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程雪坐在电脑前,屏幕蓝光映在她紧绷的脸上。疗养院带回来的数据还在分析中,U盘里那份“N-Project”的文档让她心绪翻涌。沈寒舟那边没有新消息,而周振国的资金流向也还未查出确切去向。
她揉了揉眉心,指尖在鼠标上轻轻滑动,刷新邮箱页面。
一封陌生邮件静静躺在收件箱最上方,标题只有两个字:**“真相。”**
她皱起眉头,点开邮件。
画面跳转的瞬间,她的呼吸停滞。
照片很清晰,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老式胶片扫描图。画面中央站着一个身穿警服的男人,身形挺拔,面容刚毅——那是她再熟悉不过的父亲程卫国。他身边站着一名身材瘦削、肤色黝黑的男子,那张脸她曾在缉毒档案中见过多次,是当年活跃于金三角地区的毒枭——**吴崇山**。
两人并肩而立,笑容自然,仿佛多年旧识。背景是一座破旧的仓库,地上散落着几只贴有外文字样的木箱,隐约可见毒品包装的轮廓。
配文只有短短一句话:
> **“你父亲不是英雄,而是叛徒。停止调查,否则你会后悔。”
程雪的手指猛地收紧,指甲几乎掐进掌心。她死死盯着屏幕,胸口起伏剧烈,仿佛有一团火在烧灼着理智。
不可能……这不可能!
她父亲一生坚守正义,甚至为此付出生命。她亲眼看着父亲穿上制服出门,再也没能回家。怎么可能与毒枭勾结?
可这张照片……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仔细观察照片细节。拍摄角度、光影分布、人物衣着款式都极其真实,甚至连程卫国胸前的警号牌都清晰可辨。如果不是伪造,那就是真的存在过这一幕。
但她不信。
她不能信。
她迅速截图保存邮件内容,然后打开刑侦队的技术分析软件,对照片进行初步鉴定。几分钟后,屏幕上跳出分析结果:
> **图像边缘锐度异常,部分区域像素不连贯,疑似后期合成痕迹。**
伪造的。
她松了一口气,但随即又陷入更深的疑虑——谁会在这个时候伪造这样一张照片?目的又是什么?
她调出邮件头信息,试图追踪来源,却发现发件IP经过多重代理,根本无法定位。更诡异的是,邮件发送时间显示为本地时间凌晨三点,而她清楚地记得,自己昨晚十一点还醒着,并未听见手机提示音。
这意味着,对方可能具备远程操控设备的能力。
她立刻拔掉笔记本的网线,断开无线连接,将U盘里的数据复制到另一台完全离线的备用电脑上。做完这一切,她才稍稍安心,但心底却泛起一股寒意。
这不是普通的恐吓。
这是警告,也是挑衅。
她盯着屏幕上的那张照片,眼神逐渐冷硬。无论幕后是谁,他们显然己经察觉到她的调查进度,而且极度忌惮。
她必须加快节奏。
第二天清晨,程雪带着照片复印件来到刑警队技术室。负责图像鉴定的王工正在泡咖啡,看见她进来,笑着招呼:“大早上的,什么急事?”
“帮我做一次深度图像还原和时间戳验证。”她将文件递过去,“越快越好。”
王工接过材料扫了一眼,脸色变了变:“这是……程队长的父亲?”
“照片是假的。”她说得干脆,“我要知道是谁做的,以及他们想掩盖什么。”
王工点点头,没再多问,转身进了操作间。
几个小时后,鉴定报告出炉。
> **结论:该照片为2015年后数字合成作品,使用高精度AI模型生成,结合原始档案照片拼接而成。拍摄背景中的建筑元素经比对,实际位于云南边境一处废弃军械库,非原程卫国工作范围。**
伪造痕迹明显,但制作水准极高。这种级别的图像造假,通常需要专业团队操作,绝非普通黑客所能完成。
程雪攥紧报告,心中己有答案。
这件事,和周振国脱不了干系。
她拨通沈寒舟的电话,语气沉稳:“我收到一封匿名邮件,里面有伪造的照片,说父亲是叛徒。”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你打算怎么办?”
“揭穿它。”她咬牙道,“我要找出照片的源头,还要查清,为什么他们现在要放出这个东西。”
“小心。”沈寒舟低声提醒,“他们己经开始反击了。”
挂断电话后,她站在窗边,望着楼下熙攘的街道,脑海中浮现出母亲病历上的那行字:
> “他们在这里制造了不该存在的东西。”
她忽然意识到,父亲当年追查的,远不止是一桩简单的贩毒案。那些被抹去的记录、被篡改的身份、被掩盖的实验……都在指向一个更大的秘密。
而现在,有人不希望她继续挖下去。
几天后,一份新的匿名快递出现在程雪家门口。寄件人信息空白,里面只有一张照片的打印件,和邮件中的那张一模一样。
不同的是,背面多了一句话:
> **“你母亲的记忆,也是假的。”**
她瞳孔骤缩,手指微微颤抖。
母亲的病历、神经实验、记忆重构……这些原本只是她心中的疑问,如今却被对方首接点破。
对方不仅知道她在查什么,还知道她最在意什么。
这不是威胁,而是赤裸裸的心理战。
她深吸一口气,将照片放进证物袋,转身走向办公室。
她不能再等了。
她要主动出击。
她要让这些人知道,她不是那么容易被打倒的。
她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字:
> **“伪造的真相,终将被真实的血洗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