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场站队就像踩薄冰,新人上去准掉坑
去年工厂新来了个小王,看车间主任和副厂长不对付,非要跟着副厂长去敬酒。结果年底裁员,副厂长第一个把他名字报了上去。职场内斗这事儿,跟老槐树结的冰似的,老工人知道哪儿厚哪儿薄,新人踩上去准掉窟窿里。就像我们组的小李,刚来就帮组长怼副组长,最后俩头儿都看他不顺眼,活儿全甩给他。记住了,没根没梢的职场新人,别学人家站队,先把自个儿变成棵结实的树再说。
二、真利己的人都戴着面具,跟老槐树开花似的看着香
单位的陈主任天天在例会上讲 "无私奉献",转头就把外甥安排进了采购部。这种人就像菜市场卖 "有机菜" 的老张,嘴上喊着 "不打农药",背地里喷得比谁都欢。精致利己主义者就像老槐树的花,看着漂亮,落下来全是泥 —— 您瞧着他宣扬道德,其实是给自个儿铺路子,等您照着做了,他好踩着您往上爬。
三、职场做事带私心?领导心里跟明镜似的
同事小张接项目时,顺带给自个儿揽了个 "优秀员工" 提名,领导笑着说 "年轻人有想法"。职场就像老槐树底下下棋,您走一步想两步,领导走一步看三步 —— 只要事儿办得漂亮,您夹带点私心,领导睁只眼闭只眼。就像我帮领导整理文件时,偷偷学了点审批流程,领导知道了也没说啥,还夸我 "肯琢磨"。
西、赚钱靠信息差,就像老槐树底下听闲话
表哥当年倒腾服装,知道广州批发市场周二上新款,比本地批发商早三天拿货,赚了不少。信息差分两种:一种是人家吃饭的本事,像批发商的进货渠道,不告诉您正常;另一种是明摆着的消息,像商场打折,您不看就是自个儿吃亏。就像胡同里的王婶,早市收摊前菜便宜,她天天去捡漏,而李叔在家躺着,还怪菜贵。
五、人际关系像地铁,有人上有人下
五年前跟我一起租房的小赵,现在成了老板,见了面也就是点点头。人际关系这事儿,跟老槐树的叶子似的,春天长出来,秋天落下去,没谁能陪您一辈子。就像胡同里的张婶,搬走三年了,现在跟对门王姨好得穿一条裤子 —— 别为走了的人叹气,也别为新来的人惊喜,都是过客,习惯就好。
六、打工赚钱就像推磨,转一圈还是在原地
工厂的老李干了二十年车床,月薪从两千涨到八千,可房贷车贷一扣,月底还是精光。工资这东西,跟老槐树的年轮似的,看着长了,其实树芯还是那点地方。老板给您的钱,刚好够您维持体面,又不让您攒下钱搞别的 —— 就像我表舅在工地扛了十年水泥,现在还在扛,想攒钱开店?连首付都凑不齐。
七、对自个儿狠的才是真狠人,跟老槐树脱皮似的疼
单位的小王每天早起学编程,手指磨出了茧,去年考上了高级工程师;小李天天骂同事 "不努力",自个儿下班就追剧。对人狠是嘴上厉害,对自个儿狠是真本事 —— 就像胡同里的修鞋匠老周,大冬天手冻裂了还在琢磨新鞋样,现在开了三家修鞋铺,而隔壁的老孙,光知道骂徒弟 "笨",铺子早关了。
八、领导和下属就是盘棋,各走各的道
我们科长用小李当枪杆子拿业绩,小李借科长的资源学本事,俩人表面称兄道弟,背地里都算着自个儿的账。职场就像老槐树底下下棋,领导是执黑的,想拿您当棋子围地盘;您是执白的,想借领导的势占角落。就像我帮主任写报告时,偷偷记下了他的审批套路,主任呢,也乐得让我帮他挡点麻烦。
九、成长就是跟自个儿较劲,把老树皮搓掉
前年我觉得摆摊卖袜子挺赚钱,去年赔了才知道得搞首播。人这一辈子,跟老槐树似的,得年年脱皮才能长高 —— 您要是总觉得过去的自个儿没错,就像老槐树长了虫不剜,早晚得空了心。就像我表弟,头回创业赔了十万,现在学精了,先调研再下手,比以前强多了。
十、想变好就得换池子,别在臭水沟里泡着
邻居小赵原来跟打麻将的混,后来加入了读书小组,现在说话都带墨水味儿。人就像老槐树,种在背阴处就长歪了,种在阳光里就长得首。您别信什么 "出淤泥而不染",那是极少数 —— 就像我表侄,换了个积极的单位,现在天天早起学英语,跟以前判若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