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
太监尖细的唱名声在殿内回荡。
甄嬛缓缓起身,莲步轻移至殿中央,裙裾如水般流淌。
她微微垂首,恰到好处地展现出既恭敬又不失自我的姿态。
“可曾婚配?”太监照例询问,声音尖细刺耳。
殿内一片寂静,众人屏息以待。
按照惯例,秀女们应当羞涩地低头回答“未曾”,然后静候皇帝和皇后的审视。
然而,就在这一刻,甄嬛却抬起头来,清澈的目光首视前方,声音清脆如玉石相击:
“小女听闻宫中选秀,非德言工容西德皆备者不选,不知与婚配有何关联?”
这一问,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殿内瞬间哗然!
秀女们惊得忘了礼数,纷纷抬头,不可思议地看向这个胆大包天的同伴。
太监们面面相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就连皇后身边的宫女也忍不住轻轻抽了一口气。
皇帝原本慵懒的目光猛然一凝,第一次真正注视这个与众不同的女子。
他眼中闪过一丝意外,继而是浓浓的兴味。
皇后脸色微沉,眉头轻蹙,轻声斥责道:“大胆,殿前岂容你狡辩。”
话音虽轻,却如寒冰,令在场众人心头一凛。
甄嬛不卑不亢地跪下,姿态优雅,丝毫不见慌乱:“臣女惶恐。只是父亲教诲,女子当有风骨,不应以婚配论身价。”
她的声音不急不缓,字字清晰,如同清泉流过玉石,既不失礼数,又暗含坚持。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皇帝非但没有动怒,反而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笑意。
他挥了挥手,示意太监退下,亲自开口道:
“抬起头来。”
甄嬛缓缓抬头,一张如玉的面容映入众人眼帘。
那张脸,精致中带着一丝清冷,眉目间隐约可见己故纯元皇后的影子,却又多了几分坚毅与灵动。
殿内再次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呼。
皇帝的目光在甄嬛脸上停留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就在这微妙的沉默中,甄嬛轻轻开口,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这句诗如同一缕清风,吹散了殿内的凝滞。
皇帝眼中的兴味更浓了,他看着这个既像纯元又不像纯元的女子,心中涌起一种奇特的感觉。
“好诗。”皇帝轻声赞叹,目光中的审视变成了欣赏。
不远处,年世兰冷哼一声,声音不大不小,恰好能让周围人听见。
她一脸不屑,仿佛在嘲笑甄嬛的自作聪明。
然而,只有甄嬛知道,这声冷哼的真正用意——年世兰是在帮她分散皇后的注意力,将火力引向自己。
皇后果然将目光从甄嬛身上移开,转而看向年世兰,眼中闪过一丝不悦。
“这女子倒是有几分意思。”皇帝微微颔首,目光依然停留在甄嬛身上,“留下吧,封为莞常在。”
甄嬛恭敬地叩首谢恩:“臣女谢皇上恩典。”
表面上,她恭顺谦卑;内心里,却毫无波澜。
前世的一切,她己经历过一次,这次的选秀结果,不过是意料之中。
她悄悄抬眼,与年世兰的目光在空中交汇。
年世兰给了她一个“算你识相”的眼神,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和默契。
二人心中明了,第一步,成了!
甄嬛退回自己的位置,心思却己飞向下一个目标。
选秀还在继续,很快就要轮到夏冬春出场。
这个前世的蠢货,曾因一句“一丈红”的玩笑,惨死宫中。
她看向年世兰,后者似乎也想到了同样的事情,嘴角勾起笑容。
甄嬛心中了然,这一世,夏冬春的命运,恐怕依旧难逃一劫。
但这一次,她和年世兰将不再是彼此的敌人,而是共同的执棋者。
“夏冬春。”太监的唱名声再次响起。
一个身着鹅黄色衣裙的女子走上前来,面容姣好,却掩不住眉宇间的骄纵之气。
她向皇帝和皇后行礼,动作间流露出几分轻浮。
甄嬛垂下眼帘,掩去眼中的冷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