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逐渐升高,阳光洒在街道上,照得人们有些睁不开眼。而在这热闹的集市上,魏家的点心摊前却围满了人,生意异常火爆。
簸箕里的点心越来越少,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迅速抓走。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陶罐里的铜钱却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渐渐堆满了罐底。
当最后一个桑叶包被一位和蔼的老奶奶买走时,魏家的人都愣住了。他们呆呆地看着空空如也的簸箕,再看看那沉甸甸的陶罐,一时间竟有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魏老汉的手微微颤抖着,他犹豫了一下,想要数一数罐子里的钱,但又担心人多眼杂,不安全。最后,他只是紧紧地抱住罐子,仿佛那是他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贝。
魏老汉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洋溢着无法抑制的激动和潮红。他的嘴唇微微颤抖着,似乎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而一旁的张氏,则搂着小丫,眼眶早己。她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老天爷啊……成了……真的成了……”声音中充满了感慨和欣喜。
梁舒长长舒了口气,后背早己被汗水浸湿。初战告捷!这芋泥包,成了!活命的门路,算是凿开了一道缝!她看着家人脸上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再累也觉得值了。她心头微沉,但很快被孩子们兴奋的声音拉回现实。
“阿娘!我们有钱买粮了!”大郎仰着小脸,眼睛里闪着光。
“对,买粮!”梁舒用力点头,收拾好东西,“走,回家!晚上,咱们喝稠粥!”
太阳逐渐向西边倾斜,余晖洒在大地上,给人一种温暖而柔和的感觉。寒风打着旋儿,从西面八方钻进人们破旧的棉袄领口,让人不禁打个寒颤。
梁舒背着一个空簸箕,魏河挑着一对空箩筐,魏山扛着一些家伙什,一家人艰难地走在冻硬的土路上,朝着家的方向缓慢前行。尽管他们的手脚己经被冻得发麻,但脚步却比来时轻快得多。
魏老汉怀里紧紧抱着一个沉甸甸的旧陶罐,这个陶罐对他来说似乎比生命还要重要。他用自己那件破旧的棉袄将陶罐包裹了一层又一层,仿佛它是一个价值连城的金疙瘩。
回到家,梁舒一刻也没歇着,利索地生起火,煮了一锅稠粥,还细心地给每人都卧了一个荷包蛋。热气腾腾的粥香弥漫在简陋却温馨的屋子里,一家人围坐在桌前,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魏老汉率先端起碗,轻轻吹了吹,喝了一口粥,粥顺着喉咙滑下,暖了胃,更暖了心。他放下碗,看着梁舒,满是感激地说:“舒娘,多亏了你,咱们家才有了盼头。”张氏也在一旁附和:“是啊,舒娘,你就是咱们家的福星。”
梁舒红着脸,有些不好意思:“爹,娘,这都是我该做的。只要咱们一家人齐心协力,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孩子们也大口吃着粥和荷包蛋,嘴里含糊不清地说着:“好吃,真好吃。”一家人在这热气腾腾的氛围中,感受着这份来之不易的温馨与幸福,仿佛所有的疲惫和寒冷都被这一碗粥驱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