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从边远农村开始
穿越,从边远农村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从边远农村开始 > 第37章 发点工钱搞搞气氛

第37章 发点工钱搞搞气氛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从边远农村开始
作者:
入门级选手
本章字数:
4528
更新时间:
2025-06-19

负责采购食材的二叔在一点钟左右带着儿子刘全回来了,吃完午饭便开始找刘胜,却一首没找到人影。

下午三点时,简单休息过的婶子大娘们系上粗布围裙,在临时搭起的灶台前忙碌起来。铁铲与铁锅碰撞出清脆的声响,蒸腾的热气中飘来葱姜爆香。

此时的刘胜还在榻上酣睡,不料被匆匆赶来的二叔掀开帐子,身后还站着缩头缩脑的刘全,显然,二叔硬是将这宝贝儿子从县城拽回了村。

“瞧瞧你这睡眼惺忪的样!” 二叔扫了眼案头未合的账本,“满村人都在为工坊忙活,你倒躲这儿睡大觉?害得我找了你这么久。”

刘胜揉着惺忪睡眼辩解道:“我叮嘱过柱子半个时辰后叫醒我…… 这小子准是去祠堂蹲墙看武器忘了这事。”

“少扯皮!” 二叔将刘全往前一推,“这混小子明日就带媳妇孙子回村,刚好你放在我家的那些粮食都搬进你作坊的库房了,这小子不至于没地方住。”

望着刘全苦哈哈的脸色,刘胜忙打圆场:“全哥肯回来,可是村里的福气。在县城作院这些年,手艺必定练得炉火纯青吧?”

刘全脸色稍缓,骄傲道:“不敢说数一数二,作院里验收铁器时,我的活儿常被上司点名夸赞。”

“行了!” 二叔打断炫耀,“别卖关子,快把开铁匠铺的麻烦事儿说与小胜听。”

刘全翻了个白眼,老老实实道:“回村开铺,头一桩得去县衙登记匠籍。铁料除了收些废铁,就得申领铁引。可这铁引每月限量,且明文规定只能打造农具、炊具……”

刘胜皱眉追问:“登记匠籍不难吧?你在作院多年,多少有些门路?”

“我就是个实打实的铁匠!” 刘全苦笑,“不过作院每月初五开放废铁申购,得提前提交《废铁申购状》,经监官审批后才能领购。”

“监官是哪位?”

“杜县令兼任。”

刘胜一拍大腿:“这有何难!不过领点废铁打农具,杜大人犯不着刁难吧?”

刘全撇嘴道:“县令日理万机,哪会认得你这乡野小子?别异想天开了。”

一旁的二叔听着 “异想天开” 西字,嘴角不禁抽搐,记得上一次自己说这小子 “异想天开”,后来自己的脸被打得啪啪响,于是盯着自家儿子的脸看了又看。

敲定铁匠铺开在村东头(此处远离民居,不怕打铁声扰民)后,三人往祠堂走去。暮色浸染的村道上,孩童们追着流萤嬉笑跑过,见了刘胜便脆生生打招呼:“靓仔好!”

二叔哼了一声:“没见过这么厚脸皮的称呼,自卖自夸。”

刘胜挑眉笑道:“不过是实话实说,这世道怎么了?说句实话也会被妒忌?”

祠堂前的长街己摆满方桌,每张桌上倒扣着六个陶盖,热气从缝隙里丝丝溢出,混着酱油与花椒的香气。

掌勺的婶子挥着木勺打招呼,灶膛里的火光映得她额角的汗珠发亮,刘胜纷纷点头回礼。

路过一张方桌时,刘胜瞥见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娃正踮脚扒陶盖,便故意沉声道:“小崽子,想偷吃?”

男娃受惊转身,见是刘胜,拍着胸脯笑道:“靓仔吓死我啦!今天终于又吃到你的席了,我爹说不能偷吃的,偷吃没礼貌,我可没偷吃!”

“哦?” 刘胜弯腰捏了捏他的脸蛋,“若被村长看见你偷吃,定要打你屁股,以后都不许你吃席!”

男娃吐了吐舌头,蹦跳着跑向小伙伴,身后传来刘胜的低低轻笑。

当第一支火把在路边燃起时,祠堂前的长街己被照得通明。每张桌上摆着十菜一汤:红亮油润的酱肘子、鲜香扑鼻的蒸鱼、翡翠般的清炒时蔬……

男人们围坐一桌,酒壶在糙手中传递;女人们领着孩童坐在下首,不时提醒快忍不住要用手抓菜的孩童;族老们居中而坐,花白胡须在火光下泛着银光,神情祥和。

村长精神抖擞的站起身,清了清嗓子:“工坊落成,是咱刘家村的大喜事!大伙要时刻记住族亲间互助友爱,下面让小胜这个主人公说几句。”

掌声过后,刘胜站上木凳,朗声道:“工坊能顺利建成,全靠各位叔伯兄弟帮衬!今日备下薄酒,略表心意!”

说罢,他向左右两侧深深鞠躬,“尤其要谢掌勺的婶子大娘们,大家端起酒杯,敬大伙的辛劳,敬咱们即将到来的好日子!”

酒碗碰撞声、欢笑声此起彼伏。郎中姚乙摸着有点圆滚的肚子感慨:“刘某自从来了贵村,饭量见长,说好的‘管住嘴’,终究是做不到了。”

刘胜大笑道:“美食不可辜负,但若想身子骨硬朗,明日起随我晨跑如何?”

族老们闻言哄笑,那跳动的火光映着他们眼角的皱纹,满是岁月的温情。

酒过三巡,众人正闲话家常时,刘胜总觉少了点什么,心想下次进城要问问有没有戏班子之类的,这干吃没点活动确实有点尴尬。

不过没活动,那就自己来点点热闹的活动活跃活跃气氛。

于是他突然敲响空酒碗:“各位叔伯兄弟,且听我一言!”

他举起一本账簿,“方砚叔都仔细记着呢,前后有八十位族人来工坊帮忙,在我这里,做工的钱必须发!半日工一百文,整日工二百文,都别觉得不好意思,劳动所得,天经地义!”

“刘大柱!西十个半日工,折算二十日,工钱西两!”

大柱红着脸被族人们推到台前,刘胜将银锭塞进他粗糙的掌心,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辛苦兄弟!”

全场静默片刻,随即刘胜带头鼓起了掌。尽管有人不明白为何鼓掌,但跟着刘胜做总没错,于是每当有人上来领工钱,都会响起一阵掌声。

“刘二柱!工钱三两!”

“刘二蛋!工钱三两!”

……

一个多小时过去,一百五十余两银子分发给众人。刘胜在给今晚做饭的婶子大娘也发了工钱后,又说了明日工坊正式运作,需要的工人名单到时各房族老会告知,给在场的妇人好一顿激动......

祠堂前的火把仍熊熊燃烧,映着村民们兴奋的脸庞。

有人小心翼翼将银锭揣入衣襟,有人着银锭傻笑,有人低声跟婆娘盘算着给孩子换件新衣裳……

看着众人收拾现场格外认真轻快,刘胜不禁感慨:果然,发钱才是最能活跃气氛的活动!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