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墨寒回到书房,让孙兵唤来管家,闻声疾步而入,躬身行礼。
尉迟墨寒把菜单交给他,说:
“孙管家,这个菜单你誊抄一份。明日按这单子采买食材。”
他将唐星儿拟的菜单推过去,指尖点在“佛跳墙”三字上,“尤其是这道菜所需的鲍鱼、鱼翅、干贝,务必寻最上等的。”
孙管家凑近细看,面上浮起疑惑:
“王爷,这菜名......恕老奴眼拙,从未听闻过。”
“本王也未听过。”
尉迟墨寒靠向椅背,嘴角噙着若有似无的笑意:
“这是星儿为皇后的生辰宴拟定的菜单,她既夸下海口,便让她试试。
明日买齐,后日本王要先试菜。”
孙管家听了,笑着说:
“这些菜名听着就很美味的样子,相信唐姑娘一定能做好的。”
尉迟墨寒点点头,“嗯,你快下去准备吧。”
管家领命离开。
尉迟墨寒想到唐星儿自信满满的模样,不自觉揉了揉眉心,对孙兵说:
“对了,派人去查探唐星儿家中情况,本王日后想抬她为侧妃,得提升一下她的母家。”
孙兵听了,心头一震,“王爷,唐姑娘的身份······恐怕太妃不同意吧!”
“所以才让你去看看他的母家现在在做什么?有没有兄弟在读书,以后可以成为星儿的依仗。”尉迟墨寒说。
孙兵低首问道:
“王爷,如果唐姑娘家里没有可以倚仗的兄弟,怎么办?”
“有就是锦上添花,没有本王就是她的依仗。”
“是,属下这就出发。”孙兵领命离开。
孙兵离开,尉迟墨寒回书房处理公务。
另一边,唐星儿在房间做完首饰,又画了一个时辰图纸,收拾起来以后便想起还要准备晚膳。
吩咐莲儿去大厨房取些食材过来,食材取来以后,唐星儿和莲儿、桃儿一起准备晚膳。
暮色漫过窗棂时,尉迟墨寒案头堆积的文书才渐次批完。
他揉了揉发酸的脖颈,忽然想起唐星儿那句“国宴菜”的豪言,唇角不自觉上扬。
踏入星澜院时,檐下挂着的风铃声叮咚作响。
“王爷回来了?”唐星儿看到尉迟墨寒,开口道:
“饭菜刚温上,您先净手吧。”
她起身时带起一阵若有若无的茉莉香,正是她白日里调制的熏香。
尉迟墨寒瞥见她指尖沾着的金粉,伸手握住她的手腕:
“又在折腾什么?”
他的拇指无意识着她细腻的皮肤,目光落在那些首饰上问道。
“妾身闲着无事,便动手做了一些小玩意儿。”
她拉着尉迟墨寒坐到桌前,“倒是王爷,可看过我拟的菜单?食材都能备齐吗?”
“看过了。本王己经安排孙管家去采买,明天就知道能不能买齐了。”
“那就好,辛苦王爷了。
今日妾身又准备了新的吃食,您快坐下尝尝。”
说着,唐星儿就递给尉迟墨寒一碗汤。
尉迟墨寒端起汤碗轻抿一口,鲜香在舌尖散开,“这个汤,鲜香味美,本王还没有尝过。”
“这是妾身专门熬制的鸡汤,熬了一个时辰呢,您喜欢就多喝点。”
尉迟墨寒点头,“星儿辛苦了。”
“妾身不辛苦,有您的银票支撑着,星儿必定尽心尽力。王爷······”
不等唐星儿说完,尉迟墨寒从袖中掏出一沓银票,“给,三万两。”
唐星儿接过,笑得更加真心了,“王爷,您放心,妾身一定让王爷每天吃的不重样。”
“嗯,明日管家回去采买清单上的食材,后天我先试菜,如何?”
尉迟墨寒问道。
唐星儿竖起大拇指,夸奖道:
“王爷真是高瞻远瞩,怪不得皇上信任您呢。您放心,后天,我一定让王爷尝到前所未有的美味。
王爷,你一定累了,先尝尝这鱼排,还有这铁锅炖鸡,妾身还做了凉拌黄瓜和水饺。
您尝尝味道怎么样?”
尉迟墨寒夹起金黄焦脆的鱼排,齿尖刚触到外层酥脆的表皮,内里鲜嫩的鱼肉便在舌尖化开,混合着秘制酱料的酸甜滋味,令他不禁挑眉。
还未等他开口赞叹,唐星儿己将盛着炖鸡的砂锅往前推了推,热气裹挟着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鸡肉炖得软烂,吸饱了汤汁的香菇在砂锅里微微颤动。
“这铁锅炖鸡特意用柴火慢煨,连骨头都能嗦出鲜味。”
唐星儿说着,亲手为他盛了一碗,
“黄瓜拌了麻汁,清口解腻。
这水饺是白菜猪肉馅,咬开还会流汁呢,您尝尝。”
尉迟墨寒咬开半透明的饺子皮,滚烫的汁水险些烫了舌尖,白菜的清甜与肉香在口中炸开。
他向来用膳克制,此刻却不自觉又多吃了不少。
就这样,唐星儿一边介绍,一边给尉迟墨寒夹吃的。
首到碗碟见底,尉迟墨寒才意犹未尽地放下筷子,目光扫过唐星儿期待的眼神,忽然轻笑出声:
“倒是小瞧了你,这些吃食比王府大厨做得更合胃口。”
“王爷喜欢就好。”
唐星儿眉眼弯弯,正欲收拾碗筷,却见尉迟墨寒按住她的手腕。
男人指尖带着常年握剑的薄茧,温热的触感透过衣袖传来,“吃撑了,陪本王在园子里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