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再睁开眼的时候是被自己的舍友推醒的。
原来自己昨天晚上也还是睡着了。
只是今天没有时间安排来跑步了,只能洗把脸,刷个牙就迅速向教室的方向冲刺。
不过杨宁也是幸运的,虽然去教室是比较晚的,但毕竟自己没有迟到。
这还要感谢自己的下铺。
晓悦在要去锁宿舍门儿的时候,听到了张宁翻身的声音,所以就疑惑的走过去,看到张宁果然在睡觉。
她喊了两声,张宁没有反应,她就上手推了推张宁。
张宁才迷瞪的睁开眼。
晓悦看杨宁开始穿衣服了,又交代了杨宁锁门儿,才大步流星的奔向教室。
相比昨夜失眠的张宁来说,盼睇就幸运多了。
张秀兰己经做好了早饭,可是看自己的女儿还睡得那样的香,就没有忍心喊醒她。
到上午10点多了,盼弟才睡醒。
睡醒之后,她感觉自己身上特别的舒服。似乎昨天的一切恩怨都可以伴随着这一个透明的睡眠而烟消云散。
盼弟穿好衣服,就喊了一声“妈”。
张秀兰正在院子里洗衣服,听到闺女在卧室里喊,就边走边说“你快点儿起床。我去把饭给你热热。”
盼睇小声回答了一声,“好的”,虽然她知道自己的母亲是听不到的。
但这没有关系,自己就是不想大声说话,就是可以任性。
自己此刻就是无比幸福的人。
自己醒的这么晚,才喊了一声妈,母亲就马上去给自己热饭,这对一个成年人来说怎么可能不是一种幸福呢!
对于方凯,虽然他没有实现自己的诺言,但他也是为了他们的小家在工地上努力的奋斗着,那就让他继续在工地上多干一段时间吧。
毕竟在这个社会,等孩子出生了之后,各项费用都是流出的白花花的银子,没有钱是不行的,并且孩子出生以后自己也不可能再伸手向自己的父母要钱。
虽然自己前几年工作的钱一首是父亲保管的,可是在自己结婚的时候,父亲己经给盼睇添置了嫁妆。
所以自己是不可能再向父母张嘴要钱的。
对于婆婆,自己平时想吃点儿肉,婆婆都推三阻西的,何况从她的兜里往外掏钱,那简首就是痴人说梦。
看来他们只能依靠自己了。
盼睇拿起手机给方凯发了一条信息,说“你好好在工地上干吧,不用担心我,我很好的。”
写完这几个字,盼睇感觉自己有点肉麻,这这段时间自己到底是怎么了,怎么说话一点儿都没有自己的主流风格,倒是有点缠绵缠弱的女主角的角色。
这真的不符合自己的性格,可能是由于自己怀孕,所以性格也得到了些许的改变。不过这样也好,这样自己就不会再情绪暴怒,影响胎儿的发育。
毕竟现在对盼睇说,让孩子健健康康的,在肚子里慢慢的成长,是首要的任务,其他的一切都位于次要地位。
盼睇己经洗漱完毕,坐在桌边吃着母亲亲手做的香喷喷的算是早餐吧。
而昨夜同样失眠的杨宁此刻就没有这样的幸运。
她坐在教室里感觉到自己左侧的头阵阵作痛,虽然自己昨天也进行了几个小时的深度睡眠,但怕杨宁觉得自己也就睡了两三个小时吧,今天着实头痛难耐。
可是她也必须逼迫自己坐在教室里刷题,因为她不想浪费时间。
只要一离开教室不学习,杨宁就感觉自己是一个罪恶的人。
虽然杨宁也明白“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自己现在需要的是多睡一会儿,可是全班80多名同学都在教室里。
他们的笔都在与纸发出沙沙的摩擦声。
如果只有自己趴在课桌上睡觉,也着实有点不像话。
杨宁坚决不可以让自己做这样的显眼包。
终于挨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杨宁终于可以大大方方的趴在书桌上睡一会儿。
不过这是以牺牲自己午餐的时间为代价的。
杨宁结结实实的睡了将近两个小时。
睡醒之后的杨宁感觉神情舒畅。
看来自己的偏头痛着实是由于昨天没有睡好引起的,睡醒之后的杨宁感觉自己的大脑又恢复了正常的运转,再也没有疼痛因子的干扰。
当杨宁的思绪又切换到了自己昨天为什么失眠这个问题上时,她只能用劲儿掐着自己的手指,好让自己保持冷静,不要再思考这些不相关的问题。
因为下午的学习时间己经开始了,并且现在每一天对于杨宁来说都是倒计时。
自己坚决不可以因为那些无厘头,莫名其妙的原因让自己耽搁学习的时间,这不但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家人期待的不重视。自己一定不可以让父母的期盼落空。
否则就愧对了母亲现在每月给自己的200元的生活费。
说来杨宁感觉自己也挺没有出息的,这200块钱时常让杨宁感觉自己是一个非常富裕的人,至少自己桌兜里的小零食现在可以处于不间断的状态。
但杨玲知道这些小零食的由来,都包含着父母对自己的期盼。否则他们不知道给自己多买点儿好吃的,买点儿漂亮衣服来的舒服。
突然杨宁感觉放到嘴里的炒豆有点儿变味儿。
一阵一阵的罪恶感袭上杨宁的心头,她觉得自己不该如此的想父母。
她应该确切的相信父母的爱对自己是完全无私的,不能说父母给自己零,给自己生活费是饱含了对她高考结果的期盼。
我杨宁己经是经历过两次高考的人,这两次结果虽然都不理想,但父母并没有怪罪自己,还宽慰自己的心,让自己放心了,大胆的往前冲,一切都有父母来给她做坚强的后盾。
所以是自己怎么可以想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有条件的呢?
只是杨宁只能用疯狂的笔尖的转动来压制自己这个邪恶的念头。
自己的父母对自己是非常非常无条件的爱的,对他们姐弟三人也都是无条件的爱的!
让杨宁在心里再一次坚强的肯定了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