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插曲过后,私人投资沙龙正式进入了主题环节。按照议程安排,首先是几位特邀嘉宾的简短致辞和主题演讲。周振邦院士作为学术界的泰斗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人物,自然是备受瞩目的焦点。
周院士的演讲主题是“人工智能的未来趋势与产业化应用”,他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高屋建瓴的战略眼光,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未来十年可能产生的颠覆性影响,以及在各个行业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他的演讲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不乏实践指导意义,引得在场所有人都听得聚精会神,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林凡也听得非常认真。虽然他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很多都来自于系统的超前知识,但周院士从另一个角度,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进行的分析和展望,也让他获益匪浅。他能感觉到,周院士在演讲时,目光似乎有意无意地在他身上停留了几次,带着一丝审视和……鼓励的意味。
坐在台下前排的周慕云教授,更是全程专注地聆听着父亲的演讲,眼中充满了崇拜和骄傲。偶尔,她的目光也会悄悄地瞥向林凡,似乎想从林凡的表情中,看到他对父亲演讲的反馈。
演讲结束后,进入了现场提问环节。主持人为了活跃气氛,也为了给在场的年轻才俊们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特意将提问的机会向他们倾斜。
就在这时,一首对林凡怀恨在心的赵凌天,眼中闪过一丝阴险的光芒。他举起手,示意要提问。
主持人自然认识这位京城有名的赵家公子,立刻将话筒递给了他。
赵凌天接过话筒,脸上带着虚伪的笑容,说道:“周院士的演讲真是高屋建瓴,令人受益匪浅。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在场的某位……对人工智能似乎也颇有见地的年轻人。”
他故意没有首接点名林凡,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林凡所在的方向,语气中充满了不怀好意的暗示。
主持人愣了一下,随即也顺着赵凌天的目光看向了林凡。在场的其他宾客,也都纷纷将目光聚焦在了这个刚刚与赵凌天发生过小冲突的年轻人身上。
赵凌天继续说道:“我想请问的是,在当前全球芯片技术被‘卡脖子’,高端算力资源极度稀缺的大背景下,我们国家的人工智能产业,尤其是那些需要海量数据和超强算力支撑的大模型研发,应该如何突破瓶颈,实现弯道超车?这个问题,可能比较宏观,也比较前沿,不知道这位……林凡同学,有没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呢?”
他这个问题,问得极其刁钻和歹毒。芯片和算力问题,本就是国内人工智能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涉及到国家战略、技术壁垒、国际关系等诸多复杂因素,即便是行业内的顶尖专家,也很难给出一个简单明了的完美答案。
赵凌天将这个问题抛给林凡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学生,分明就是想让他当众出丑,让他下不来台。如果林凡回答不上来,或者回答得不尽如人意,自然会显得他之前的那些“才华”都是空谈。
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林凡身上,带着各种不同的情绪:有看好戏的,有幸灾乐祸的,也有替林凡捏一把汗的。
楚百川老爷子眉头微蹙,显然也看出了赵凌天的险恶用心。
周振邦院士则是不动声色地看着林凡,眼神中带着一丝考验的意味。
周慕云教授的脸上闪过一丝担忧,她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目光中充满了对林凡的鼓励。
林凡迎着众人的目光,脸上依旧是那副从容不迫的表情。他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话筒,先是礼貌地向周振邦院士和赵凌天点了点头,然后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
“感谢赵凌天同学提出的这个非常有价值,也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他的声音清晰而沉稳,丝毫没有因为被刁难而显出半分慌乱。
“诚如赵同学所言,芯片和算力问题,确实是当前制约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但我认为,越是在这种关键时刻,我们就越不能被悲观情绪所左右,更不能放弃自主创新的努力。”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继续说道:“关于如何突破瓶颈,实现弯道超车,我个人有几点不成熟的看法,希望能与各位前辈和同仁探讨。”
“第一,我认为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算法创新’。在算力受限的情况下,通过优化算法模型,提升算法效率,用更少的计算资源实现更优的性能,这是一条现实可行的路径。例如,我们可以借鉴我之前在研讨会上提到的,关于‘知识蒸馏’、‘模型剪枝’以及‘量化感知训练’等技术,来压缩和优化现有的大模型,使其在有限的算力平台上也能高效运行。”
他这话一出,在场不少懂行的专业人士,包括周振邦院士和周慕云教授,眼中都闪过一丝惊讶和赞赏。林凡提到的这些技术,都是当前人工智能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方向,而且他能将其与解决算力瓶颈问题联系起来,足见其见识不凡。
林凡在说这段话的时候,不经意地与台下的周慕云对视了一眼,从她眼中看到了鼓励和肯定的光芒,这让他更加自信。
“第二,我认为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异构计算’和‘分布式计算’技术。”林凡继续侃侃而谈,“既然单一的高端芯片难以获得,那我们就应该学会‘多兵种联合作战’,将不同类型的计算单元(如CPU、GPU、NPU等)进行高效协同,并通过构建大规模的分布式计算集群,来整合和利用现有的算力资源,实现‘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效果。”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认为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主研发’的道路。”林凡的语气变得有些激昂,“‘卡脖子’的痛,我们己经领教得够多了。只有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这可能需要我们投入巨大的研发成本,也可能需要我们经历漫长的攻关过程,但这是我们唯一的出路。我相信,凭借我们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以及我们科研人员的聪明才智,我们一定能够攻克芯片和算力这两大难关。”
林凡的回答,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更充满了对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坚定信念。他的这番话,不仅完美地化解了赵凌天的刁难,反而展现出了他远超同龄人的战略眼光和深刻见解,赢得了在场绝大多数人的由衷赞赏。
周振邦院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看着林凡,频频点头。
冷艳和慕清澄这两位新晋“女神目标”,看向林凡的眼神中,也充满了惊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钦佩。
赵凌天则是脸色铁青,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精心设计的难题,不仅没有难住林凡,反而成了林凡展现才华的舞台。他感觉自己又一次被林凡狠狠地打脸了。
主题演讲后的“意外”提问,最终以林凡的惊艳回答而告终。他在这个顶级沙龙上的第一次正式“亮相”,便己锋芒毕露,令人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