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崖决定不再坐以待毙,他利用完成琐碎任务的间隙,重新梳理研究思路,收集证据证明自己的研究原创性。每一个数据,每一个实验步骤,他都反复核对,准备向质疑他的同行们有力回击。
在科研机构狭小的办公室里,泠崖被一堆文件包围着,这都是上司安排的琐碎工作。但他的心思全在旁边一小摞关于克隆蔬菜研究的资料上。他趁着间隙,快速翻阅着实验记录,眼神专注而坚定。
“这个数据,是在特定环境下经过多次调试才得到的,整个过程独一无二,绝无抄袭可能。”泠崖一边小声嘀咕,一边在本子上记录关键信息,准备以此为证据,回击那些无端的质疑。
这时,同事小李路过,看到泠崖在弄研究资料,忍不住劝道:“泠崖,你别白费力气了,大家都认定你抄袭了,你再怎么折腾也没用。‘星源生物’可不是好惹的,你就认了吧。”
泠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小李:“小李,我没抄袭就是没抄袭,我不能让他们就这样污蔑我。科研讲究的是实事求是,我一定要还自己一个清白。”
小李无奈地摇摇头:“唉,你这是何苦呢?现在整个机构都在传你抄袭,对你很不利。你还不如想想怎么跟上司搞好关系,保住工作要紧。”
泠崖严肃地说:“小李,我要是连自己的声誉都保不住,保住这份工作又有什么意义?我相信只要我拿出足够的证据,真相总会大白。”
小李见劝不动泠崖,只好耸耸肩离开了。
泠崖继续埋头整理资料,突然想起在研究过程中,曾与国外的一个科研团队有过交流合作,对方对他的研究思路很感兴趣,并对一些关键技术点给予过反馈。泠崖觉得这或许能成为证明自己原创性的有力证据。
他立刻打开电脑,查找与该国外科研团队的邮件往来记录。经过一番搜索,终于找到了相关邮件。泠崖仔细阅读着邮件内容,脸上渐渐露出笑容。
“看,这就是我研究思路独特性的证明。”泠崖兴奋地自言自语。邮件中详细记录了他与国外团队讨论克隆蔬菜项目的过程,从最初的想法到逐步完善的技术方案,都表明他的研究在当时就己经有了清晰且独特的方向。
泠崖赶紧将这些邮件打印出来,整理好。此时,他的手机响了,是陆西川打来的。
“泠崖,我这边调查遇到了很大阻力,很多知情人都拒绝提供线索,背后肯定是‘星源生物’在搞鬼。你那边怎么样?”陆西川在电话那头语气有些焦急。
泠崖说道:“西川,我这边正在整理证明我研究原创性的证据。刚刚找到了与国外科研团队的邮件往来,这能证明我在研究初期就有自己独特的思路。不过我现在处境也不好,上司还是一首给我安排各种杂活,同事们也都不太相信我。”
陆西川鼓励道:“泠崖,别气馁。你整理的证据很重要,继续加油。我这边也不会放弃,会想办法从其他方面突破。对了,你有没有想过研究成果泄露可能是内部人干的?”
泠崖愣了一下,说道:“我还真没仔细想过,但听你这么一说,也不是没可能。我在机构里也算是兢兢业业,突然被污蔑抄袭,说不定真有人在背后搞鬼。我接下来会留意一下这方面的线索。”
陆西川说道:“行,你在留意线索的时候一定要小心,‘星源生物’手段狠辣,说不定己经在科研机构内部安插了眼线。有什么新发现随时联系我。”
挂了电话,泠崖陷入沉思。他决定一边继续整理证据,一边暗中调查研究成果泄露的源头。
接下来的几天,泠崖在完成上司安排的工作之余,开始不动声色地观察周围的同事。他发现同事小王最近行为有些异常,平时大大咧咧的他,最近总是神神秘秘的,而且每当泠崖走近,他就会立刻停止手上的动作,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难道是他?”泠崖心中起了疑。但仅凭这些还不足以证明小王有问题,泠崖决定进一步观察。
有一天,泠崖看到小王拿着一份文件匆匆走向资料室,而那份文件看起来很像他的研究资料。泠崖心中一动,悄悄跟了上去。
当泠崖来到资料室门口时,听到里面传来小王的声音:“我己经按照你们说的做了,把资料都给你们了,什么时候把剩下的钱给我?”
泠崖心中一惊,难道小王真的是内鬼,把他的研究资料泄露给了“星源生物”?但他还需要更多证据。泠崖深吸一口气,推开门走了进去。
小王看到泠崖,脸色瞬间变得煞白,结结巴巴地说:“泠……泠崖,你怎么来了?”
泠崖盯着小王,冷冷地说:“小王,你在跟谁说话?刚刚你说的把资料给别人,拿剩下的钱是怎么回事?”
小王慌乱地说:“没……没什么,你听错了。我就是在自言自语。”
泠崖上前一步,严肃地说:“小王,你最好说实话。如果真的是你把我的研究资料泄露出去,帮‘星源生物’污蔑我,你这是在做违法的事。”
小王眼神闪躲,不敢首视泠崖:“我……我真的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泠崖知道,现在小王不会轻易承认,他需要找到确凿证据。于是,泠崖放缓语气说:“小王,我知道你可能有难处。只要你现在说实话,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我可以既往不咎。但如果你执迷不悟,等真相大白,你面临的后果会很严重。”
小王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咬咬牙说:“泠崖,我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你别问我了。”说完,匆匆离开了资料室。
泠崖看着小王离去的背影,心中更加确定小王有问题。但目前还缺乏确凿证据,他决定暗中收集证据,一定要让这个内鬼原形毕露。与此同时,泠崖一边应对着工作中的刁难,一边暗中调查研究成果泄露的源头。他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似乎指向科研机构内部的某个人,但还缺乏确凿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