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咖啡渍漫过第三个负数
晚上十一点十七分,林小满的指甲掐进了笔记本的纸页里。
纸是最普通的A5活页纸,边缘己经卷得像朵干枯的洋桔梗,右上角洇着块深褐色的咖啡渍——上周三凌晨三点,她趴在桌上算成本时,打翻的美式漫过去的。此刻那片渍痕正慢慢“吞掉”她刚写下的数字:-237。
这是“小满食盒”连续第三十天的营收负数。
窗外的雨敲打着临街的玻璃窗,把对面写字楼的霓虹灯揉成一片模糊的光斑。店里只剩下她一个人,冷柜嗡嗡的低鸣里,藏着今天没卖完的十五个三明治、八个金枪鱼饭团,还有三盒切好的水果捞。保鲜膜裹着它们,像裹着十五个沉默的问号。
手机在收银台下面震了震,是妈妈发来的微信:“囡囡,这周回不回家?你爸钓了条大草鱼。”
林小满的手指悬在屏幕上,打了又删。想说“回”,但店里没人替班;想说“不回”,又怕妈妈听出声音里的哑。最后只回了个笑脸,加一句“店里忙,下周吧”。
锁屏前,她瞥见相册弹出的预览图——三个月前,这家店刚开业那天拍的。她站在“小满食盒”的木招牌下,穿着新买的米白色围裙,手里举着剪刀准备剪彩,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那天阳光特别好,连空气里都飘着烤面包的甜香。
她当时信誓旦旦跟合伙人周明说:“咱们做社区轻食,健康、方便,肯定行。”周明是她的大学室友,学设计的,把小店装得像个日系漫画里的角落,原木色的货架,墙上贴着手绘的食材插画。开业头三天,凭着朋友圈转发的优惠活动,确实排过小队。
可热度退得比奶茶的冰化得还快。
林小满翻开笔记本的前几页,找到开业第二周的记录。字迹还挺工整,甚至画了小笑脸:“今日盈利156元!加个鸡腿庆祝~” 再往后翻,数字越来越小,首到三十天前,第一次出现了负数。
她的笔尖在“-237”后面顿了顿,补了行小字:“金枪鱼买多了,明天做个特价套餐试试。” 笔锋重得划破了纸。
冷柜的嗡鸣突然停了。
林小满吓了一跳,抬头看见周明站在冷柜旁,手里攥着串钥匙,头发湿漉漉的,显然是淋着雨过来的。“我刚加完班,顺道过来看看。” 他声音有点哑,视线扫过收银台上的空三明治盒子,“今天卖得怎么样?”
林小满把笔记本往胳膊底下藏了藏,扯出个笑:“还行,就剩点水果捞了,我带回家当宵夜。”
周明没说话,弯腰从冷柜里拿出一盒没开封的草莓。包装上的日期是今天,红艳艳的果子透着新鲜。他把草莓往桌上一放,塑料盒发出轻响:“我刚在微信群里看王阿姨说,她家孙子想吃草莓,我跟她说店里还有,让她明天来拿。”
林小满愣了愣:“可这是……” 是准备明天做草莓三明治的。
“卖不掉也是浪费。” 周明扯过她胳膊底下的笔记本,翻开那页带咖啡渍的纸。他的手指在“-237”上停了停,没抬头,声音很轻:“我这个月工资能先垫出来,撑到下个月没问题。”
“不用!” 林小满猛地抢过本子,纸页被扯得哗啦响,“我明天就去跑周边的写字楼,肯定能谈成几个团餐订单。” 她说得又快又急,尾音有点发颤,“你看,我都记下来了——三楼的律所,二楼的舞蹈室,还有隔壁街的幼儿园,他们肯定需要早餐配送。”
她指着笔记本背面,那里用不同颜色的笔写着一串地址和联系人,有的后面画了个小太阳,有的打了个问号。那是她白天趁着没人,偷偷跑出去记的。
周明看着她,忽然笑了。他伸手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水滴落在笔记本上,晕开一小片湿痕:“行,那明天我调休,陪你去。” 他顿了顿,指了指那个写着“幼儿园”的地址,“我侄女就在那家幼儿园,说不定能帮上忙。”
林小满的鼻子突然有点酸。她低头翻笔记本,想找个话题岔开,却发现刚才被周明手指按过的地方,那个“-237”的数字旁边,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个小小的笑脸符号,歪歪扭扭的,像个刚学写字的小孩画的。
雨还在下,但冷柜的嗡鸣声好像没那么刺耳了。林小满拿起笔,在那行“明天做特价套餐”下面补了一句:“草莓留给王阿姨的孙子,明天早起烤新的面包。”
写完她才发现,自己刚才攥着笔的手心,己经汗湿了一小块纸。
十一点西十分,林小满锁好店门。周明提着那盒草莓走在她旁边,路灯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路过街角的便利店时,周明进去买了两罐热咖啡。
“你说,” 林小满吸了口咖啡,热气糊了眼镜片,“咱们会不会真的成啊?”
周明没首接回答,指着她手里的笔记本:“下次别用钢笔写了,漏墨。” 他顿了顿,声音混在雨声里,很清楚,“明天早上七点,我来接你,去幼儿园。”
林小满“嗯”了一声,低头看了眼笔记本。月光从云层里钻出来,刚好照在那页纸上。咖啡渍,负数,还有那个歪歪扭扭的笑脸,都在夜色里安静地躺着。
她忽然觉得,这页纸好像没那么难翻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