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东能说啥,话都说的这么“吓人”了。
大队长也来了。
他还能不让咋地,早知道乔玉婉是个不好惹的。
王美丽脸上的巴掌印好几天了,还有淡淡的印子呢。
但他万万没想到乔玉婉事儿这么多,这么能折腾,连菜园子都要和他们分开。
他敢肯定,他敢说个不字,乔玉婉肯定会生事儿。
他又没有金刚不坏之身,怕挨揍。
愿意夹就夹吧!
反正也不妨碍什么,他还能少收拾一块菜园子。
挺好!
好极了!
想明白了,李文东就笑了,连连答应:“好,没问题!
那我帮忙一起干吧。”
“不用,你歇着去吧,下午还上工呢!”
乔富有扛起镐头就开始刨地,刨深一些,把杖杆闯里,用细铁丝绑好就行。
开始刨地用不上乔玉婉,她就进屋和乔老太,张香花一起糊墙。
一首趴后窗听音儿的王美丽气的一阵胸疼。
小声嘀咕了一句:
“真是大道上夹杖子,隔路!
什么人啊,菜园子都要分开,生怕人占她便宜一样。
还能种出来肉不成。”
赵冬雪睡得迷迷糊糊,就听她在那嘀咕,下意识问:
“王美丽你说什么呢?”
“没什么。”王美丽赶忙躺下,不敢再发出一丁点声音。
也有人耳朵尖,听清了王美丽的话,急的抓心挠肝,毫无睡意。
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假装打了个哈欠。
从炕上爬起来:“哎呦,不睡了。
我突然想起来,我还有双袜子没洗呢!
我说我怎么睡着了还能闻到一股股臭味儿飘过来。”
同样没睡熟的齐佳梅,王美丽:“……!!”
冯向兰可真能扯!
“大队长,干活呢!”冯向兰出了门连装都不装,首奔后院。
大嗓门吵的整个知青点都醒了。
乔老太正在拿刷子往报纸上刷浆糊。
打浆糊也是个技术活,不能太稀,稀了不粘,也不能太干,干了报纸容易裂。
三人分工明确。
乔老太刷浆糊,张香花负责递报纸,乔玉婉负责往墙上糊。
乔老太和张香花都是熟练工。
乔老太把报纸放桌子上铺平,用刷过的小刷子沾上浆糊,轻轻一刷,动作丝滑。
一张纸每个角落都涂满了浆糊。
张香花小心翼翼扯着一边两个角,找好位置,对好缝。
一点点的先贴一个边。
乔玉婉用扫炕的笤帚嘎达,一下子捋顺。
三人配合默契,不大一会儿就贴了五六张,一张都没歪。
乔老太正要刷下一张,就被冯向兰吓了一大跳。
手一抖,将报纸戳了个洞,这张报纸就不能用了。
三人都没吱声,竖起耳朵听。
冯向兰笑得殷勤:“大队长,我听王美丽说乔知青想把菜园子隔开。
我特意来帮帮忙……”
王美丽磨牙:“……”都是贱人!
齐佳梅也起来了。
上工第一天乔玉婉就帮了她一把,她早想还这个人情了。
刚才不好意思起来,怕人说她拍马屁。
现在冯向兰嚷嚷开了,正好!
刚出房门口,正好冯华和周阳也一起走了出来。
俩人都想和乔玉婉处好关系。
以后彼此有个照应。
冯华更是想看看乔玉婉想怎么隔菜园子。
他也想照葫芦画瓢。
在知青点住了短短几天,几乎每一天都在吵嘴。
不是谁水挑少了,就是谁水用多了。
菜没洗干净,菜地没人收拾,厕所……算了,说了恶心。
他现在迫切的希望他的房子快点盖好。
周阳家里条件也不错,之前想着大家都是知青,应该不难相处。
这几天他己老实。
他和冯华对彼此印象都不错,都爱干净,也不爱占人便宜。
他俩说好了,新盖的小房子他俩一起住。
钱一人出一半。
最后的结果就是冯华和周阳也想把菜园子隔开。
乔富有还能说什么。
自己侄女起的头,索性答应了。
李文东有些不乐意,他认为只要是知青就是一体。
要团结,都分开了算怎么回事。
但听到屋里乔玉婉招呼齐佳梅的声音,又歇了气。
随后走出来的其他人眼珠子乱转,心思都活了起来。
王美丽也想分开,她对干活一点不愁,以前家里所有的家务都是她干。
她都干的利利索索的。
几垄菜地根本不算个事儿。
最好地垄沟能紧挨着冯华分到的,但一想到有些菜种子可能要花钱买。
只能又憋了回去。
暗暗朝乔玉婉的小房子翻了个白眼。
暗恨乔玉婉起高调,将冯华吸引了过去。
又想到乔玉婉夹了杖子,和冯华也算分开了。
气也消了一些。
至于林新城,他才不给自己找罪受呢,大家伙一起,能偷懒!
屋外,冯华和周阳帮乔富有夹杖子。
屋里齐佳梅帮着刷浆糊,乔老太坐在板凳子上帮忙看着:
“小婉啊,你这张有点糊歪了。”
“歪了吗?我瞅瞅。”乔玉婉离远一点观察:“好像是啊。”
齐佳梅也瞅了瞅:“往左偏了,你小心揭下来重新贴吧。”
糊墙的讲究很大,只要有一张一点点歪,那后面的肯定会越来越歪。
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用在糊棚上也实用。
乔老太好奇:“小梅啊,你们老家也糊棚?”
齐佳梅脆生生道:“我们不用,我们那儿比这边暖和。
不用这么高的土墙,大部分是木头。”
“那挺好,糊棚累胳膊累脖子。”张香花有些羡慕。
“那你们那冬天菜园子里是不是还有很多菜可以吃?”
齐佳梅又点头。
“不止菜,水果也多,柚子,桃子,柿子,脆枣……”
这下乔老太也羡慕了。
东北冬天能吃到冻柿子,冻梨就不孬了,菜更是只有萝卜土豆白菜酸菜。
白菜和萝卜都吃不到开春。
说到这儿,乔老太问:“你们知青点晒菜了吗?”
齐佳梅懵了:“晒菜?还要晒菜?我不知道啊,没有吧……”
昨天她还听老知青叨叨,说来的新知青太多。
菜都不够吃了。
乔老太和张香花俩人开始传授经验。
乔老太:“你们小年轻,就是不会过日子,十几个人。
就不能养头猪?
猪圈都不用垒,你们前院挨着厕所那个就是。
简单拾掇一下就能用。
猪食槽子啥都有,两人轮一天喂呗。
勤收拾着,味道也不会大。
喂一年,咋也能长到两百来斤,上交一半到供销社,还能剩一百来斤。
你们十来个知青分,那不比啥都强?
省的有些人天天闲出屁来……”
“养鸡也行啊,咱这儿又没规定养几只,怕人多混了。
可以放笼子里养,还干净,不运动更爱长肉。”
张香花也是看齐佳梅不错,也跟着出主意。
齐佳梅很是心动!
至于乔玉婉……算了吧,空间里一群喔喔喔,嘎嘎嘎的……
倒是可以和齐佳梅学学川味泡菜!
PS:东北农村三十多平草房,没大家想的那么小。
除了厨房就是屋子。
我小时候见过,厨房很大,屋子炕上放柜子。
住西口人也不挤,五口人,俩大人,三孩子也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