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余晖
江阴余晖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江阴余晖 > 开战前的准备

开战前的准备

加入书架
书名:
江阴余晖
作者:
上古天骄
本章字数:
3218
更新时间:
2025-01-01

日本方面得知消息后,没有像上次一样退缩而是加紧备战。与此同时的国府正和共产党谈判怎么重新编制海陆空三军部队序列。

8月1日晚上10点,日军一辆军车驶入虹桥军用机场妄图进去遛弯,遭到守军拒绝后硬闯被当场击毙了。

日本军方借此事件大做文章,向民国政府发出强烈抗议,要求严惩守军并索要巨额赔偿,同时提出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包括在中国多地驻军合法化以及控制战略资源开采权等严苛条件。

民国政府内部对此产生分歧,一部分人主张强硬对抗,绝不让步;而另一部分亲日派则试图劝说蒋介石妥协。然而,蒋介石深知一旦答应这些条件将成为千古罪人,民众也不会允许。

此时,共产党方面察觉到局势危急,表示愿意摒弃前嫌,与国民党联合抗日,并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狼子野心。但国民政府却没有理会,仍然想与日本谈判解决此事件。

但是民国政府也做了另一手准备,让上海附近的军队进入战备状态。并且民国海军的高级军官开了一场会议。

最终决定让民国海军做了自甲午海战后第一次的海军总动员,让海军的主力发起来一级备战状态,让海容号带着数艘军舰向上海开去,美其名曰:"防止意外爆发,让海军支援至港口"

中方派出的代表虽尽力周旋,但日本方面态度极为蛮横,毫无协商余地,谈判宣告失败。消息传回国内,民众一片哗然,各界人士纷纷上街游行示威,要求政府坚决抵抗日寇侵略。

蒋介石感受到巨大压力,在办公室来回踱步。亲日派还在耳边说快点答应吧,如果不答应的话大战一触即发。主战派却说委员长我们不怕,哪怕是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要保卫国家颜面好利益。

蒋介石终于下定决心,对着主战派坚定地说道:“绝不屈服于日寇的淫威之下,战!”这一决策迅速传遍全国,军民士气大振。

日本方面没想到民国政府如此强硬,原本以为可以轻松迫使对方让步。日本陆军急于建功,已开始向上海周边秘密调动兵力。而日本海军,仍在为陆军主导作战愤愤不平。

此时,民国海军的海容号舰队抵达上海港口,严阵以待。中国海军官兵们个个热血沸腾,决心洗刷甲午海战的耻辱。他们积极与岸上陆军协同布防,构筑起坚固的防线。

民众得知海军的行动后,自发组织起来为前线将士运送物资、给予一些所需物品。各方力量逐渐同心协力起来。

8月11日清晨日本驻黄埔江的舰队将中国海军通向外海的路径切断,并且在早上9时正式让日本领事馆向民国政府正式发布宣战的公告。

蒋介石听后经过了一番思索后接受了宣战。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发布了战争动员令。桂军,川军等地方军队积极响应,各地军队向上海开进。将连他的精锐军队第88师和87师也投入了进去。

但是36师新教导总队和72师仍然在驻地备战训练。并且此时中国仅有的两个装甲师中抽出了一个装甲营奔赴上海前线。空军也出动了20余架飞机增援。

海军方面第二舰队临时更改旗舰为中山号军舰,让第二舰队全体军舰开往上海。蒋介石深知敌我实力悬殊,要应对日军全面进攻,单凭国内力量远远不够。于是一边让各路大军做好应战准备,另一边则派人秘密出使苏联与德国寻求军事支援。

前往苏联的使者快马加鞭,带着恳切言辞说明中日战局对于亚洲局势乃至国际格局的影响,希望苏联基于地缘政治考量伸出援手。而赴德的使者,则以贸易利益及战略资源为筹码,试图说服德国给予军事装备援助或派遣军事顾问。

国内战场上,各地方军队陆续到达上海,迅速按照预定计划布防。桂军凭借山地作战经验构建防御工事;川军虽装备简陋但战斗意志高昂,誓言与阵地共存亡。装甲营到达后成为一支奇兵,空军则不断侦察敌情。

虽然大家都知道大战避免不了,但是都在等待两个超级强国的消息,德国率先发声可以向中国政府提供一定数量的武器和装备,并且加强对华援助加快对德械师的建设。并且提供十二辆3号坦克和三架bf109战斗机和一个德国志愿营的雇佣兵名额。

不过苏联方面只是表态可以为中国提供一些军事援助,不过价格十分昂贵。差不多是在德国购买的钱的两倍。但是不能提供兵员帮助,不过斯大林因为政治原因帮中国政府口头上威胁了日本的军事行为。帮助中国拖延了开战时间。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