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村里,拖拉机在大队部的门口停下。
蒋碧城脚下用力,猛踩了几下,车子上的东西刚开始卸,他的自行车也刚刚到。
开车的是蒋三城,看蒋碧城过来,他撩起衣角擦了把汗:“缙云,等东西卸了,我回头找个板车给你送回去。”
“不用,我自已用车推回去就行。”
蒋碧城架好车子,先没急着搬东西,而是给忙着卸货的三个人一人递了一支烟。
还剩下半包,他直接塞进了蒋三城的口袋里。
另外两个人都不是蒋家人,也知道蒋碧城自小就和蒋三城他们兄弟亲热,全都乐呵呵地看着,并不觉得被怠慢了。
蒋三城和蒋碧城是打小一起长大的,根本没和蒋碧城推辞,反而提高声音问道:“我听五婶说,你和小宋知青领证了?”
“是啊。”
蒋碧城知道蒋三城是故意说给周围人听的,今天他带着宋银珠一天去了两趟县城,要是不说清楚,别人背后肯定会说宋银珠不知检点。
现在有蒋三城起头,蒋碧城也没遮着掩着,亲热地和蒋三城说起明个去蒋青城家吃饭的事情。
知到明天五婶家请客,蒋三城也没客气。
“那行,明早我去问大哥借个车子,和你一起去县城,早点去,去迟了我怕买不到鱼和肉这些。”
有了蒋三城帮忙,蒋碧城明天就不用找别人和他一起去县里。
蒋三城帮着蒋碧城把包裹绑好,才去卸货。
等蒋碧城和宋银珠走远了,还能听见蒋三城和另外两个卸货人说话的声音。
“刚才我没好意思问,蒋碧城真和小宋知青领证了?”
“那当然。”
蒋三城的声音好像开了扩音器,“领证了,明天我五叔家请客。”
“那日子定好了吗?”
“那没有,得等明天和我五叔五婶商量了才能定下。”
后面的声音因为走的远,已经听不见了。
不过,因为车上有东西,蒋碧城和宋银珠是推着车走的。
天色已经微微有些暗了下来,大部分的村民开始从地里回来。
走在前面的多是妇人和孩童,后面的大部分都是汉子和少年。
看见蒋碧城推着车,和宋银珠走在一起。
妇人大部分都是看一眼就走,然后在离开后悄悄和身边的人蝈蝈。
上午蒋碧城和宋银珠领证,下午村里大部分人都知道了。
她们说的也无非是宋银珠长得漂亮,蒋碧城有本事,这两个人也算是郎才女貌,天造地设的一对。
那些和蒋家不太合,或者对蒋碧城和宋银珠不满意的,也会说一些不好听的。
不过这些都是要背着人的,蒋家到底是村里的大姓,蒋家人又比旁的姓氏更团结,轻易是没人在外面说蒋家人不好的。
后面的汉子看到蒋碧城就和妇人们不同,他们大声地打着招呼,蒋碧城也十分客气。
开了一包新的烟出来,直接丢给其中的一个人,让他们给大家伙散烟,顺势说起自已今天上午和小宋知青领证,下午是陪她去拿包裹才回来。
等到两人到家,全村,原本那些不知道蒋碧城已经和宋银珠领证的,现在也都知道了。
到家的时候才发现,朱殷还没回来。
宋银珠猜测,朱殷今天去县城,耽误了上工,回来后又下地挣工分去了,所以到现在才没回来。
蒋碧城将四个包裹都搬进宋银珠和朱殷的房间,就急急忙忙去后面做饭。
宋银珠一个人点了灯,慢慢整理包裹里的东西。
因为东西是朱殷打包的,她也不敢往里塞东西。但是蒋碧城不知道她带了什么东西来,朱殷也不知道蒋碧城今天去县城给她买了什么。
她可以趁机拿点能用的东西出来,反正两边都不会想到,这些东西是她从她以前房间拿出来的。
蒋碧城饭做好的时候,宋银珠已经将大半的东西归置好。
此刻,天已经黑透了。
朱殷还没回来,不过对面的男知青回来了。听说朱殷去食堂打饭了,宋银珠才放下心来。
她准备等会吃完饭问问朱殷,今天和蒋十三去县城做什么了。
宋银珠绝对不会认为自已看错了人,当时她是清楚地看见蒋十三骑着车子,带着朱殷从小巷那边过去的。
她会看错蒋十三,但是绝对不会看错朱殷的。
晚上因为回来的迟,蒋碧城就简单地用清水下了挂面,还打了两个鸡蛋在里面。
宋银珠热的没胃口,吃了一筷头的面条,喝了半碗面汤,还吃了一个鸡蛋。
蒋碧城胃口极好,等宋银珠放下筷子,剩下的半锅面已经被他给c吃完了。
吃完饭,蒋碧城也不用宋银珠动手,自已先把锅碗洗了干净。
等忙完了,蒋碧城走到打着蒲扇,看着跳跃的灯光发呆的宋银珠身边。
看着面前伸过来的手,宋银珠一愣:“做什么?”
不会今天他就要她一起睡吧?
她还没准备好,也没洗澡呢。
“我带你去个地方。”
“去哪?”
宋银珠被蒋碧城拉着,跌跌绊绊地往前走。
许是觉得宋银珠的脚程拖累了他,蒋碧城蹲下身,扭头对宋银珠道:“上来。”
看着面前宽大的脊背,宋银珠犹豫了一下,在蒋碧城的催促中,只能小心地趴上他的背。
蒋碧城背着宋银珠,好似根本没什么感觉。
身上的小姑娘太轻了,轻的好似他要不抓牢,她就会化成一片云,一朵花,随风飘走一般。
蒋碧城背着宋银珠拔腿就跑,他怕自已跑慢了,小姑娘真的就飘走了。
他一定要牢牢地,牢牢地将她留在身边。
用任何办法,绝对不能放她走。
宋银珠趴在蒋碧城的后背上,看着蒋碧城出了蒋家大院,直奔他们浇水的板栗林方向。
她不知道他要带她去哪里,但是她相信他。
蒋碧城一个箭步跨越溪流,又一个箭步,越过一片乱石,
板栗林越来越近,四周人迹罕至,到处都是高大的玉米地,根本看不到人。
他们前段时间浇水的花生地,叶子绿油油地舒展开,叶瓣间开满了小黄花。
丰收的季节到了,而这迟迟没有成熟的花生,也快到了它成熟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