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历史小说
首页 > 历史小说 > 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作者:
晏十三娘
主角:
朱由检
作者:
晏十三娘
主角:
朱由检
更新至:
第六百四十四章 闯王
2次阅读 1累计人气值 330.89万字
睁开眼,已是大明崇祯十一年末,内忧外患,大厦将倾! 朕仓皇四顾,庙宇之上,何来忠君之臣?丹墀之间,只见奴颜婢骨! 朕看见,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高门大院夜夜笙歌,中原赤地千里,饿殍遍野! 流贼嚣张、建奴觊觎,苍生何辜! 金戈铁马,且把利剑破长空! 朕朱由检,誓要中兴大明,再造巅峰!
2次阅读 1累计人气值 330.89万字
简介
皇帝 大明 穿越 爽文 历史
睁开眼,已是大明崇祯十一年末,内忧外患,大厦将倾! 朕仓皇四顾,庙宇之上,何来忠君之臣?丹墀之间,只见奴颜婢骨! 朕看见,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高门大院夜夜笙歌,中原赤地千里,饿殍遍野! 流贼嚣张、建奴觊觎,苍生何辜! 金戈铁马,且把利剑破长空! 朕朱由检,誓要中兴大明,再造巅峰! ...

第一章 朕是大明皇帝朱由检!

崇祯十一年末,十月初三夜,秋风微凉。

北京紫禁城内,身着龙袍的崇祯皇帝朱由检,站在乾清宫前望着头顶的月亮。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语气幽怨,又带着些愁绪,有一股不知从何说起的感叹。

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闻言,也免不了心头一酸,躬身劝道:“夜里风凉,陛下身子才好,还请陛下保重龙体!”

朱由检漫不经心“嗯”了一声,崇祯宵衣旰食,朝乾夕惕,的确需要保重身体,可如今这具身体里,装的却是一个来自异世的灵魂。

灵魂是来自两百年后的博物院研究员朱哲宇,曾经的他日日穿梭于这座宫殿,凭借宫殿的每一片琉璃瓦,地上的每一块青砖,屋脊上的每一个小兽以及书山辞海中来想象百年前的景象。

眼下,倒是不用想了,自己能亲眼见着了,还是用着崇祯皇帝的眼睛!

朱哲宇是个男人,也是个俗人,研究历史或者看各种小说的时候,也曾憧憬后宫佳丽三千,可他恨,恨的是明明给他了穿越的机会,为何是穿越到了崇祯皇帝身上。

佳丽再多又有何用,日日待在后宫,最多也不过六年光阴,可凭自己这点本事,能将大明带去何方?

要是崇祯初年也就算了,现在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按照原来历史走向,还有六年,自己就要在煤山那棵歪脖子树上吊,这算什么事?

朱哲宇,如今的朱由检想到这里,内心苦涩无比。

崇祯这人吧,说得好听,是勤勤恳恳,事必躬亲,有中兴大明的这个心,却没有中兴大明的这个能力。

说不好听了,是为人刚愎自用、生性多疑不说,还没有丰富阅历,心胸不开阔,眼界也不开阔。

这个时候的大明,内有流贼如闯王、张献忠,外有建奴频频寇关,这不,自己能穿来这里,也是因为建奴再一次寇关,将崇祯给气得吐血晕死过去。

借着身子尚未康复的理由,朱由检待在乾清宫好好适应了一番如今的身份,不仅如此,更是对当前处境做了个梳理。

九月末,告急的文书雪片一样飞进了紫禁城。

和硕成亲王岳讬从密云北墙子岭毁长城,破边墙入关,蓟辽总督吴阿衡、总兵官吴国俊战死。

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则从青山关毁边墙而入,而后长驱直入,越过迁安、丰润,大军驻扎在了通州河西。

在这里,两路人马会合,然后从北边绕过北京抵达涿州,继而兵分八路向西进攻,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在河北及山东的广大原野上势如破竹。

而皇太极,亲率汉军人马征伐锦州以及宁远,以牵制锦宁一带的明军,使能征善战的锦宁守军无法出援。

如此,大明的东西守军只好疲于奔命,首尾不能相顾。

朱由检想着又叹了一声,眼下也没办法了,开局地狱,但自己决不能做吊死在煤山的亡国之君,还有六年,时间虽然不多,但凭借自己熟读的那些书籍资料,也尚且能挽回!

自己曾经挑灯无数个深夜,也想过大明要如何避免末路,如今上天给了他这个机会,他便不想辜负!

崇祯十七年,建奴破关而入,遂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蜀川千里无人烟!

江阴、南昌、广州、昆山...尸积成山,血流成河,冰冷的数字留在史书上,每每看到这些,自己总忍不住发指眦裂、心神俱颤,仿佛灵魂都要跃出体外。

但又无可奈何......

但现在不一样了,朱由检看着头顶的月亮暗暗发誓,从今以后,自己便是大明崇祯帝,定要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中兴大明!

发誓容易,真要改变眼下局面,中兴沉珂烂政的大明却是困难重重,光靠皇帝一人也是无用。

不说六年之后,就说当下局势,建奴再一次破关而入,横行京畿,将他们赶出去成为了第一要事。

好在,崇祯皇帝在吐血之前,下令辽东前锋总兵祖大寿和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入卫。

以山海关监军太监高起潜带关、宁兵一部为策应。

命宣大总督卢象升为督师,统管各路兵马,并率宣府、大同及陕西各路总兵杨国柱、王朴及虎大威为左路,以天津、青州、登州、莱州各军为右路,共同夹击建奴。

以山东总督刘泽清部由正面遏制建奴。

于此同时,京营各军则努力加强京师的守城和防御。

这样的战防安排还是不错的,可是朱由检心中知晓,崇祯做的这个安排,却是完全没有考虑到建奴铁骑彪悍的战斗力。

不说建奴此时士气正盛,进入广大平原之后,将兵力分成数路,向着各个方向攻城掠地,大肆掳掠,无所不作。

而明军,却往往以稳健迟缓的战略方针来应对,防不胜防。

就说这次,崇祯此前做的部署,都是围绕着护卫京师,可是史料记载,建奴压根没把进攻北京作为他们的战略要点,而是把目标放在了太行和运河之间的广大平原地区。

是以,建奴在行动上便可以自由放肆,游刃有余,明军根本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明军虽摸不着头脑,但对于不少明军将士而言,他们却是抱着一种保家卫国的忠心和决心,来同建奴决一死战的。

其中,便有这个宣大总督卢象升。

原本的崇祯在面对这次战事中多次反复,先是任命卢象升为兵部尚书,统领天下兵马。

可后来,在阁臣杨嗣昌的劝说下,再次变卦,将他降职为兵部侍郎,兵马权交到了山海关总监高起潜手上。

这个高起潜,和杨嗣昌一样是个主和派,在对战时,不仅将卢象升的兵力调走,更是当卢象升和建奴在巨鹿决战时袖手旁观,导致卢象升战死疆场。

卢象升是明末有力的战将,他绝对不能死!

朱由检想到此处,再度朝王承恩问道:“卢象升到了吗?”

最新章节
作品目录
错乱章节催更
没有了
1-100章
继续阅读
最新更新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