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薄荷和迟来的告白
夏日薄荷和迟来的告白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 > 夏日薄荷和迟来的告白 > 第10章 光的温度

第10章 光的温度

加入书架
书名:
夏日薄荷和迟来的告白
作者:
小说创始人
本章字数:
6630
更新时间:
2025-07-09

第一节 展厅里的沉默

上海量子计算科普馆的玻璃幕墙在晨雾里泛着冷光。楚溪站在主展厅中央,盯着墙上那排被刮花的互动屏——昨晚有熊孩子来参观,用石子砸坏了三个屏幕。江翊蹲在地上,正用工具拆解最后一块损坏的屏幕,白衬衫袖口沾着机油,额角还挂着汗。

"维修报价单。"楚溪把平板递给他,"厂家说要换全套触控模块,至少三万块。"

江翊的手指顿在屏幕上。他抬头看了眼墙上的电子钟——九点整,今天是科普馆正式运营的第一天。"小溪,"他说,"我们是不是...太急了?"

楚溪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展厅里空荡荡的,只有他们两人和保洁阿姨。原本应该挤满小朋友的互动区,此刻只有两台落灰的量子计算模型;本该循环播放的科普动画,投影仪也坏了。

"昨天社区群里还说,"她扯了扯他的衣袖,"张奶奶带着孙子来,结果连个能坐的地方都没有。"她指了指角落的塑料凳,"我今早去宜家买了二十把,可...连个桌子都没有。"

江翊突然笑了。他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盒子,打开是盒薄荷糖:"陈子昂从波士顿寄的,说这是当地特产。"他把糖塞进楚溪手里,"甜的,吃了不生气。"

楚溪剥开一颗糖。清凉的甜漫开时,她想起三年前在纽约,她在画展开幕式上哭着说"没人懂我的画",江翊举着手机给她看评论——有个小女孩留言:"姐姐的画里有星星,我想和她一起找星星。"

"江翊。"她吸了吸鼻子,"我们是不是...应该先做点实在的?"

他没说话。起身时,裤脚沾到了地上的机油,在地板上拖出条深灰色的痕迹。他走到窗边,望着楼下的梧桐树:"我昨天和社区主任聊了。"他从口袋里掏出张纸,是份手写的合作方案,"她说可以帮我们联系退休教师当讲解员,还能在小区里贴海报。"

楚溪接过纸,看到最下面画着个歪歪扭扭的笑脸——是陈子昂的笔迹。"他还写了什么?"

"他说,"江翊的声音轻得像叹息,"如果小朋友砸坏了屏幕,就让他们用粉笔在墙上画量子力学公式,算是一种'互动'。"

楚溪的眼眶热了。她想起高中时,江翊为了给她凑画展经费,去奶茶店打工,被老板骂"书呆子";想起大学时,他在实验室熬夜改论文,却每天早中晚各发一条消息问她"吃了吗";想起此刻,他蹲在地上修屏幕的样子,像极了十七岁那年,他蹲在她课桌前帮她捡散落的画纸。

"江翊。"她踮起脚吻他的唇,"你总是...比我更懂怎么把困难变成糖。"

第二节 社区里的星光

下午三点,科普馆门口来了群"不速之客"。

楚溪正蹲在地上给小朋友系防走失绳,抬头看见二十多个老人举着"银发科普队"的牌子站在台阶下。为首的张奶奶穿着红毛衣,手里提着个竹篮:"小江啊,我们听说你要办科普馆,就把家里的旧收音机、老怀表都带来了!"

"张奶奶,这..."楚溪慌忙站起来,"我们还没准备好..."

"准备啥?"张奶奶把竹篮往桌上一放,"我们年轻那会儿,教室漏雨就拿塑料布顶,黑板掉了漆就拿粉笔补。现在的娃娃们,就爱听我们讲'当年勇'。"她指了指身后的老人,"王爷爷会修收音机,李爷爷会讲老上海的故事,赵奶奶...会织毛衣,还能教娃娃们认毛线颜色!"

江翊从展厅里探出头,手里还攥着螺丝刀:"张奶奶,您这...是来帮忙还是来添乱?"

"添乱?"张奶奶瞪他一眼,"我孙子昨天还说,要是有个能听爷爷讲故事的科普馆,他就不玩手机了!"她转身对老人们喊,"都进来吧,小江说了,只要不碰精密仪器,随便折腾!"

楚溪看着老人们涌进展厅,突然想起上周在画室,她画了幅素描:江翊趴在桌上写代码,窗外是社区的梧桐树。画的名字叫《光的背面》,因为她总觉得,那些被科技遗忘的老人,才是藏在光里的星星。

"奶奶,这个收音机怎么修?"王爷爷举着个老上海牌收音机,"我孙子说,这是'古董'。"

张奶奶把竹篮里的毛线团倒在桌上:"赵奶奶,你教娃娃们认颜色,我来织条围巾,给小江当礼物!"

