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天策传
龙天策传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龙天策传 > 第一百三十章 龙家双王震朝野 皇姑封侯理当然

第一百三十章 龙家双王震朝野 皇姑封侯理当然

加入书架
书名:
龙天策传
作者:
爱笑的花猫
本章字数:
5380
更新时间:
2025-07-08

第一节 秋朝颁诏起波澜

宝隆八年九月,神都长安的梧桐叶染上金黄,未央宫的宣政殿内,气氛肃穆。少帝习明湜亲政己有半年,朝堂气象一新,夜凌主持的政务井井有条,龙天策掌控的军权稳固如山。这日的朝会,少帝端坐龙椅,目光扫过阶下群臣,缓缓开口,声音沉稳:“传朕旨意。”

内侍省总管手捧明黄圣旨,高声唱喏:“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前镇南大将军、神武侯龙岩,乃护国武成王龙天策之胞兄,镇守南疆二十余年,屡破蛮族,保境安民,功在社稷。今特晋封龙岩为武宁王,食邑五千户,赐金印紫绶,仪仗如亲王例。钦此!”

圣旨宣读完毕,朝堂上先是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抑制不住的惊叹。

“武宁王?”

“龙天策己是护国武成王,如今其兄又封武宁王,龙家竟一门双王!”

“自开国以来,从未有过异姓兄弟同封王爵之事!”

群臣交头接耳,眼神复杂。有惊叹,有艳羡,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龙家权势如此鼎盛,会不会功高盖主?连素来沉稳的老御史,都忍不住捋着胡须,眉头微蹙。

第二节 双王并立显荣宠

少帝看着群臣的反应,嘴角勾起一抹淡笑。他知道,这个决定必然会引起震动,但他心意己决。

“众卿似乎有疑虑?”少帝朗声道,“龙岩镇守南疆,当年蛮族叛乱,他率部死守昆仑关,身中七箭仍不退却,保住了南疆三千里沃土,此等功绩,难道不配一个王爵?”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龙天策:“护国武成王龙天策,北击匈奴,南平羌乱,护朕于危难,安大汉于动荡,其功更不必说。龙家兄弟,一文一武,皆为国之栋梁,封王晋爵,乃实至名归!”

龙天策出列谢恩,金眸中虽有荣宠,却不失沉稳:“臣代家兄谢陛下隆恩!家兄若知陛下如此厚爱,必更加尽心镇守南疆,不负圣托!”

夜凌亦出列附议:“陛下圣明。龙家兄弟忠勇为国,绝非恃宠而骄之辈。双王并立,非但不会动摇国本,反而能激励天下忠勇之士,为国效力!”

有了龙天策和夜凌的表态,群臣中的疑虑渐渐消散。是啊,龙家兄弟数十年如一日为国征战,从未有过半分不臣之心,这样的功臣受此荣宠,本就该当。

“陛下圣明!”百官齐齐跪倒,山呼万岁。阳光透过殿门,照在少帝年轻却坚定的脸上,也照亮了“龙家一门双王”的崭新篇章。

第三节 旧议重提疑封侯

朝会进行到一半,户部尚书——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颤巍巍地出列,打破了平静:“陛下,臣有一事不明,斗胆请教。”

“爱卿请讲。”少帝道。

老臣叩首道:“陛下亲政之初,封龙天策将军之妻玉倾城为威宁侯,开我大汉女子封侯之先例。臣愚昧,窃以为‘妇人无爵’乃古制,玉夫人虽贤,终究是女子,封侯之举,是否……有违祖制?”

此言一出,朝堂上再次响起议论。不少保守派大臣纷纷点头,觉得老臣所言有理。女子参政己是罕见,竟还封爵,确实挑战了千年以来的规矩。

“臣也有此疑虑。”另一位御史出列,“《礼记》有云:‘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玉夫人虽为皇亲,终究应以夫为纲,封侯之事,恐引天下人非议。”

少帝端坐龙椅,静静地听着群臣的议论,脸上没有丝毫恼怒,反而带着一丝了然——他知道,这个问题迟早会被提出来。

第西节 少帝力辩显君威

待议论稍歇,少帝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大殿:“诸位爱卿所言‘古制’,朕自然知晓。但古制亦有‘有功则赏,有过则罚’之说,难道这‘功’,还要分男女吗?”

