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俞大柱从镇上回来,脸上带着久违的笑容。黄精卖了三十五文,加上他做工挣的十文,不仅买了税粮,还剩八文钱。
"药铺掌柜说,如果有这样的好药材,有多少收多少。"父亲兴奋地告诉家人,"还问我具体是在哪采的。"
晓薇心里"咯噔"一下:"爹,你没告诉他吧?"
"当然没有。"俞大柱摸摸女儿的头,"这是咱家的秘密。"
第二天,全村人聚集在祠堂前交税粮。轮到俞家时,里正惊讶地看着那三斗颗粒的黍米:"大柱,你家今年收成不错啊?"
"托老天爷的福。"俞大柱含糊地回答。
站在一旁的赵财主眯起小眼睛:"奇怪了,今年天旱,我家地比你多三倍,收成却只比你多两斗。"他抓起一把黍米搓了搓,"这米成色也太好了。"
晓薇躲在父亲身后,心跳如鼓。她确实偷偷用空间里的好米替换了一部分。赵财主贪婪的目光让她浑身不舒服。
"赵老爷说笑了,我家就那么点薄田,全靠精打细算。"俞大柱不卑不亢地回答,迅速量完米,拉着晓薇离开了。
回家的路上,父亲低声叮嘱:"晓薇,最近别去后山了,赵财主起了疑心。"
晓薇点点头,心里却在盘算:空间里的黄精己经移植成功,用灵泉水浇灌后长得更快,但需要更多种类才能不引人怀疑。
接下来的日子,晓薇每天趁家人不注意时溜进空间照料药材。灵田里的麦子神奇地一个月就成熟了,虽然只有小小一捆,但颗粒得惊人。晓薇偷偷把它们混入家里的米缸,明显改善了伙食。
这天傍晚,一家人正围坐吃饭,院门突然被敲响。俞大柱开门后,惊讶地发现是村里的私塾先生。
"周先生?快请进!"父亲慌忙让座。
白胡子老先生笑呵呵地摆手:"不坐了,我是来报喜的。青山在县学考试中得了丙等,获得童生资格!"
全家人惊呆了。大哥俞青山手中的碗"咣当"掉在桌上,嘴唇颤抖着说不出话。
"真的吗?先生,您没弄错?"母亲张氏声音发颤。
"千真万确!刚接到县里文书。"周先生拍拍青山的肩膀,"从今往后,你家可以免去一半赋税了!"
先生走后,全家人欣喜若狂。母亲抹着眼泪,父亲使劲拍打青山的肩膀,二哥青河兴奋地满院子跑。晓薇注意到,大哥虽然表面平静,但眼眶己经红了。
"太好了!大哥可以继续读书了!"晓薇欢呼道。
父亲重重点头:"对!不仅要读,还要读出名堂来!"
夜深人静时,晓薇进入空间,发现又有新变化——灵泉旁边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石臼和药碾,像是简易的药材加工工具。更让她惊喜的是,在移植的黄精旁边,又冒出了几株新植物:一丛叶片细长的草和一棵小灌木。
晓薇触摸它们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名字和用途:远志,安神益智;山茱萸,补肝益肾...
"空间在引导我..."晓薇恍然大悟。她小心地采集了一些远志叶子,准备明天晒干给母亲泡茶喝——张氏最近因为赋税的事总是失眠。
第二天一早,晓薇正在院子里晾晒远志叶,忽然感觉有人在看她。她猛地回头,发现篱笆外站着石磊,那个帮她找黄精的猎户之子。
"你..."晓薇慌张地想把药材藏起来。
石磊却指了指远志:"那个晒干后泡茶,能治失眠。"说完转身就走,留下晓薇目瞪口呆地站在原地。
他怎么知道?难道他也懂药材?晓薇百思不得其解,首到看见石磊腰间挂着一束熟悉的植物——正是山茱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