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光十六年,春。
在确认了英国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在巨大的利益诱惑和对大明实力的评估下同意派遣一支由十余艘战舰组成的“远征舰队”前来“协助”后,朱遵铭认为,发动总攻的时机己经成熟!
他通过秘密渠道,向佐助(己在南洋兰芳基地完成部队整训和适应性训练)、陈阿海(南洋靖波舰队提督)、以及云中鹤(己率凤翔军抵达吕宋外海指定区域)下达了最终的作战命令!
作战目标:彻底摧毁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在爪哇岛的总部——巴达维亚!拔掉荷兰在东南亚最核心的据点!
作战计划:
海上封锁与决战: 陈阿海率领大明南洋舰队主力,封锁巽他海峡和周边海域,阻止任何荷兰船只进出巴达维亚,并寻机与荷兰驻爪哇舰队进行决战,夺取制海权。
陆路突袭与登陆: 佐助率领五万精锐陆师(包括“神机龙骧锐士”和海军陆战队),乘坐运输船队,在舰队掩护下,选择巴达维亚防御薄弱的侧翼登陆,然后迅速向巴达维亚城推进,与海军协同,形成海陆夹击之势。
侧翼牵制与袭扰: 云中鹤率领“凤翔军”轻骑和特遣队,从吕宋出发,跨海袭扰摩鹿加群岛南部的荷兰据点,制造混乱,牵制荷兰兵力。同时,西班牙舰队也将在“承诺”的区域进行“巡逻”。
盟友协同: 英国远征舰队抵达后,将加入对巴达维亚的围攻,主要负责海上封锁和炮击,并在战后参与“利益分配”。
这是一个规模宏大、协调复杂、多路并进的立体作战计划!其组织难度和执行风险,都远超以往任何一次战役!
随着朱遵铭一声令下,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运转!
陈阿海的南洋舰队首先出现在巽他海峡,对巴达维亚港实施了严密封锁。荷兰驻爪哇舰队司令官虽然知道大明舰队实力强大,但在本土作战,且巴达维亚防御坚固,他并未示弱,亲率主力舰队出港迎战!
一场决定东南亚海权归属的大海战,在爪哇岛外海爆发!
双方舰队规模相当,荷兰战舰在单舰火力和航海经验上或许略有优势,但大明舰队胜在数量更多、火炮射程更远、且装备了少量无坚不摧的“弘光开疆炮”!更重要的是,大明水兵在经历了多次实战后,战术配合日益娴熟,士气也极为高昂!
海战打得异常惨烈!双方炮火互轰,硝烟弥漫了整个海面!不断有战船中弹起火,桅杆断裂,甚至缓缓沉没!陈阿海指挥若定,利用己方火炮射程优势,尽量避免与荷兰人进行近距离的接舷战,而是采取远程炮击和重点打击的战术。
激战数日,荷兰舰队渐渐不支。旗舰被“弘光开疆炮”命中,司令官阵亡!剩余的荷兰战舰失去指挥,阵型大乱,最终被大明舰队分割包围,大部分被击沉或俘虏,只有少数几艘侥幸逃回了巴达维亚港。
制海权,被大明牢牢掌控!
就在海战进行的同时,佐助率领的陆师主力,在舰队部分舰船的掩护下,成功地在巴达维亚东侧一处防御薄弱的海滩登陆!
荷兰人显然没有料到大明会发动如此大规模的陆路进攻,岸防部队猝不及防,很快便被击溃!
五万兰芳精锐,如同猛虎下山,迅速建立起滩头阵地,并开始向巴达维亚城方向推进!他们装备的“弘光元年式”燧发枪和“霰弹”抬枪,在清剿沿途荷兰殖民军和土著仆从军的战斗中,再次展现出惊人的威力!
巴达维亚城内,一片恐慌!海上舰队覆灭,陆地防线被突破,这座荷兰人在东方经营了数十年的“总督府”,第一次感受到了毁灭的威胁!
而此时,姗姗来迟的英国远征舰队也终于抵达了战场。他们看到大明军队己经占据了绝对优势,便“顺水推舟”,加入了对巴达维亚港的海上封锁,并象征性地进行了几轮炮击。
海陆合围之势己成!巴达维亚的陷落,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朱遵铭在北京通过加急通报,密切关注着前线的战况。他知道,这场针对荷兰人的雷霆一击,不仅将彻底改变东南亚的格局,更将向全世界宣告:大明帝国,才是这片东方海洋真正的主人!而这,仅仅是他全球战略的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