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带着校长去闯荡
抗战带着校长去闯荡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抗战带着校长去闯荡 > 第29章 李宗仁的目的

第29章 李宗仁的目的

加入书架
书名:
抗战带着校长去闯荡
作者:
兜兜闹不闹
本章字数:
6182
更新时间:
2025-07-07

“王牌?”蒋介石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审视猎鹰般的锐利,手指重重敲在台儿庄的位置,“李德邻,你最好没有夸大其词。台儿庄若失,你我皆成民族罪人!你确定……这一个团的部队,真能当得起‘王牌’二字,能砸开濑谷启的铁壁?能挡住坂本顺的刀锋?”

空气凝固得几乎能滴出水来。徐祖贻屏住呼吸,手心全是冷汗。

李宗仁胸膛起伏,迎着蒋介石的目光,没有丝毫退让:“委员长!是骡子是马,拉出来一看便知!职部愿以项上人头担保,房青山团,必不负‘王牌’之名!此战若败,职部李宗仁,甘受军法!”

这近乎破釜沉舟的誓言,让蒋介石的目光微微闪烁。他审视着李宗仁脸上那份不容置疑的决绝,又看了看地图上岌岌可危的态势,终于,紧绷的下颌线松动了一丝。

蒋校长明白,李宗仁若非有十足把握,断不敢在如此关头、面对他的高压下还如此坚持一个团的作用。

“好!”蒋介石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跳起,“李德邻,我就信你这一次!但口说无凭,眼见为实!”

校长拉了拉披风,目光扫视全场,“明日清晨,我亲赴台儿庄前线视察!让房青山的独立团,随行护卫,并随后参加战斗!我要亲眼看看,你李德邻口中的‘王牌’,到底是真金,还是废铁!”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委员长!万万不可!”徐祖贻第一个失声劝阻,“台儿庄前线炮火连天,敌机时有袭扰,混乱异常!您贵为最高统率,万金之躯,岂能亲涉险地?若有闪失,军心动荡,战局危矣!”

“是啊,委员长!前线流弹横飞,太过危险!”其他几位在场的幕僚也纷纷劝阻。

“危险?”蒋介石冷哼一声,带着一种近乎偏执的固执,“前方将士浴血奋战,死伤枕藉,他们不危险?我蒋中正身为革命军人,国家统帅,岂能因惧险而远离前线?若连前线都不敢去,何以激励士气,指挥三军?不必多言!我意己决!明日一早,启程台儿庄!李德邻,徐祖贻,你们随行!让那个房青山,把他的‘王牌’给我拉出来!若我看过之后,觉得名不副实……”

他顿了顿,冷哼一声!冰冷的目光首刺李宗仁:“……就别怪我越过你第五战区长官部,亲自指挥调度了!台儿庄,容不得半点闪失和儿戏!”

李宗仁心头一凛,知道这是最后的通牒和考验。他深吸一口气,挺首腰板:“是!职部遵命!立刻安排!必保委员长安全!也请委员长,亲鉴我独立团锋芒!”

蒋介石不再言语,疲惫地挥了挥手,示意众人退下,只留下侍从安排休息。巨大的压力和责任,让这位统帅也显出了深深的倦意。

众人鱼贯而出。走廊转角阴影处,一个清瘦的身影悄然靠近李宗仁,正是随蒋介石专机同来的副总参谋长,桂系二号人物,“小诸葛”白崇禧。

“德公,”白崇禧的声音压得极低,扶了扶眼镜,带着一丝不解和忧虑,“方才……何必与委员长如此硬顶?为一个新建之团,值当冒此风险?委员长明显不看好房团,甚至动了亲自指挥的心思,你强行推房团上前,若真……稍有差池,恐授人以柄啊。” 白崇禧深知蒋介石借抗战消耗、整编地方杂牌军的心思。

李宗仁停下脚步,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远处似乎还能隐隐听到炮火的回响。他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无奈,更有决绝。

“健生啊,”他叹了口气,声音低沉而疲惫,“你以为我想硬顶?南线三个师团压得廖磊、于学忠喘不过气,北线台儿庄眼看就要崩盘!汤恩伯在枣庄拥兵自重,行动迟缓,指望不上!很明显就是受到某些人的指示!”

“你觉得我手里还有什么牌?委员长逼我抽南线的兵,那是饮鸩止渴!南线一垮,徐州立成绝地!房青山这个团,是我手里唯一一张……能快速打出去、并且可能砸出声响的牌了!”

李宗仁转过头,目光灼灼地看着白崇禧:“连你也不信我手头真有一支‘王牌’?”

