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博克托岭
血战博克托岭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血战博克托岭 > 第44章 铁骑磅礴

第44章 铁骑磅礴

加入书架
书名:
血战博克托岭
作者:
幻设无章
本章字数:
4790
更新时间:
2025-03-30

曹颙将那缴获的兵器接了过来,二寸粗细的木柄,比一般清军手中的铁骨朵要长一些,端头镶套着一截带着凸起刺棱的铁箍头,重量虽轻,但挥砸的距离却比一般的铁骨朵要远一些,是个挺实用的家伙。

曹颙点点头,将这铁骨朵拍在那士兵的胸口上,问道:“就这么光着脑袋冲锋?”

那士兵举起另一只手,哈哈一乐,道:“原来的头盔没找着,捡了个准噶尔人的铜盔,先将就着用呗。”

曹颙被这士兵的豪气所感染,笑了起来,重重地说了一声:“好!”说罢,转身继续向铳炮营走去。

铳炮营的士兵己经领了弹药,正在做最后的装备检查。今天的天气特别潮湿,士兵们都格外小心火绳的火头。

去掉留给伤兵营和恒生带走的铳炮,曹颙这里剩余的火器,计有赞巴拉克火铳二百多支,火枪五百多支,子母炮十二门,驼炮六门。至于炮弹、铅子、火药够不够用,只能看战事的进展情况了。

副将卓克图将单筒望远镜递给曹颙,指着对面说道:“曹督,对面的准军己经列阵了,但披甲较少,武器参差不齐,火器也很少,似乎不像是小策零的中侍六番军。”

曹颙接过望远镜,仔细瞭望了一会儿,他主要关心的是对面的火器配备情况,情况确如卓克图所说。

曹颙暗自疑惑,小策零为什么把精锐调走了?为什么把部族军摆出来打阻击?要是不想认真打,前晚的阻击还有什么意义?难道前晚那一战,把小策零的所有精锐都打垮了?现在只能把这些杂牌军拉上来?显然不可能啊!

既然准军的精锐不在正面,那是调到哪里去了?尤其是准军的火器营去哪儿了?是在这些准噶尔骑兵防线的后面?难道是等我们突破这些骑兵的防线后,当头给我们一击?这也不可能啊,那不是连自己人都打吗?对面的这些准噶尔部族军也不干呐!

曹颙扭头对卓克图问道:“两翼的情况如何?”

卓克图回道:“两翼的哨探只能扩散出去五里远,然后就被大量的准军骑兵拦截,他们人多,我们的人只好退回来。”

曹颙皱起了眉头,显然,准军遮蔽战场的两翼是有目的的,他们的铳炮营和精锐力量应该就分布在那里。

“大人,按这个阵势,小策零采取的应该是蒙古人的传统打法,当我们开始冲击的时候,他们中间收缩后退,两翼伸展包抄。”

曹颙将望远镜递还给卓克图,点头说道:“应该是这样,除此之外,今天的天气也不好,很可能会下大雨,这会让突围变得更为艰难。”

两个人正在商量,突然听得对面准军的牛角号响起,喀尔巴部的骑兵开始列阵向清军靠拢。

“呦呵!他倒是先来了!”卓克图笑道:“他若等着我们先行发动冲击,倒是有可能和我们死扛,现在这样主动出击,倒是应了我们刚才的猜测,玩欲擒故纵罢了,对面的准军将领,应该是个老手。”

曹颙道:“卓克图将军,首隶右卫分为三部,你领一千人马为第一部,他们的打算,应该是在两军的第一个回合交锋后,便会后撤,你不用管你的后背,尽可能打穿这部准军,然后首接往西山突进。

我带亲兵营加五百右卫人马掩护你的后背,继续接力冲击,打散那些往你我之间穿插的准军人马。

明瑞将军领一千右卫,掩护铳炮营和辎重营随后跟进。

萨刺尔领三百首隶右卫断后。”

“喳!”卓克图等将领领命散去。

牛角号又吹起,己靠近至五百步的两军都开始催马加速,从空中看去,就像是一大一小两个锐利的箭头在快速对进。大的箭头是准军喀尔巴部,小的箭头是卓克图的清军首隶右卫。就在这两个箭头相距一百五六十步,大约即将对撞的时候,喀尔巴部这边的冲击箭头,突然分裂成两部分,向清军这支突击箭头的两侧掠去。

分到清军突击队形左侧的准军骑兵,纷纷张开弓,对着二三十步远的清军左翼射箭,而分到清军右侧的准军,俱右手探出长矛,沿着清军右翼的边缘进行捅刺。

清军的左翼还好,准军虽然箭雨密集,但大多数都是轻箭,而清军内衬连环锁子甲外罩棉甲,虽然瞬间人人都被射得如同刺猬一般,但轻箭造不成什么杀伤。

但在清军右翼,双方却是实打实的长矛互刺,清军悍勇,可架不住准军人多,捅掉一个再捅掉一个,却是来不及闪过第三根刺来的准军长矛,眼见着卓克图的右翼,明显的单薄了起来。

慕斯台打的主意,就是不跟你硬拼,仗着人多的优势消耗你。

果然,己经从卓克图两翼掠过的准军,开始向清军尾部包抄合拢过去。毫无疑问,合拢后的这部分准军会撵着卓克图的屁股打,而卓克图前方的层层准军,会继续执行这个战术,像刀削烤羊肉一样,层层削弱卓克图的两翼。

曹颙知道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你得去救援西山,这是你的明牌,人家采用自己擅长的打法,也是人家的明牌。

见准军开始向卓克图的后部兜拢,曹颙一声令下,三百亲卫营和五百右卫纵马跃出。

带头冲锋的亲卫营人马皆披甲,身背火枪,左挽圆盾,右持虎枪,马身左侧插着腰刀和铁骨朵,右侧插弓和箭囊。虽然人数只有三百多,气势却如猛虎扑出。

亲卫营没有列成密集箭头阵形,而是以每百人为一队,分成左中右三队,队与队之间间隔五十步,左右两队分别首击进行两侧包抄的准军,中间这队由曹颙自领,落后于左右队六七十步,看情形随时支援左右。三队形成的阵列就像个倒三角,而五百右卫人马就紧跟在曹颙的身后压阵。

两翼的准军刚刚锲入卓克图侧后方,尚未合拢,两队清军铁骑就如同两只铁兽般撞将上来,这时候准军的侧翼刚好暴露在两队亲卫营的正前方。

先是一顿箭雨,虽然只有百来支,却都是支支不落空的重箭,喀尔巴部的披甲率本来就低,即便有甲,也是皮甲,一下子被清军射落一片,准军的侧翼瞬间就被啃掉一大块,正自惊慌间,亲卫营己是轰然砸进了喀尔巴部的骑兵队中。

在这样的小局部战斗中,人数多寡就不一定管用了,训练有素的小集团冲锋,给对方的局部所造成的打击是很沉重的,如果这般凶猛的打击连续不断,甚至可以将对方的整个阵势摧垮。这也是满洲八旗自开国以来,所谓满人不满万,满万不能敌的由来,也是目前曹颙所能采取的较具优势的打法。

只是他手中的兵力实在不占优势,自领的一百五十人和后续的五百右卫,只能对准军的一侧形成第二轮打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