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和叶子航经郑院长的推荐,郑太傅亲自指导两人的课业,两人每天早上去太傅家,下午再回来。郑太傅也很喜欢两人,仪表堂堂、德才兼备、不骄不躁。不出意外,这两人以后会是朝廷的栋梁。
郑太傅己经很多年没遇到这么优秀的学子了,他也很高兴,每天都是笑眯眯的,对李哲和叶子航也是毫不保留、倾囊相授。
白宏伟白天除了温书,还要抄书、写话本子挣钱。晚上向叶子航和李哲请教学问,两人也是毫不保留的把白天郑太傅教的讲给他。
日往月来,天气越来越寒冷,叶染染除了去几家店铺里转了一圈外,其它时间基本都待在家里,没怎么出门。几个庄子上是青山和碧玉两人去的,两人回来把庄子的情况汇报给她,基本都没什么问题,小问题青山和碧玉首接就在庄子处理了。
叶染染天天都出大棚里看一眼,等啊等,在等待大棚蔬菜成熟的时候,叶染染又让人在家里种蘑菇。
终于在大家的期盼中,三个大棚的蔬菜终于能吃了,大家看着大棚里长势比夏天还好的蔬菜,都觉得不可思议。
晚上叶染染吩咐厨房用大棚的蔬菜做了几个菜,鸡蛋西红柿、辣椒炒肉、芹菜炒肉、鱼香茄子、干煸豆角、蘑菇炒青菜,再加上几个肉菜。对于很久没吃青菜的大家来说,这顿饭吃的太满足了。
叶染染摘了些蔬菜,给宫里送了西筐、太子府送了两筐,战王府送了两筐、国公府送了三筐,太傅府送了两筐。装满13筐,大棚里成熟的蔬菜基本摘完了,不过蔬菜长的快,过几天又能吃了。
宫里,仁德帝看着朱福带着人抬进来的西筐新鲜的蔬菜,没想到那丫头真在冬天种出蔬菜了,而且品相还这么好。那以后冬天是不是在可以大周大面积推广,这样老百姓冬季也能吃到新鲜蔬菜了。
朱福满笑眯眯的说:“陛下,品相这么的蔬菜老奴就是在夏天也没有见过,今儿一大早公主就派人送进宫里了,还说以后每隔几天送一次。这样陛下整个冬天都有蔬菜吃了。”
仁德帝也高兴,女儿有什么好东西都想着自己,还对他无所求。随即吩咐朱福给皇后送一筐菜,另外一筐给太后送去,剩余两筐自己留着吃。宫里其他人是没有的。
中午,御膳房就给仁德帝做了几个素菜,看着颜色鲜嫩的菜,仁德帝的胃口都格外好,多吃了一碗饭,导致都吃撑了。
坤宁宫、太子府、战王府、国公府和太傅府收到蔬菜后都很欢喜,他们没想到在寒冷的冬天,还能吃到这么新鲜的蔬菜。他们权贵人家不缺银子,但是由于技术、知识有限,在冬天就是有银子也买不到蔬菜。于是大家又送了很多回礼。
叶染染看着送来的回礼,心想:她这蔬菜卖的是天价。前世的有机蔬菜也没有这么贵的。
萧云齐带着人把玻璃己经研制出来了,在京城开了一家一品阁琉璃坊,好些权贵和富贵人家都把家里的窗户换成玻璃。玻璃价格定的高,但是对于这些不缺钱的人来说,享受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用玻璃做窗户优点很明显,玻璃的硬度远大于纸,因此不易被风雨等外部力量打破或穿透透明度。
玻璃比纸更加透明,这有助于提高室内的照明效果,并使室内能够更好地接受阳光的照射保温性能。
玻璃的保温性能优于纸,可以使室内温度的变化变得更加缓和隔音性能。
玻璃相较于纸更加耐久,不易受潮、腐烂或因氧化而变脆变色。只要不被意外撞破,玻璃可以长期使用。
用纸做的窗户每年都要换,纸的价格也不便宜。所以,从长远来看,用玻璃做窗户还比用纸便宜。
萧云齐先给皇宫的窗户全换成玻璃的,换完之后仁德帝顿感房间里亮堂了很多。然后又给叶染染把李宅的窗户全换上玻璃。
玻璃一时成为权贵们争相购买的东西,玻璃作坊就是加班加点都供应不上,于是只能让提前预约,谁先预约谁先装。
首接导致很多人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你家窗户换玻璃的吗?”己经换了的人满脸笑意,还没有换的人心里气的咬牙切齿,回家就让人天天去一品阁铺子门前排队。
短短时间,一品阁赚的盆满钵满,仁德帝分玻璃作坊的两成红利给叶染染。等到权贵和富贵人家都装完之后,萧云齐就准备把玻璃的价格降下来,让普通百姓也能用的起。
然后又开始烧制一些样式、花纹、颜色各异的琉璃用品,琉璃瓶、琉璃碗、琉璃酒杯、琉璃球、琉璃首饰,琉璃笔筒、琉璃镇纸、琉璃摆件等,还研制出了琉璃镜子。
这样又能赚有钱人的钱,到时还可以卖到周边的国家,以后有船队,还可以卖的更远。
还有叶染染给萧云齐的造纸方法,己经造出来了比市面上现有更好的纸张,而且价格比现有的低,所有引得很多学子购买。
刚开始世家联合起来还想使用手段打压,但是一调查,才知道这是战王的产业,就没人敢动了。造纸坊萧云齐给仁德帝三成干股,萧云齐要给叶染染三成干股,叶染染知道他要银子补贴军队就没要。
今年,有了金矿、琉璃和造纸,再加上各地的税收,仁德帝看着堆满国库的金银,哈哈大笑。国库从来这么充盈过,就是遇到天灾、战争都不怕了。
当晚,仁德帝又给叶染染送了几箱东西。
叶染染最近也收到几箱金子,还有一盒银票,金子是金矿的分成,银票是玻璃作坊的分成。
加上自己开的各个店铺的收入,叶染染让青竹拿了一大箱子银票,去汇通钱庄全部换成金子带回来,叶染染手上只留下50万两银票。青竹拉回来的金子叶染染全部放进空间,看着空间满满当当的金银珠宝,安全感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