白崇禧眉头微蹙:“德公,非是不信你。只是……短短时日,一群溃兵加些老兵,就算有像你说的有精良装备,又能形成多少战力?委员长要看的可是实打实的硬骨头,不是花架子!台儿庄那种血肉磨坊,新兵上去……”

“不是新兵!”李宗仁打断他,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健生,我告诉你,房青山这个人,不简单!他手下那些‘军官’,更不简单!我亲眼所见,那支部队的纪律、训练、装备,还有那股子精气神……绝非寻常!他们的炮兵,操作105重炮如同臂使指!防空连那西门88炮,炮口一转,杀气扑面而来!那根本不像是一支刚捏合起来的部队,倒像是……像是……”

李宗仁似乎在找一个合适的词,最终低声道:“……倒像是一支铁血百战磨砺出的精锐种子作为骨架,被包裹上了新的血肉!”

白崇禧眼中精光一闪,他了解李宗仁,能让德公如此评价,绝非虚言。“哦?竟有此事?那些军官……是何来路?”

“房青山说是他委托兄长从海外招募的专业军事教官和退役军官。”李宗仁的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丝深意,“健生,这正是我要跟你说的关键!我收房青山入我桂系,不仅仅是看中他这个团此刻的战力!”

白崇禧何等聪明,瞬间明白了李宗仁的未尽之意,瞳孔微缩:“德公的意思是……他背后的‘海外兄长’,那条能弄来如此多精良德械的渠道?”

“正是!”李宗仁眼中闪烁着老谋深算的光芒,甚至有一丝兴奋,“一个团!健生,你想想!他房青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警察局长,能不费吹灰之力,在短短时间内,弄来足以武装一个加强团、火力堪比日军联队的全套德械!从步枪、机枪、迫击炮到105重炮、88高炮,甚至还有巴祖卡这种新式武器!这需要多大的能量?多深的门路?多雄厚的财力?”

他靠近白崇禧,声音几不可闻:“委员长想借鬼子之手削弱我们,我们难道就坐以待毙?只要我们能搭上房青山背后这条线,能持续不断地从他‘兄长’那里买到装备……”

“哪怕价格高昂!那我们桂系,就有了自保甚至壮大的本钱!有了精良武器,我们就能打硬仗,立战功!委员长想动我们,也得掂量掂量!甚至……日后未必不能在某些事情上,有更多说话的底气!”

白崇禧沉默了,手指无意识地在桌子上划动,显然在飞速权衡利弊,李宗仁描绘的图景极具诱惑力。

摆脱对重庆军械分配的依赖,拥有独立的、强大的装备来源,这几乎是所有地方军阀实力派梦寐以求的,就像晋绥军的阎锡山,原本的太原兵工厂何其壮硕,丢了之后,他也要委身蒋校长门下。

“德公……此事风险极大。”白崇禧缓缓开口,语气却己松动,“可是明天房团就要一起去前线,委员长发现之后必然也会盯上这条线。房青山此人,是否可靠?他那‘海外兄长’,是只图利,还是别有用心?这中间的水,恐怕深得很。”

“风险与机遇并存!”李宗仁斩钉截铁,“房青山目前根基尚浅,需要依靠。我扶他上位,给他信任和编制,他必感恩戴德。至于他那‘兄长’……只要肯卖真家伙,管他图利还是别的?我们付钱,他交货,天经地义!先把眼前的难关过了,把实力攒起来再说!日后的事情,见机行事!”

他拍了拍白崇禧的肩膀:“健生,你脑子活,路子广。当务之急是,立刻想办法!动用我们在香港、上海、甚至南洋的关系,筹措资金!大洋、黄金、外汇,越多越好!要快!等台儿庄这一仗打完,无论胜败,只要房青山和他的团展现出价值,我们就立刻和他谈!谈更大宗的军火买卖!一个团的装备算什么?他若能弄来一个团的,就能弄来一个旅、一个师!”

白崇禧深吸一口气,眼中也燃起了火焰。李宗仁的战略眼光,让他看到了桂系在夹缝中壮大的一线生机。“明白了,德公!我立刻去办!砸锅卖铁,也要把大洋凑出来!”

两人在昏暗的走廊中对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窗外,夜色如墨,徐州城的灯火在战云笼罩下显得格外微弱。而台儿庄方向,那隐隐传来的沉闷炮声,仿佛敲响了决定无数人命运的战鼓。

李宗仁望向独立团驻地的方向,心中默念:“房青山,明日……就看你的了!别让我失望,更别让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从指缝中溜走!”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