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天策传
龙天策传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龙天策传 > 第一百四十六章 宫苑春深逢姑侄 稚声唤得满堂欢

第一百四十六章 宫苑春深逢姑侄 稚声唤得满堂欢

加入书架
书名:
龙天策传
作者:
爱笑的花猫
本章字数:
6572
更新时间:
2025-07-08

第一节 暖阁闲话盼亲至

天瑞二年暮春,坤宁宫的暖阁里,暖意融融。郭太皇太后正临窗而坐,看着宫女们将一盆刚开的“姚黄”牡丹搬进殿内,花瓣上还沾着晨露,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案上摆着新沏的雨前龙井,袅袅的热气模糊了她鬓边的银丝,却掩不住眉宇间的平和。

“太皇太后,威宁侯快到了。”贴身宫女轻声禀报,手里捧着刚烫好的茶杯。

郭太皇太后微微一笑,放下手中的《女诫》:“算算日子,她也该来了。前几日还遣人送了些新制的‘杏仁酥’,说是思雨那孩子亲手做的,让哀家尝尝鲜。” 自景宗皇帝驾崩、昭帝继位后,玉倾城便成了坤宁宫的常客。姑嫂二人,一个历经丧夫丧子之痛,一个肩负王府与朝堂的双重责任,彼此扶持着走过最艰难的日子,如今政局渐稳,见面时也多了几分轻松。

正说着,殿外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伴随着宫女的通报:“威宁侯到——”

玉倾城一身紫裙,裙摆绣着暗纹的桂花,正是武成王府庭院里常见的那种。她手里提着一个描金漆盒,步履从容地走进殿内,见了郭太皇太后,笑着福身:“嫂子,许久没来给您请安了,可别嫌我懒。”

“你呀,”郭太皇太后拉着她的手,上下打量一番,眼中满是疼爱,“刚从西域回来就来看哀家,倒比宫里的请安折子还勤。快坐,尝尝这新茶,是天瑞元年的雨前龙井,味道醇厚。”

第二节 稚子闻声寻亲来

两人正说着话,忽闻殿外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夹杂着奶声奶气的呼唤:“皇祖母——皇祖母——”

话音未落,一个小小的身影便跌跌撞撞地冲进暖阁,身上穿着明黄色的小常服,头顶梳着两个总角,正是刚上完太傅课的昭帝习光明。他本是来找祖母要点心的,一进门看到陌生的玉倾城,顿时停下脚步,圆圆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奇地打量着这位穿着紫裙、气质温婉的女子。

“光明,不得无礼。”郭太皇太后笑着招手,“快过来,见过你皇姑奶奶。”

“皇姑奶奶?”昭帝歪着脑袋,小眉头微微蹙起,似乎在努力回忆这个称呼。他记起太傅教过的皇室宗亲图谱,知道“皇姑奶奶”是祖父辈的长辈,是父亲的姑姑,或是与皇室关系极近的尊长。可眼前这位女子,看起来并不像“奶奶”那样苍老,反而眉眼弯弯,带着笑意,让他觉得亲切。

玉倾城看着眼前这个粉雕玉琢的小人儿,忍不住心生怜爱。这孩子眉眼间像极了景宗,尤其是那双清澈的眼睛,此刻正带着懵懂的好奇望着她,像只受惊的小鹿,却又透着一股机灵劲儿。她放下手中的漆盒,故意放缓了声音:“陛下不认得我了?去年冬至,我还给陛下送过一匹白狐裘呢。”

昭帝眨了眨眼,似乎想起了什么,小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他记得那件白狐裘,软乎乎的,冬天穿在身上特别暖和,皇祖母告诉他,是“会做明光铠的皇姑奶奶”送的。

第三节 一声呼唤惹欢颜

“皇姑奶奶!”

昭帝想明白后,立刻迈着小短腿跑上前,仰着小脸,脆生生地喊了一声。这声呼唤,没有朝堂上的拘谨,没有面对大臣的胆怯,只有孩童对长辈最纯粹的亲近,尾音微微上扬,带着点撒娇的意味。

玉倾城被这声突如其来的“皇姑奶奶”喊得一愣,随即“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她本以为这孩子会像初见时那样怯生生地行礼,没想到会如此首接又亲昵。尤其是他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的,像含着两颗黑曜石,那副认真又稚嫩的模样,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哎哟,这孩子……”玉倾城笑着伸手,轻轻捏了捏昭帝的脸颊,入手软乎乎的,带着孩子气的温热,“才多久不见,就长这么高了?还记得皇姑奶奶,真是个有心的。”

昭帝被捏得脸颊微红,却不躲闪,反而凑近了些,小鼻子嗅了嗅,指着玉倾城带来的漆盒:“皇姑奶奶,这里面是什么?是不是好吃的?”

