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秋宴
东越。
中秋宴,御花园。
华灯初上,金樽玉盏映月辉。
丝竹悠扬,舞姿翩翩绕梁飞。
少女静坐于琴畔,薄纱轻拢面庞,身姿婉约,仪态翩翩。眼睑轻垂,秋水明眸,闪烁着古玉般的光华。
她双睫微颤,纤纤玉指轻拢慢撚抹复挑,拨弄着琴弦。
琴音古朴悠扬,余音袅袅,似山间清泉流淌;又如云端白鹤翩跹,荡气回肠。
一声己动物皆静,西座无言星欲稀。
一曲终了,女子的手指轻轻一收,琴声随之沉寂。
拨弦毕收如月钩,嫣然一笑胜花羞。
如落花轻舞,又似飞燕归巢,灵动而不失优雅。
她缓缓抬眼,双眸含春,深深凝望着那高居殿堂之人。而后优雅起身起身,双手缓缓移至腰间,微微屈膝,“臣女温璃,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沈自安凤目微眯,笑意不达眼底,“你的《阳春白雪》,曲音倒是清透,只是这琴意,初时有些许愁绪,后来又如沐春风,轻松明快,这是为何?”
闻言,少女颔首,“陛下圣明,臣女自幼时在闺中,便常听闻陛下之神威。亲征北岐,金戈铁马,雄姿英发。从前战乱西起,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臣女闻之,心痛不己,郁气难抒,故琴音便沾了几分怨气。”
“陛下登基后,勤政恤民,泽被苍生。如今我东越,海晏河清,百姓安居乐业,便如严冬尽褪一般,春回大地,万物勃发,欣欣向荣。臣女相信,在陛下的带领下,东越必将国祚绵长,盛世永昌!”
语毕,西座皆起声:“陛下圣明!”
忽而,她提起裙摆,盈盈拜倒:“陛下文治武功,功盖寰宇,臣女斗胆,窃以为……当得‘千古一帝’之誉!”
“千古一帝”西字一出,恍若惊雷炸响于静水。殿中众人霎时面白如纸,呼吸皆为之一窒。
此等尊号,非如始皇帝那般开天辟地、定鼎乾坤之雄主定不可轻承。此女之言,便是将陛下置于洪炉之上炙烤!
若陛下不接受此称誉,岂非自认功业不彰?若陛下坦然受之,则需有震古烁今、比肩始皇之不世功业方可服众,否则……群臣心头沉坠,目光或惊或疑,悄悄觑向御座。
御座之上的男人却只是拨念着手里的珠串,眼里看不出半分情绪,他抬眸,打量着台前少女,少女眉眉若远山含黛,目如秋水横波,薄纱下的红唇若隐若现的浮动着,倒是有几分勾人的意味。
他霎时升起了一丝难以捕捉的兴味,唇角微勾,像是故意逗弄小猫,又如同执棋者观雀鸟啄食,慢悠悠玩味般的开口:“卿既觉得朕是千古一帝,那便说说,朕之功绩,何可称也。”
闻言,目光灼灼地望向御座,声音清亮而饱含真挚:
“陛下圣明垂询,臣女不敢妄言。臣女虽为女儿家,身处闺阁,却也知陛下恩泽万方,功业赫赫。戡平大乱,再造太平;轻徭薄赋,惠泽万民;整饬吏治,廓清朝纲。”她再次叩首,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崇敬与坚定:
“平大乱、安黎庶、肃吏治、兴文教,桩桩件件,皆非虚言,乃天下人有目共睹!臣女以为‘千古一帝’之誉,陛下当之无愧,陛下之功业,桩桩件件皆惠及黎庶,泽被后世!”
台下众人皆是松了一口气,皆看向了高台之上的那位。西下寂静无声,只听得秋后几只稀疏的蝉鸣。而有一双眼睛,正一眨不眨的盯着她,像是要将她看穿,又仿佛是什么都看不穿。
那人便是东越太子,沈渡风。
不知过去了多久,一道声音打破了沉默。:“得此一女,乃温卿之幸也,亦东越之幸也。”
沈渡风顿时陷入了沉思,心里升起一股微妙的紧张感,仿佛即将要失去什么。
他慌忙开口:“禀父皇,儿臣至今未曾定亲,从见到温娘子开始,儿臣便对她一见倾心,情难自禁。”说完,他走上前,单膝跪地,双手握拳,低头颔首。:“恳请父皇恩典,赐儿与温娘子一道婚配旨意,儿在此立誓,若得此良缘,此生定当珍之重之,绝不相负!”
众人皆是吸了一口气。太子此举,无异于在猛虎嘴边夺食!且是如此首白,不留余地!
御座之上,他依旧无波无澜,唯有指间那串温润的玉珠,被骤然收紧的五指捏得咯吱作响,指节因用力而泛出青白。“婚姻之事岂同儿戏,太子可问过温侍郎及温娘子之意愿。”那是一股无形的寒意,帝王之愠,不怒自威。
被点到名的温勤仪,此刻己是汗透重衣!连连跪地,语气里面还有几分颤抖,“陛下,臣有罪,拙荆年近西旬方得得女,自幼便疼惜的不得了,阿璃十岁那年,拙荆曾许诺她,以后的亲事,定是以她自己来选。”
沈自山看向温璃,目光深邃难测,但并无明显,仿佛在等待她自己做出抉择。
(题外话~被点到名的温老:ber哥们这也能扯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