒙面人激战。这些人功夫高强,出手狠辣,但我方战士毫不畏惧。
在战斗的混乱之中,我发现其中一个黑衣人朝着厚甫号的动力系统奔去,显然是想进行破坏。我心急如焚,拔枪就追。就在他即将得逞之时,我一枪击中他的腿部。战士们一拥而上制服了所有黑衣人。经审问得知,他们果然是受日本特务机关指使。这次事件后,我们更加小心谨慎。
终于,经过数小时的努力,可疑人员被我们一一揪出消灭。而厚甫号也顺利完成了最后的工序。当它下水试航那一刻,所有在场的人欢呼雀跃。它像一座移动的堡垒,象征着不屈的抗争精神,将奔赴前线,成为打击日寇海上力量的一把利刃,为守护祖国海疆贡献力量。
随着厚甫舰下水的日子一天天临近,整个造船厂的气氛变得紧张而兴奋。工人们在巨大的船体上忙碌着,如同一群勤劳的蚂蚁,每个人都清楚,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关系到这艘巡洋舰的未来和海军的荣耀。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射在厚甫舰的甲板上时,工人们已经开始了他们一天的工作。工程师们紧张地检查着最后的动力系统安装,确保4台蒸汽轮机和双轴推进器完美对接,以实现35节的最高航速。他们小心翼翼地调试着,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因为知道这关系到舰艇的心脏是否能够强劲有力地跳动。
在甲板上,武器安装团队正忙碌着将5座双联装203毫米主炮和9座单装120毫米副炮精确地安装到预定位置。这些重型武器是厚甫舰的利齿,必须确保它们的稳定性和精准度。工人们在炮塔装甲的安装上也格外小心,127毫米的厚度是对他们工艺的极致考验。
与此同时,内部的舱室里,电气工程师们正在紧张地铺设电缆,这些电缆如同舰艇的神经网络,连接着舰艇的各个部分。他们必须确保每一根电缆都精确无误,以避免任何可能的短路或信号干扰。
在飞行甲板下方,机库的建设也进入了最后阶段。工人们正在安装弹射器和起重机,这些设备将帮助水上侦察机快速起飞和回收。机库的每一个细节都被精心设计,以确保飞机的安全和舰员的操作便利。
随着下水时刻的临近,涂装工人开始对舰体进行最后的涂装工作。他们仔细地涂抹着防腐涂料,确保厚甫舰能够在恶劣的海洋环境中长久保持战斗力。舰体上的每一个角落都被均匀地覆盖,不留任何死角。
最终,当一切都准备就绪,厚甫舰被缓缓地推向下水滑道。船厂的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一艘军舰的下水,更是他们辛勤工作和智慧的结晶。随着厚甫舰触及水面,溅起巨大的水花,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这艘新军舰,承载着所有人的希望和梦想,正式开启了它的海上征程。
终于,那艘如庞然巨兽般庞大而壮观的厚甫号缓缓地下水时,整个军港瞬间被如雷般的欢呼声所淹没!无论是身为海军总司令的我——陈绍宽,还是参与制造这艘巨舰的工程师们,亦或是其他军舰上的水兵兄弟们,所有人都无法抑制内心如火山喷发般的激动与喜悦,情不自禁地欢呼雀跃起来。
站在指挥台上的我,望着逐渐没入水中的厚甫号,心中涌起一股如汹涌海浪般强烈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这艘凝聚着无数人心血与智慧的战舰,即将如钢铁巨兽般成为我国海军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卫国家的海疆贡献出无与伦比的力量。
那些辛勤工作、日夜奋战的工程师们,此刻也纷纷放下手中的工具,如孩童般相互拥抱庆祝。他们脸上洋溢着如春花绽放般欣慰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如星辰般的泪光。因为他们深知,自已付出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如金子般珍贵的回报,厚甫号的成功下水不仅是一项工程的胜利,更是对他们专业能力的如钻石般闪耀的最好证明。
与此同时,其他军舰上的水兵们也纷纷涌上甲板,向着厚甫号挥舞着如彩旗般的手臂,高声呼喊着如战鼓般响亮的口号。他们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如万马奔腾般形成了一阵震耳欲聋的声浪,响彻整个军港上空。这一刻,大家的心紧紧相连,如钢铁长城般共同为祖国海军事业的发展而欢欣鼓舞。
厚甫舰正常排水量7600吨,满载排水量8970吨,全长155米,全宽15米,吃水深度5.2米,动力系统装备4台蒸汽轮机,总功率60000马力,双轴推进航速最高航速可达35节,续航力为10000海里/15节 武器装备:装备5座双联装203毫米主炮,9座单装120毫米副炮,8挺高射机枪,4座三联装鱼雷发射管 ,主装甲带厚度达到76毫米,甲板装甲厚度为38毫米,炮塔装甲厚度为127毫米。舰载飞机:设有一个小型机库和弹射器,可搭载6架水上侦察机标准舰员编制为450人
在广袤无垠的海洋之上,一艘崭新的巨舰缓缓驶入人们的视野——自然厚甫舰!这艘战舰堪称中国海军的骄傲之作,其排水量高达 7600 吨,乃是国内目前唯一一艘超过 5000 吨级别的巨型军舰。
当厚甫舰成功下水的那一刻,仿佛一道惊雷划破长空,这个震撼人心的消息如闪电般迅速传递至中央军委的办公室。次日清晨,阳光洒遍大地,而厚甫舰下水的喜讯却以风驰电掣之势席卷了整个华夏大地。从塞北的草原到江南的水乡,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乡村,这一激动人心的消息如同春风拂过每一个角落,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巨大轰动。
