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县城,没有上午来领证时候热闹。
宋银珠坐在蒋碧城的自行车后座,目光随意地从路边扫过。
“咦。”
宋银珠拍了拍蒋碧城的后背,“你看,那两个人不是朱殷和蒋十三吗。”
“哪呢?”
蒋碧城回头,看向宋银珠指的方向。
那是一处小巷子,刚才宋银珠分明看见朱殷和蒋十三的身影一闪而过,等蒋碧城再看却已经不见了人影。
“那边有个黑市。”
蒋碧城停了车子,一只脚撑在地上,扭头问宋银珠,“你要不要去看看。”
宋银珠想了想,拒绝了。
“不去了,我们先去供销社。”
现在天气热,糖果现在不能买,不过毛巾,搪瓷盆,结婚用的子孙桶这些都要买。
再说,朱殷和蒋十三特意背着她偷偷摸摸来县城,还不知道干什么的。
她要是去黑市,撞见了到底不大好。
宋银珠觉得,朱殷肯定是因为她要和蒋碧城成亲,才来县城里的黑市的。
大概是想给她买新婚礼物。
刚好蒋十三和蒋碧城的关系好,干脆两个人就一起来了。
两人继续往供销社去,路上蒋碧城无意说了句:“十三和朱殷是在谈对象吧?”
宋银珠愣了一下,点了点头,然后想起蒋碧城看不见,忙道:“是的,你怎么知道的。”
“我猜的。”
蒋碧城低头踩着车子,淡淡说道,“你说,朱殷和十三知道我们领证了,他们会不会偷偷来领证?”
“不会吧。”
不是宋银珠不相信朱殷这么大胆,而是蒋十三和蒋碧城不一样。
蒋碧城就一个亲娘,还改嫁了,家里就他一个,什么事情都是他自已说了算。
蒋十三不一样,不说他爸就有兄弟五个,他自已也是父母双全,兄嫂侄子侄女都有。
这样一个大家庭,他们俩按理是不会偷偷领证的。
真要是两人背着家里人领证,肯定不是朱殷和她攀比,很可能是朱殷怕她担心她,才同意蒋十三领证。
至于蒋十三为什么愿意偷偷领证,那只能是蒋十三怕家里人不同意。
宋银珠看着蒋碧城的背影,又扭头看了一眼巷子口。
朱殷和蒋十三谈对象比她和蒋碧城还早,朱殷也没瞒着宋银珠,两人晚上睡觉的时候就偷偷说了。
蒋十三人品不错,长得也不差,蒋七奶奶家比别的人家还要和睦团结些。
以蒋十三的人品家境来说,配朱殷并没有什么配不上的。
如果是宋银珠,她是不愿意嫁入这样的大家庭的,不是说蒋十三不好,而是人多事情就多,人情往来是最繁琐且复杂的事情。
自问,她没那种大格局,也怕麻烦。
这样的大家庭,她是能避就避,实在避不开,肯定也是想办法小两口出去单过。
她还是更喜欢像蒋碧城这样的,人口简单,没那么多的事。
最关键的是,她还能随军,就算有公婆,也不需要在公婆眼皮子底下生活。
“蒋碧城。”
宋银珠轻轻戳了戳蒋碧城的后背,“我记得你说过,蒋十三八个嫂子都是附近村子里的姑娘。”
“是啊。”
眼前就是供销社,蒋碧城捏紧刹车,停了下来,“怎么想起来问这个。”
宋银珠把自已的疑惑问出来:“蒋家这么多兄弟,怎么没一个娶知青的。”
“七奶奶不许。”
说完,蒋碧城一愣,“你是不是觉得朱殷和十三怕家里不同意,才偷偷来领证的?”
宋银珠沉默地点了点头,半天才开口:“我怕的是十三瞒着朱殷。”
蒋十三肯定没和朱殷说,他奶奶不许他们兄弟娶知青。
她不担心朱殷,如果朱殷知道蒋十三家不同意,她肯定不会嫁的。
她就怕朱殷不知道,蒋十三有心瞒着,两人阴差阳错领了证,到时候朱殷在蒋家的日子不一定能有想象的那么好。
“想什么呢。”
蒋碧城抬手将她额头的碎发拨开,“七奶奶你是知道的,非常睿智的一个老人。三婶虽然嗓门大,人也泼辣,但是绝对是个好三婶。”
“我妈说……”
宋银珠吸了口气,“我妈说,婆婆可能会是个好母亲,好媳妇好邻居,但是不代表她就会是个好婆婆。”
“你妈还和你说这个?”
蒋碧城有些惊诧,要知道现在大家都是比较含蓄的,就算女儿出嫁也是告诉她,孝敬公婆,要勤俭持家。
谁家亲妈会告诉女儿,你婆婆有可能是个好妈妈好媳妇,但是不一定会是个好媳妇?
宋银珠笑,没回答蒋碧城这个问道。
这个妈妈是养育她十八年的妈妈,不是这个世界的妈妈。
但是她相信,所有的妈妈都是相通的,对自已孩子的爱,肯定都是一样的。
“银珠,我们只是猜测他们会去领证,但是不代表他们真去了。”
蒋碧城架好车子,很认真地半蹲下身子,“其实有时候真的不必过于苛求一个答案,七奶奶五婶她们愿不愿接受朱殷,那都是未知的事情。也许,答案等我们回去就有了。”
宋银珠也觉得自已想多了,首先朱殷他们未必是去领证,其次,蒋七奶奶不说,五婶子也未必不愿意儿子娶朱殷。
那么优秀的朱殷,她觉得选蒋十三都有点委屈了。
如果换个时代,再过个十年二十年,就以朱殷的性格和本事,肯定会有一番作为。
蒋十三也不差,不过人心都是偏着的。
在宋银珠心里,朱殷肯定是千好万好,连她都比不过朱殷的好。
她对朱殷的第一印象,就是这女的该是大女主外的中的女主角,她,最多算个炮灰。
因为心里惦记着事情,宋银珠和蒋碧城东西买的很快。
反正就是为了结婚来买东西的,自然是需要什么买什么。
买完东西,蒋碧城将买来的东西用网兜装好,挂在自行车笼头上,又带着宋银珠去邮局领包裹。
四个大包裹,也不知道蒋碧城怎么弄的,用绳子三下五除二就给绑在后座上去了。
一边挂一个,后座上还担两个。
东西绑好了,宋银珠却没地方坐,蒋碧城拍拍前面的大杠:“等会你坐这里。”
宋银珠当然不会坐前面大杠,不舒服是次要的,关键她怕人说。
也是她运气好,回去的时候碰见胜利大队的拖拉机,给村里供销社拉货回村。
蒋碧城干脆将包裹放拖拉机上,他带着宋银珠骑车,离着拖拉机有一段路,慢悠悠地往回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