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天策传
龙天策传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龙天策传 > 第一百三十二章 王府秋深话旧岁 廿七载相伴鬓已霜

第一百三十二章 王府秋深话旧岁 廿七载相伴鬓已霜

加入书架
书名:
龙天策传
作者:
爱笑的花猫
本章字数:
5504
更新时间:
2025-07-08

第一节 桂香庭院话流年

宝隆八年深秋,武成王府的后院里,几株百年桂树开得正盛,细碎的金桂落了一地,空气里飘着甜丝丝的香气。午后的阳光透过叶隙,在青石板上洒下斑驳的光点,像撒了一把碎金。

龙天策坐在藤椅上,身上搭着件素色锦袍——这是玉倾城特意为他缝制的,比朝服轻便许多。他手里捏着一串得发亮的核桃,指腹划过纹路,目光落在不远处的演武场。几个半大的孩子正在练剑,是他和玉倾城的小儿子龙思言,还有长孙龙承宇,剑光在阳光下闪闪烁烁,像极了他年轻时的模样。

“父亲,您看我这招‘龙抬头’标准不?”龙思言耍了个剑花,额角渗着细汗。

龙天策笑着摆手:“力道差了点,腰再沉些。”话音刚落,就见玉倾城端着一碟刚剥好的莲子羹走过来,紫裙角扫过落满桂花的石阶,带起一阵香风。

“都多大年纪了,还跟孩子们较劲儿。”玉倾城把碟子放在石桌上,顺势坐在旁边的竹椅上,拿起一颗莲子喂到龙天策嘴边,“尝尝,加了冰糖,解腻。”

龙天策张口接住,莲子的清甜在舌尖化开。他望着院墙上爬满的爬山虎,忽然轻轻叹了口气:“时间过得真快啊。”

第二节 廿七载戎马忆少年

“是啊,”玉倾城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眼角的细纹在阳光下柔和了许多,“快得让人抓不住。”

龙天策放下核桃,指尖无意识地敲着藤椅扶手:“算起来,我十五岁那年偷偷跑去参军,到如今,整整二十七年了。”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些微怅惘,“那会儿总觉得日子慢,盼着能上战场,能立军功,能让爹娘不再为吃穿发愁。第一次披甲的时候,甲片磨得肩膀生疼,却整夜睡不着,盯着帐外的篝火傻笑。”

玉倾城听着,想起他偶尔提起的少年事:十五岁的龙天策,还带着稚气的脸庞,却瞒着家人,揣着两个麦饼就跟着征兵的队伍走了,一路从家乡走到萧关,凭着一股狠劲在新兵里拔了头筹。

“还记得你第一次寄家书回来,字歪歪扭扭的,说‘娘,儿在军中吃得上饱饭,别惦记’,我娘拿着那信,哭了半宿。”玉倾城的声音轻得像风,“那会儿我还在书院里念书,听我爹说,龙家有个小子,年纪轻轻就敢闯军营,心里还琢磨着,这得是个多野的性子。”

龙天策笑了,金眸里漾着暖意:“谁能想到,后来会跟你扯上关系。”

第三节 逃婚旧事惹脸红

“可不是么。”玉倾城忽然转头,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伸手捻起一粒桂花,轻轻弹在他手背上,“某些人啊,当年还逃婚呢——放着我这个‘女诸生’不要,非要去当他的大头兵。”

这话一出,龙天策的老脸“腾”地红了,连耳根都染上了一层薄红。他下意识地挠了挠头,像个被戳中心事的少年:“你这……又提这个。”

那是二十七年前提及的旧事了。当年两家本是世交,龙天策的爹娘和玉倾城的父亲早早就定下了婚约,说好等两人满十五岁就成婚。可龙天策一心想参军,觉得自己前途未卜,不能耽误了玉倾城——那时的玉倾城己是神都小有名气的“女诸生”,通经史、晓算学,连武明帝都夸过她“有凤雏之姿”。

“我记得那天是纳征的日子,你家送来的聘礼刚摆上院,就有人来报,说龙家二小子跟着征兵队跑了。”玉倾城笑得眉眼弯弯,“我爹气得吹胡子瞪眼,说‘这混小子,敢放我玉家女儿的鸽子’,我却坐在窗边,拿着你送我的那支竹笔,忽然觉得,这小子倒是有股子韧劲。”