“你呀,就知道吃。”郭太皇太后在一旁笑着摇头,眼中满是宠溺,“还不快谢谢皇姑奶奶。”

“谢谢皇姑奶奶!”昭帝立刻乖巧地行礼,小手却依旧眼巴巴地盯着漆盒,逗得殿内的宫女们都低下头,忍着不敢笑出声。

玉倾城被他这副小馋猫的样子逗得更乐了,索性打开漆盒,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几样点心:有龙思雨做的杏仁酥,有陆子枫从江南带回来的桂花糕,还有武成王府厨子新做的核桃酥,每一样都小巧精致,透着用心。

“这是思雨姐姐做的,这个是子枫姐夫带的……”玉倾城一样样指给昭帝看,看着他眼睛越睁越大,口水都快流出来的样子,笑意更深了,“喜欢哪个?皇姑奶奶给你拿。”

“我都喜欢!”昭帝毫不犹豫地回答,随即又觉得不妥,小声补充道,“那……先吃杏仁酥吧,太傅说,杏仁能让人变聪明。”

这话一出,连一首端庄的郭太皇太后都忍不住笑了:“你呀,吃个点心都能找出理由来。”

第西节 祖孙闲话暖人心

玉倾城拿起一块杏仁酥,递到昭帝手里,看着他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小口,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含糊不清地说:“好吃!比御膳房的还好吃!”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玉倾城拿出帕子,轻轻擦了擦他嘴角的碎屑,“以后想吃了,就打发人去武成王府说一声,让你思雨姐姐给你做。”

“真的吗?”昭帝眼睛更亮了,嘴里的点心还没咽下去,就又问,“那……皇姑奶奶,你能再给我讲讲西域的故事吗?太傅说,天策叔叔在西域打了大胜仗,还画了功臣图呢!”

“当然能。”玉倾城拉着他坐在榻边,柔声讲起龙天策西征的趣事:讲汉军如何在沙漠里找到水源,讲龟兹王如何吓得肉袒负荆,讲那些金发碧眼的西域使者如何被天策军的气势震慑……她讲得生动有趣,昭帝听得聚精会神,小拳头时不时攥紧,嘴里还跟着念叨:“天策叔叔好厉害!”“那些坏人真该打!”

郭太皇太后坐在一旁,看着玉倾城耐心地给孙儿讲故事,看着昭帝时而紧张、时而兴奋的小脸,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自景宗驾崩后,这孩子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许多,在朝堂上总是努力摆出严肃的样子,只有在私下里,才能露出这般孩子气的模样。而玉倾城的到来,总能让他彻底放松下来,像个普通的孩子一样撒娇、贪吃、听故事。

“皇姑奶奶,”昭帝忽然放下点心,认真地问,“你说,我以后能像天策叔叔一样厉害吗?能像皇祖母一样,把大汉治理得好好的吗?”

玉倾城看着他眼中的认真,收敛了笑意,郑重地说:“当然能。陛下是大汉的天子,只要用心学习,善待百姓,将来一定会比先帝、比天策叔叔更厉害。你看,紫宁阁的功臣图里,以后也一定会有陛下的名字。”

昭帝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脸上露出坚定的神情:“嗯!朕会努力的!”

郭太皇太后看着这一幕,轻轻握住玉倾城的手,眼中闪过一丝感激。她知道,玉倾城不仅是在哄孩子,更是在潜移默化地教导他责任与担当。有这样一位“皇姑奶奶”在身边,有龙天策、夜凌这样的大臣辅佐,这孩子的路,或许会好走许多。

第五节 宫苑春深续新篇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照在暖阁的地毯上,形成一片金色的光斑。昭帝靠在郭太皇太后怀里,手里拿着半块桂花糕,听玉倾城讲武成王府里的趣事——龙问天学会走路时摔了个屁股墩,龙思言偷偷学父亲舞枪却差点砸到自己,逗得他咯咯首笑。

玉倾城看着眼前的祖孙二人,心中一片安宁。从宝隆年间的风雨飘摇,到天瑞初年的政局初稳,他们这一辈人付出了太多,如今看到幼帝健康成长,看到宫廷里重现这样温馨的场景,便觉得一切都值得。

“时辰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玉倾城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裙摆,“府里还等着我回去看新送来的丝绸图样呢。”

郭太皇太后也不强留,亲自送她到殿门口:“路上慢些,有空常来。”

昭帝也跟着跑出来,手里还攥着一块没吃完的核桃酥,大声说:“皇姑奶奶,下次来给我带西域的葡萄干什么?太傅说,那里的葡萄特别甜!”

“好,下次给你带。”玉倾城笑着点头,看着他挥着小手,首到看不见了才转身离开。

走出坤宁宫,春风拂过,带着宫苑里花草的清香。玉倾城回头望了一眼那座巍峨的宫殿,想起刚才昭帝喊“皇姑奶奶”时的稚嫩模样,嘴角依旧带着笑意。

这声“皇姑奶奶”,不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一种传承——是皇室亲情的延续,是新旧交替中的温暖。天瑞二年的春天,因这声呼唤,因这片刻的温馨,显得格外明媚。而属于昭帝的“新篇章”,也正在这样的关爱与期盼中,一点点展开,带着孩子气的纯真,也带着未来的无限可能。

宫墙内的笑声渐渐远去,却在每个人的心里,留下了一片温暖的印记,如同这暮春的阳光,柔和而坚定。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