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一直忙活,没来得及吃早餐,这会儿闲下来,肚子确实有些饿了。
锅里的腊肉饭她觉得太油腻没有吃,转而从空间拿出米线和各种食材,煮了两锅香香的小锅米线。
一锅自已吃,另一锅留着待会儿给谢南江吃。
吃完米线后,她又炫了一块柚子,起身稍微消了消食,麻溜的走到缝纫机前给肚子里的宝宝做小衣服。
“顺遂到部队好好干,有什么事就给我们发电报写信。”
谢南江没说什么伤感的话,只是拍了拍沈顺遂的肩膀,语气深沉。
“好,我会好好努力,南江哥你和我姐也要好好的。”
沈顺遂重重的点了点头,转身跟随大部队走上火车,一直往前走,不敢回头。
因为一回头,他就会不自觉的落下眼泪,呜呜呜~
谢南江也是当过兵的人,他知道这种感情。
回想以前,每次离开,他都是满满的不舍,后面和沈清渠在一起后,这种不舍之情更重了,只是肩上担着一份责任,他不得不暂时放下一切继续前行。
听着耳边传来的鸣笛声,看着远去的火车屁股,谢南江收回思绪转身回家。
路过供销社门口的时候,他进去买了一斤大白兔,用来回去哄家里的娇妻。
沈清渠听到沉稳的脚步声,知道是谢南江回来了,连忙把小锅米线端出来,还热了一杯牛奶给他。
“回来啦,我煮了米线,快来吃早餐。”
“好~”谢南江趁沈清渠不注意,剥了一颗奶糖塞进她嘴里。
“唔~”沈清渠一时反应过来,待奶糖在舌里辗转了两圈后,奶味和甜味逐渐散开,“那是大白兔呀。”
沈清渠喜欢吃甜食,尤其是下午茶的时候吃甜食。
但怀孕得控糖,所以除了偶尔吃甜点,她很少碰糖果。
“好甜呀!”糖在她嘴里慢慢融化,沈清渠也细细的品味,舍不得咽下。
今天又是米线,又是奶糖,下午和晚上必须得控制,不然就超标了。
谢南江看着铺满红油辣椒的米线,嘴里不自觉分泌唾液,拿起筷子开始大快朵颐。
沈顺遂参军后,他们又恢复了二人世界,腻歪的不行。
“清清,大哥家的谢成良要结婚了,过两天半天办酒席,爹娘来电话让我们回去帮忙。
我跟他们说你月份大了不方便,路途也远,道路崎岖不平坑坑洼洼,这次你就不回去了,我去就行。”
要是有车还好,坐在车里舒服些。
但他们没车,沈清渠月份大了,坐自行车也不安全。
而且办婚礼人多手杂,万一不小心磕了碰了,到时候肯定得不偿失。
还是不回去为好。
“好,我现在这样确实不方便,不仅帮不上什么忙,反而还给大家添乱。”
沈清渠点了点头,她确实不想回去,到时候谢南江正常包红包送礼就行了。
“你才不会添乱呢,就算去了也有我照顾你,用不到别人。
我只是担心你累着,而且席上的吃食还没有家里的好,这一来一回受罪得很。”
谢南江纯属是心疼自家媳妇,毫无保留地维护沈清渠。
“嗯,只要有你在就劳烦不到别人。”
事实确实如此,谢南江是一个很负责任的丈夫,对于沈清渠的事,他从来不会假手于人。
“欸,不过,谢良成是大哥大嫂的第几个孩子啊?我怎么没什么印象?”
谢南江他们这一辈兄弟姐妹多,孙辈的孩子更多,沈清渠没住在村里,和他们也没见过几面,真的对谢良成没什么印象。
“大哥大嫂共有五个孩子,三个儿子,两个女儿,谢良成小儿子,今年18岁,我结婚的时候他没在家,你没印象也正常。”
“18岁?那他娶的媳妇几岁了?”
“这我没问,不过大概比他小不了几岁,应该十六七吧。”
谢南江知道沈清渠在惊讶什么,同时心里很庆幸后世女生20的法定结婚年龄,如果像现在一样,说不定他媳妇儿已经……
“喔~原来是这样啊~”
一孕傻三年,沈清渠当真是太久没回村唠嗑,竟忘了她家里有好几个姐姐都是十七八岁结的婚。
她的亲亲娘亲也一样,18岁结的婚,19岁就生下了她大哥。
不过,现在结婚也太早了,十六七岁她还在上高中呢。
但是想起她以前看的小说,清朝才是结婚最早的朝代。
十三四岁就可以结婚,15岁当妈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还好还好,她今年已经二十岁了,往夸张了说,已经是奔三的人了。
虽然现在大部分人结婚早,但也不乏少数20多岁了才结婚的人。
谢南江就是其中之一,还有就是下乡知青,又或者是底层人接触不到的上层社会。
“我给爹娘做了身衣裳,你回去的时候记得带上。”
沈清渠没怎么回过婆家,但该有的礼节她从没少过,对待两边老人也一样,她这个儿媳妇自问问心无愧。
“好,下次直接拿布找别人做,省得你累着。”
谢南江点点头,他知道沈清渠这么做是因为他,但他不想她辛苦受累。
“好,知道啦,以后找别人做。”
对于沈清渠这个人,谢南江他们村里的人对她看法不一,但大多数人觉得她不孝顺,结婚这么久了都没回去过几次,不是个好儿媳。
还有一些爱搬弄是非嚼舌根的人,经常在谢家其他几个儿媳妇面前比对。
比谢家几个兄弟谁更厉害;
比谢家几个媳妇儿,谁的日子更好过;
比她们谁住的房子好;
比她们之间的穿着谁更鲜亮;
比谁生的儿子多。
原本其他几个媳妇没什么想法,毕竟相处得不多,彼此之间也没多少交集,各过各的日子。
但时间一久,耳边听到的次数多了,还有家里的孩子会念叨谢南江又送东西给爷爷奶奶……
心态难免有些崩溃,心里难免生出攀比之态。
既然自已这一辈比不过,那就拼下一代啦,比谁生的儿子多。
所以,尽管沈清渠没怎么回村里,但她却存在于每个谢家媳妇心中。
呃……怎么说呢,只能说是……首先我没惹你,其次我没惹你,最后,我没惹你们任何人,别带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