龙天策更不好意思了,声音都低了几分:“那不是年少不懂事么。总觉得自己是去拼命的,万一……万一回不来,岂不是耽误了你?你那时多好,家世好,学问好,本该嫁个文臣,安安稳稳过日子,不用跟着我担惊受怕。”

“安安稳稳?”玉倾城挑眉,“跟着文臣看他们勾心斗角?我才不乐意。”她凑近些,声音软了下来,“再说,我那时就觉得,你跑得了一时,跑不了一世。你爹娘托人捎信去军营,说‘你若不回来成婚,我就亲自去萧关绑你’,你还不是乖乖回来了?”

第西节 廿七载相伴鬓己霜

龙天策想起十五岁那年的秋天,他确实是被爹的狠话吓回来的。回来时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兵服,站在玉家门前,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是玉倾城隔着门喊:“龙二小子,进来吧,我爹不打你。”

“回来就被你爹逼着拜了堂。”龙天策望着玉倾城,她的发间己掺了几根银丝,眼角的细纹是岁月刻下的痕迹,可那双紫眸,笑起来时依旧亮得像星子,“算起来,从那天成婚到现在,好像也刚好二十七年了。”

“是啊,整整二十七年。”玉倾城伸手,轻轻抚过他鬓角的白发,指尖带着熟悉的温度,“你看,我们都老了。”

她想起刚成婚时,两人分坐案两端,他拘谨得不敢看她,她却拿着《孙子兵法》考他,看他红着脸答不上来,偷偷笑他“当兵的不懂兵法”;想起他出征前,她连夜给他缝护心镜的衬里,针脚歪歪扭扭,他却宝贝得紧,说“戴着这个,刀枪不入”;想起他在萧关受了伤,她瞒着家人,女扮男装去军营探望,被他发现时,两人在帐里又吵又笑,眼泪混着血水往下掉。

“老了好啊。”龙天策握住她的手,她的手不像年轻时那样细嫩,却更让人安心,“老了就不用再上战场了。你看思雨都嫁人生子了,思言也能独当一面了,咱们啊,就该在这院子里,看看桂花,喝喝茶,等着抱重孙子。”

玉倾城被他说得笑起来,眼角的细纹挤在一起,像两朵绽开的菊花:“说得轻巧。你那性子,能闲得住?前几日还跟夜丞相说,想再去河湟看看屯田的麦子。”

“那不是惦记着么。”龙天策也笑,金眸里的光软得像化了的蜜,“不过说真的,这二十七年,亏得有你。”

没有你,我或许只是个莽夫;没有你,郭文桧叛乱时我未必能及时赶回;没有你,这一大家子,我未必能撑得起来。这些话他没说出口,可玉倾城懂,从他握紧她的手的力道里,从他望着她的眼神里,她全都懂。

第五节 桂香里的新岁月

院外传来孩子们的笑闹声,龙思言追着龙承宇跑过月亮门,带起一阵桂花香。玉倾城望着他们的背影,忽然道:“还记得咱们刚成婚时,这院子里的桂树才刚栽下,如今都能遮半院凉了。”

“是啊,树都老了,何况人。”龙天策拿起石桌上的莲子羹,递到她嘴边,“再吃一颗。”

玉倾城张口接住,甜意漫到心里。阳光渐渐西斜,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交叠在落满桂花的地上,像一幅浸了岁月的画。

二十七年,足够一个少年长成鬓染霜华的将军,足够一个聪慧的女诸生长成撑起王府的主母;足够一场场战争平息,一个个新政推行,一个个孩子长大。可有些东西没变——他依旧会在她打趣时脸红,她依旧会在他感慨时陪他笑;他掌心的温度,她眼角的笑意,还有这满院的桂香,都和二十七年前提一样,醇厚,绵长。

“天黑了,回屋吧。”玉倾城站起身,伸手扶他。

龙天策握住她的手,慢慢站起来。藤椅空了,石桌上的莲子羹还剩小半碟,桂花还在落,像在为这对相伴了二十七年的夫妻,轻轻哼着一首关于岁月与相守的歌。

武成王府的暮色里,没有了金戈铁马的喧嚣,只有寻常夫妻的絮语,和那些藏在皱纹里、笑靥里、桂花香里的,属于他们的,未完待续的岁月。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