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从边远农村开始
穿越,从边远农村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从边远农村开始 > 第36章 工坊入伙仪式

第36章 工坊入伙仪式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从边远农村开始
作者:
入门级选手
本章字数:
4254
更新时间:
2025-06-19

时光流转,又过一日,工坊终于在族人们的齐心帮衬下宣告落成。

为答谢族亲辛劳,刘胜将工坊 "入伙" 仪式定在完工次日。天公作美,当日多云微风,暑气尽消。

清晨,众人齐聚祠堂祭拜祖宗:一来禀告工坊建成之喜,二来庆贺刘胜户籍正式迁回刘家村。

拜祭完毕,全村便热火朝天地忙碌起来。祠堂门前早早摆满桌椅,刘胜打算让大伙热闹一整天。

清晨两辆马车外出收花,其余车辆全数赶往县城采购食材。人多饭量大?无妨!中午就备下蛋炒饭,辅以清炒时蔬与饭后鲜果。

桌上的糖果糕点早被孩童们揣满衣兜,虽说少了几分精致,却实打实洋溢着烟火气。

可惜这年月尚无鞭炮,不然刘胜定要燃上几串添彩。单是临时搭建的简易灶台就有五处,他请村长出面邀来十几位婶子大娘帮忙掌勺,且坚持给每人派发五百文工钱:"不能总让大伙用爱发电。"

孩童们在人群中嬉笑穿梭,几位大娘婶子在有说有笑的洗菜,由几个在煮饭了,还有的在打鸡蛋,切山鸡肉的,

其他族人们则忙着往工坊搬运家什,锅碗瓢盆、晾晒花瓣的架子竹匾、成捆的柴火,还有赵有财差人送来的米酒,通通归置妥当。

一个个脸上都带着笑意,有的估计使庆幸马上就能进工坊打工了,开心的,有的就是纯粹享受这种全村聚在一起的气氛。

刘胜自家院子的临时作坊今日停工,他昨日便叮嘱收花人:给每位卖花村民多付百文辛苦钱,并解释清楚 "因工坊建成举办入伙仪式暂停收花一日",好说歹说才让村民们信了并非故意压价,后面还会需求更大。

此刻,刘胜正与村长、族老及五旬以上的长辈们围坐祠堂内叙话。他先是兑现承诺,给每位50岁以上的长辈每人派发一两白银。

起初,几位憨厚老者推辞不受,经刘胜与村长一番劝慰,老人们才眼含热泪收下。

如今他们对刘胜满是赞许,单是那句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便让这些长辈打定主意:定要叮嘱晚辈紧跟刘胜,为宗族发展尽心尽力。

见在座皆是族中耆老,刘胜便将后续计划和盘托出。众老听闻他己取得护商队合法文书,联想到近日二叔与村长长子夜夜在祠堂守夜,众人立刻猜到祠堂偏房里藏着的便是那些 "合法武器"了。

于是老头们纷纷起身要去瞧个究竟,村长拦不住,只得开门引二十余位老者入内。望着架上的刀枪弓箭,老人们恍若回到青壮年,当年他们大多都是曾随村长抗击土匪的护村队成员。

这时有位老头突然打趣道:"当年要是有这些家伙什,谁还会腿肚子打颤?刘开,你说是不是?"

被唤作刘开的族爷笑骂道:"去去去!你刘二楞当年又强到哪去?若不是当年万里亲自指挥并带头冲锋,你怕是早就吓得尿裤子了吧!"

众人哄笑出声,动静太大,引得不少年轻人探头张望。见族爷们手握兵器,小伙子们挪不动脚步,那眼光纷纷死着那些刀枪弓箭,却被长辈们一个个的笑骂着撵开。

不消片刻,"祠堂藏着护村队武器" 的消息便传遍全村,更多年轻人涌进祠堂,说是打招呼,实则盯着兵器首犯愣。

最后还是村长领着众人坐到祠堂门口,才镇住这帮跃跃欲试的后生,刘胜看得首好笑。

这时一位族老问及护村队事宜,刘胜恭谨解释:"护商队是有衙门文书的合法武装,正式队员从护村队中选拔。平日里,护村队只在农闲时才操练,但若想加入护商队,必须是体能、素质、服从性皆拔尖的三十人。”

“护村队操练时,我管他们一日三餐,顿顿有肉;而护商队成员到时另有月银五两,配发制服,不过需每日操练。”

“而他们家中田地,我会雇城里佃农代种;婆娘可安排至工坊内院核心岗位制作香水;孩子也能免费在工坊食堂用餐。”

“平日里,他们负责护村护坊,这些兵器也专供他们操练。届时,每户护商队员家门前我都会给他们挂上 ' 护村光荣 ' 的牌匾,”

“族里须给他们最大的尊重,毕竟咱们的安稳日子全靠他们守护!若有人因护村致残,我刘胜养他一辈子;若不幸牺牲,其家人由我兜底赡养,我还提议在族谱中单设英烈名录。"

听罢这番规划,众老既认同又震撼,三十人每月光是薪俸便需一百五十两,尚不包括吃住、制服等开销。

这不仅是份能赚钱、解后顾之忧的差事,更是光宗耀祖的荣光。

村长与族老们商议后,一致支持刘胜,并补充:"对有大功或牺牲者,除族谱单列,其家人由全村共同照拂。"

聊罢护村队,刘胜又说起工坊招工:"护商队正式成员未来可进入香水制作核心岗位,眼下先按各房人口比例选人。除原有六人外,还需三十人。”

“清洗花瓣的活儿,可让年长些的妇人或待嫁姑娘担任,人数不限;饭堂除二嫂外,再招两人,几十人的饭食,一人操持不过来;内外院连接处需设护卫看守。”

“工钱方面:内院员工月银三两,每满一年涨百文;外院员工一两五钱;”

“炊事员同内院,三两;护村队未选出前,临时护卫由村里选派可靠之人,月银三两,”

“逢年过节另有布匹、粮食或银钱等福利。" 他承诺:"定要让村里勤劳之家每年至少增收二十两。"

这话让大伙喜上眉梢,虽说工钱有别,但家家户户都能有活计、增收入,尤其是内院岗位和护商队资格,更是成了族人们眼里的 "香饽饽"。

个个暗下决心,定要让自家子弟努把力,争一争这体面差事,选拔得标准体力?开玩笑,农民不只剩把力气了?

服从性好理解,就是听话嘛,至于那素质,嗯,应当就是刘胜常说的讲卫生吧?今晚回去得跟家里那些个猴崽子说道说道!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