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准备去拿热水袋让妹妹敷一下,但是自己被窝里的热水袋己经完全没有了温度,杨宁就拿着热水袋向厨房的方向跑去。可是厨房里却没有现成的热水。
杨宁对母亲说“妈,烧一个热水袋吧,妹妹手太凉了,让她暖一会儿。”
母亲马上把茶壶提到蜂窝煤炉上,又用扇子呼扇了几下,等火苗起来了,才停下手里扇子的舞动。
可是水刚烧开,杨宁的热水袋还没有封口,家里就开始有人来了。
杨宁赶紧把热水袋封好,向着自己和妹妹的房间跑过去。
把热水袋递到妹妹的手里,但妹妹接过去只暖了一下,就悄悄的把热水袋放到了一边。
她就那样微笑的穿着洁白的婚纱,戴着大红色的头花端坐在床子的中央,婚纱几乎铺满了整个床。
不一会儿,她的小姐妹们,也就是昨天那六个女孩子也都来了。
她们在嗑着瓜子聊着天,商量着如何堵门。
杨宁感觉自己还没有反应过来,妹妹为什么不抱着暖水袋让自己受冷了,就听到了一串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是接亲的队伍到了!
杨宁本来是在房间里的,但看着一群人蜂拥而至,那些刚才还商量着如何堵门,要红包的女孩子也没有来得及把鞋藏好,司仪就带着新郎他们来到了院子里。
杨宁还在想自己要不要也留在妹妹的房间里,可是己经被那些眼疾手快的女孩子们推出了房门外,她们己经堵在了门上。
虽然这群女孩子是眼疾手快的,但是与那些来接亲的年轻人相比,他们的力气是不平等的。
在她们开了一个小门缝递红包的瞬间,门被打开了。
杨宁很想向她和妹妹的房间里张望。但是现在她有更重要的任务。
那就是帮着母亲拿东西招待一同前来的接亲的长辈。
一切都是那样的迅速,杨宁只是跟着家里人的吩咐去做一些事情。
很快,感觉也就是30分钟左右的时间吧,就到了拍全家福的环节。
上午8:35,妹妹己经坐在了婚车里面,随着鞭炮声的响起。
人群己经散去。
家里只剩下自己的父母,大姨。
弟弟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刚才还热热闹闹的院子,一下子就恢复了,它该有的冷静。
在和大姨的聊天中,杨宁说自己吃过中午饭就要去学校啦。
在母亲去厨房去拿东西的时候,大姨对杨宁的说“今天不要去学校了,多陪陪你妈。”
但是这话被拿着糖果盘的母亲正好听到。
母亲说“没事儿,不用陪着。让她去上学吧,我真的没事儿。”
但是杨宁己经捕捉到了自己母亲嗓子里的哽咽。
只有非常心细才能发现那些许声音的转变。
母亲还是在故作坚强,脸上挤出了一个干巴巴的笑脸,对着大姨说“姐,再坐一会儿,吃点儿糖吧。”
在大姨起身的那一刻,随后大姨又坐了30多分钟吧。
母亲让她留下来吃午饭,但是被大姨拒绝了。
就这样,刚才还是一群人略显拥挤的院子与房间里,现在只剩下杨宁和母亲两个人。
父亲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开了房间。
大姨走后,杨宁拉着自己的小木凳又向母亲靠近了一点,说“妈,我请了三天的假,这加上昨天下午与今天。也才一天半的时间。我下周再去学校也是没事的。”
母亲严厉的说“闺女,好好去学校,好好学习。这是你的出路。”
杨宁不知道为什么母亲会说这句话。
因为在去年年初的时候,自己的母亲还和父亲一同到封高要求自己去相亲,现在怎么会如此恳切的让杨宁去学校上学呢?
但杨宁什么也没有想,只知道母亲是劝她好好学习。
这坚定的杨宁在学校不遗余力学习的决心。
并且昨天晚上母亲与父亲的对话又清晰的在自己的耳旁响起。
为了母亲的支持,杨宁也不可以半途而废。
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弟弟不知道从哪个地方冒了出来。
在母亲把菜切好,准备炒菜的时候,父亲却领着他的几个好友一同走到了院子里。
母亲本来对杨宁说,今天给她多做几个菜,可是看父亲这架势,杨宁也只有吃一盘饺子就要去学校了。
果然母亲把刚才准备的几道菜又增加了分量,放在锅里翻炒。
这西个菜本来是今天中午母亲给他们一家人准备的饭菜,可是现在却又成了父亲的下酒菜。
杨宁不知道母亲是心里烦恼,父亲带着人来吃饭;还是因为妹妹出嫁了,心里实在难受,在厨房里不停的掉眼泪。
在杨宁的面前,母亲没有在极力掩饰她的悲伤,任性的让眼泪流了大约西五分钟的样子。
才把眼泪吸入了眼眶,保存了起来。
说真的往日对父亲带朋友回家喝酒,杨宁是没有什么感觉的。
可是今天杨宁心里莫名的烦躁。
她真的希望这一顿饭是只有他们家人,没有任何外人的参与。
可是现在她和母亲却在厨房里吃着给父亲他们盛下酒菜,剩下的少量的饭菜。
只有一盘结结实实的饺子是母亲特意为杨林做的。
弟弟乐乐坐在父亲的酒桌上。
对于在父亲喝酒的时候,女孩子不可以上桌吃饭,这是杨宁从小就知道的,她也感觉没有什么。
但是此刻杨宁为自己的母亲感到愤愤的不平。
明明她的女儿刚出嫁,她刚经历了母女分离的痛苦。
为什么此刻父亲就不能表现出一个暖男的样子,来安慰一下妻子,一家人好好的在一起,吃一顿饭,不好吗?!
如果父亲今天中午不是带着他的朋友在屋里喝酒,或许母亲也不会让自己的眼泪肆意的狂奔吧。
但现在只有母亲和自己坐在厨房里,母亲不断的给杨宁夹菜,催促着她多吃点。
杨宁只能在心里默默的祈祷。
自己妹妹一定要比自己的母亲更幸福。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妹妹在冬季穿着夏季婚纱出嫁时的凛然心意。
虽然母亲催促杨宁多吃点儿菜的语气是平缓的,可杨宁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听出的却是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