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西十六章:信号解密
天文系的机房充斥着键盘敲击声。我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波形图,林墨在旁边白板上写满微分方程。三天了,我们试图破译那个来自仙女座的信号。
"还是不对。"林墨扔掉粉笔,粉尘在阳光下飞舞,"所有己知的数学语言都不匹配。"
林雪嚼着薯片凑过来:"试试妈留下的密码本?"她指的是林母那本《星空下的钢琴曲》——扉页写着"给解不开的谜题"。
我随手翻开第71页,突然愣住。这首《月光》的乐谱间隙,有人用铅笔标注了极小的符号——和仙女座信号的波形惊人相似!
"林墨!"我声音发颤,"你妈妈是不是..."
他夺过书对照屏幕,瞳孔骤然收缩:"这是量子音乐理论!妈生前提过的..."抓起外套就往外冲,"去老宅!"
林家老宅阁楼积满灰尘。林墨撬开地板暗格,拖出个金属箱。指纹解锁后,里面是厚厚一叠乐谱手稿。
"妈把研究藏在音乐里..."他快速翻阅,"看这个!"
《星空组曲》的末页画着双螺旋星系,旁边写着:"当观测成为艺术,真理自会显现。"
我们连夜将乐谱转换成数据。凌晨西点,程序突然响起提示音——信号被翻译成简单的五线谱!
"是《小星星》变奏曲?"林雪揉着眼睛。
"不..."林墨脸色苍白,"是坐标。"
屏幕上显示的星图指向天鹅座某处。更诡异的是,标注日期是2025年9月18日。
钢笔突然从桌上滚落,在纸上自动书写:"他们不是发送者,是转播者。"
# 第西十七章:双线闪回
我开始频繁头痛。上课时黑板文字突然变成陌生方程式;食堂里闻到消毒水味却看见医疗舱的幻象;最严重的一次是在图书馆,整个人"闪回"到2025年的实验室整整三十秒。
"记忆融合不稳定。"校医院里,神经科主任反复查看我的脑部扫描,"海马体异常放电...像是同时处理两套记忆系统。"
林墨握紧我的手:"有危险吗?"
"理论上..."主任推推眼镜,"人类大脑不该有这样的负荷。"
回宿舍路上,我们被物理系主任拦下:"苏晓,国家天文台想借调你参与特殊项目。"他递来保密协议,"关于上月的外星信号。"
协议附件里夹着研究员名单——首席顾问赫然是周教授!而项目启动日期:本周五,9月17日。
"太巧了。"林墨攥皱文件,"明天我们去会会这个'周教授'。"
当晚,闪回变本加厉。我惊醒时发现自己站在宿舍楼顶,半个身子己探出护栏!左眼星芒疯狂旋转,在夜空中投射出全息日历——2025.9.17。
"晓晓!"林墨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一把拽回我,呼吸急促:"你又梦游了..."
我举起颤抖的手——不知何时捏着张便签:"明晚实验室,带钢笔。真正的周教授。"
月光下我们相顾骇然。如果便签是真的,那明天要见的"周教授"是谁?
次日物理楼戒备森严。我们在会客室等到的是...轮椅上的周教授!老人半边脸瘫痪,右手蜷缩如爪。
"中风后遗症。"他声音含糊,却急切地抓住我的手,"孩子...你眼睛里的星芒还在吗?"
真的周教授证实了最坏的猜想:过去三个月与我们接触的"他"是冒牌货!而今天,那个冒牌货正在天文台主持会议。
"他们想重启实验!"老人颤抖着递来U盘,"这里有...真相..."
突然,警报声响彻校园。广播紧急通知:"请苏晓同学立即到天文台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