楚溪笑着摇头。她走到江翊身边,看他正蹲在地上,耐心教小朋友用粉笔在墙上画薛定谔的猫。"你看,"她指着墙上的涂鸦,"这才是最好的互动装置。"

江翊抬头看她。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的发梢上,像撒了把金箔。他突然想起高中时,她在教室门口掉了颗薄荷糖,他捡起来说:"这糖纸折的星星,能许三个愿望。"她当时许的愿望是:"希望江翊永远笑起来有小酒窝。"

"小溪。"他轻声说,"我好像...实现了那个愿望。"

楚溪的脸红了。她想起昨晚在画室,她给他看设计稿时,他在"社区互动区"旁边写了行字:"楚溪的眼睛,比任何量子计算机都明亮。"

第三节 晚风里的约定

闭馆时己经九点。楚溪和江翊坐在台阶上,收拾着被小朋友画画的粉笔盒。张奶奶的竹篮里还剩半块桂花糕,是赵奶奶硬塞给他们的。

"今天亏了三千块。"楚溪掰着手指头算,"屏幕维修、粉笔、毛线团...不过张奶奶说,下周带二十个小朋友来做'量子手工',用废纸箱做粒子模型。"

"赚了。"江翊把最后一块粉笔放进盒子,"小朋友们的笑声,比任何投资都值钱。"他转头看她,"你今天画的《光的背面》,我拍了照发朋友圈,有个投资人留言说,想给我们捐套互动设备。"

楚溪的眼睛亮了:"真的?"

"真的。"他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翻到那条消息,"他说,被'老人和小孩一起学量子力学'的画面打动了。"他关掉手机,"但我说,我们不需要捐赠。"

"为什么?"

"因为..."江翊握住她的手,"我们要的不是钱,是更多人愿意走进来,和我们一起把光传下去。"他的拇指着她的指节,"就像你画里的薄荷糖,甜的不是糖本身,是分享的人。"

楚溪的眼泪掉在手机屏幕上。她想起高中时,江翊总在她画速写时偷偷看她;想起大学时,他在她熬夜改稿时煮姜茶;想起此刻,他说"我们要的不是钱",声音里带着点发颤的坚定。

"江翊。"她吸了吸鼻子,"我想和你...去社区广场跳广场舞。"

"啊?"他愣住了。

"张奶奶说,"她笑了,"老年人喜欢热闹,我们就当'活招牌'。"她拽着他的袖子往广场走,"你穿白衬衫,我穿红裙子,肯定能吸引一堆人!"

江翊没说话。他跟着她走在晚风里,闻着她发间的茉莉香。路过便利店时,他突然停住脚步,买了包薄荷糖。

"给。"他把糖塞进她手里,"陈子昂说,这是'幸运糖'。"

楚溪剥开一颗糖。清凉的天漫开时,她看见远处的广场上,张奶奶己经在挂"量子科普夜"的红横幅。小朋友们在跑来跑去,把粉笔画的猫、狗、星星贴在墙上。

"江翊。"她转头看他,"你知道吗?"

"嗯?"

"我今天在画室,画了幅新画。"她的眼睛亮得像星星,"画的是你、我、张奶奶、王爷爷...还有所有在科普馆里笑的人。"她把糖纸叠成星星,"等画好了,我要把它挂在展厅最显眼的位置,写一行字:'光,是无数颗星星的相遇。'"

江翊吻了吻她的额头。晚风掀起两人的衣角,像两片要起飞的叶子。远处传来广场舞的音乐声,混着小朋友们的笑声,在夜色里织成张温暖的网。

"好。"他说,"我陪你一起画。"

第西节 未完成的画

深夜,楚溪窝在江翊的公寓里,对着画布发呆。

画布中央是科普馆的玻璃幕墙,倒映着满天星斗。下方是张奶奶的红毛衣、王爷爷的老收音机、小朋友们的粉笔涂鸦。最上方,她画了颗很大的薄荷糖,糖纸上歪歪扭扭写着"给所有发光的人"。

"还差个人。"她喃喃自语,"少了...江翊。"

江翊从背后搂住她,下巴抵着她的发顶。他的手指轻轻抚过画布上的糖纸:"画我做什么?"

"画你站在糖旁边,"她转身看他,"眼睛里有星星,嘴角有小酒窝。"

江翊笑了。他拿起画笔,在糖纸旁边添了个小人——穿着白衬衫,系着蓝领带,笑起来时酒窝陷得很深。

"这样?"他问。

"不够。"楚溪抢过画笔,在小人旁边又画了个自己,"我要和你手牵手,站在糖下面。"

画布上,两个小人并肩而立,身后是满墙的涂鸦、红毛衣的老人、老收音机的老人,还有无数双亮晶晶的眼睛。

"江翊。"她轻声说,"这幅画,我想叫《光的温度》。"

"为什么?"

"因为..."她指着画布上的每一笔,"因为有你们,光才有了温度。"

江翊吻了吻她的指尖。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在画布上。两个小人的影子重叠在一起,像两株缠绕的藤蔓,正向着更辽阔的天空生长。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