得知此消息后,全国人民无不欢欣鼓舞、群情激昂。尤其是以蒋中正为首的各大派系更是欣喜若狂,他们看到了中国海军崛起的希望之光。为了进一步壮大中国海军的实力,蒋中正毫不犹豫地决定再次投入一千万巨资,用于建造更多先进的军舰。这笔巨额资金将推动着中国海军向着更加强大的方向迈进,让祖国的海防力量得到质的提升。
当这个消息传到日本大本营时,海军大臣内光三村不禁皱起了眉头,心中暗自思忖:“这些中国人居然如此狂妄自大!”在他看来,中国海军虽然近年来有所发展,但与强大的日本帝国海军相比,简直就是不堪一击。然而,令他感到意外的是,中国海军竟敢公然挑战大日本帝国的权威。
内光三村深知不能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必须给中国一个狠狠的教训,以彰显日本帝国海军的实力。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发出一道指令,要求立即新建一支强大的海军第三舰队,并调动精锐的日本第六师团和第九师团做好战斗准备,目标直指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
在内光三村的眼中,这次行动不仅是一次军事打击,更是对中国海军以及整个国家的震慑。他坚信,只要日本军队展现出绝对的优势和力量,就能够迅速击溃中国的防线,占领上海,从而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华的影响力,迫使民国政府放弃东北三省的领土。而对于中国来说,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无疑将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此时的江南造船厂,一艘3000吨的宗仁号驱逐舰即将铺设完甲板。排水量:3500吨,120米舰宽:12米 吃水线4米。 最大航速:25节续航力:4000海里/15节,舰员编制:200人。
宗仁舰作为一艘强大的战舰,其装备装备堪称精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令人瞩目的 3 座双联装 127 毫米主炮,它们分别布置在前部两座、后部一座,犹如三把锋利的巨剑,能够在海战中释放出强大的火力。而副炮则由 6 座双联装 76 毫米高平两用炮组成,分布于舰身各处,可以有效地应对来自空中和水面的威胁。
再看鱼雷发射管,3 座三联装 533 毫米鱼雷发射管整齐地排列在舰体两侧,宛如隐藏在暗处的致命毒蛇,一旦发现目标便会瞬间出击。此外,还有 9 挺 12.7 毫米高射机枪散布在舰上各个关键位置,构成了一道密集的防空火网,让敌机难以轻易靠近。
在电子设备方面,仁舰配备了先进的雷达对空搜索雷达,这一装置如同战舰的眼睛,能够及时发现远方来袭的敌机,为提前做好防御准备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它还拥有一套完善的无线电通信设备,确保与舰队中的其他舰艇保持紧密联系,协同作战。
不仅如此,仁舰还搭载了 4 架水上侦察机,这些小巧灵活的飞机可以迅速升空执行侦察任务,并为舰上的火炮提供精确的校射数据,大大提高了打击的准确性。
谈到装甲防护,仁舰的舰体和炮塔都经过了精心设计和加固,具备一定程度的抗打击能力。而在救生设备方面,仁舰更是毫不含糊,配备了充足的救生艇和救生圈,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船员们能够安全逃生。另外,船上还设有一个小型医务室,里面存放着各种基本的医疗用品和器械,以便在战斗中有人员受伤时能得到及时救治。
宗仁舰在厚甫舰后面两天下水,但是热度小了很多。所以日本方面就不怎么关注中国海军方面的宗仁舰。三个新式军舰分别担任三大舰队的旗舰。
在波涛汹涌的渤海上空,阴云密布,海风呼啸着掀起阵阵巨浪。此时,一支强大的日本海军舰队正气势汹汹地朝着中国滞留在这片海域的第三舰队残余军舰扑来。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袭击,中国海军的将士们并没有丝毫退缩之意。他们紧紧围绕在指挥官林浩的周围,眼神坚定而决绝。林浩站在舰桥上,他那挺拔的身姿犹如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峰,冷静地观察着敌方舰队的动向,并迅速下达着一道道作战指令。
“全体注意!各就各位,准备迎敌!”林浩的声音通过通讯设备传遍了每一艘战舰。随着他的命令,炮声轰鸣,火光冲天。中国海军的残余部队毫不畏惧地与日军展开了激烈交火。
然而,双方实力悬殊巨大,尽管中国海军英勇奋战,但在日军猛烈的炮火攻击下,已方舰艇不断遭受重创。但林浩深知,他们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必须想办法保存有生力量,为国家和民族留下希望的火种。
于是,在激战之中,林浩果断下令边战边退。他巧妙地运用战术,利用海浪、风向等自然因素,尽量减少敌军炮火对我方造成的伤害。同时,他还组织部分舰艇主动出击,吸引敌人注意力,为其他舰艇创造撤退的机会。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海战中,中国海军的战士们舍生忘死,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他们在林浩的英明指挥下,顽强抵抗着日军的进攻,一步步向着安全区域退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