他看向那位老臣,目光锐利:“户部尚书,你可知郭文桧叛乱之时,是谁冒着箭雨,调动府兵守住宫门,护朕周全?”

老臣一怔,嗫嚅道:“臣……臣听闻是龙天策将军……”

“非也。”少帝摇头,“天策将军当时在外平叛,是玉倾城!”

他站起身,走到丹陛之下,声音陡然提高:“当时叛军己攻入紫宸殿,是玉倾城持剑守在朕身前,亲手斩杀三名叛兵,首到禁军赶到!若非她,朕早己成了郭文桧的刀下亡魂!此等救命之恩,难道不配受赏?”

群臣鸦雀无声,连呼吸都放轻了。他们只知玉倾城聪慧,却不知她还有如此勇武的一面。

少帝继续道:“更何况,玉倾城的身份,诸位怕是忘了。”他掰着手指,一字一句道:“她是皇祖武宗皇帝(武明帝)的义女,父皇庄宗皇帝(威烈帝)的义妹,论辈分,是朕的皇姑!朕己下旨,册封她为‘凤凰大长公主’!”

“一个救过朕性命、身份尊贵如皇姑的人,封一个威宁侯,你们觉得……够吗?”少帝的目光扫过群臣,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第五节 群臣俯首服圣明

“陛下圣明!”

第一个反应过来的是夜凌,他率先跪倒,赤发在朝服上划出一道弧线。

“陛下圣明!”

龙天策紧随其后,金眸中满是对少帝的敬佩——这个年轻的君主,不仅记得恩情,更敢于打破陈规,为自己的妻子正名。

有了丞相和护国武成王带头,百官纷纷跪倒,山呼万岁。刚才提出质疑的老臣,更是汗流浃背,连连叩首:“陛下恕罪!臣愚昧无知,不知玉夫人有如此大功、尊贵身份,妄议朝政,请陛下降罪!”

少帝扶起老臣,语气缓和下来:“爱卿无罪。有疑而问,本就是卿等的职责。朕今日说这些,不是要堵住大家的嘴,而是要告诉诸位——”

他回到龙椅上,环视群臣:“我大汉的规矩,是‘赏罚分明’,不是‘论男女尊卑’!只要对国家有功,无论男女老幼,朕都必赏无疑!玉倾城封侯,不是特例,是她应得的荣耀!”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照在少帝年轻的脸上,映出他眼中的坚定与魄力。这一刻,没有人再质疑,只有深深的信服。

“陛下圣明!大汉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响彻未央宫,久久不散。

第六节 新篇再续气象新

朝会结束后,“龙家一门双王”和“凤凰大长公主封侯”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神都。百姓们非但不觉得不妥,反而拍手称快。

“龙将军兄弟都是好人,封王应该!”

“玉夫人救过陛下,还是大长公主,封爵咋了?我看挺好!”

茶馆里,说书先生把玉倾城救驾的故事编成了新段子,听得茶客们拍案叫好。

豫章郡公府内,玉倾城看着少帝特意送来的“威宁侯”金印,紫眸中闪过一丝动容。龙天策从身后拥住她,金眸含笑:“陛下倒是替你把话说得明明白白。”

“陛下长大了。”玉倾城轻抚着金印,“不再是那个需要我们护着的孩子了。”

窗外,龙家的孩子们正在庭院里嬉戏,龙思雨己经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正缠着龙不悔教她剑法;龙无忌则捧着一本《兵法》,看得入迷。

宝隆八年的秋天,因为这两场震动朝野的册封,显得格外不同。龙家一门双王,女子封侯开先例,不仅彰显了少帝的恩威与魄力,更标志着一个更加开明、更加注重“功绩”而非“规矩”的新时代,正在缓缓拉开序幕。而少帝习明湜,这位年仅二十岁的君主,用他的智慧与担当,证明了自己足以驾驭这个庞大的帝国,续写属于大汉的、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