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怨
无声怨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无声怨 > 第11章 破碎与重构

第11章 破碎与重构

加入书架
书名:
无声怨
作者:
聪布川酷查
本章字数:
3140
更新时间:
2025-07-02

桑枝离开后的第十三天,东岙镇。

秋雨连绵,火种室的灯还亮着,却少了往日的温度。

那天,有人在门口贴出一张匿名传单:

> 《她是谁?桑枝档案追溯》

传单上列出了多个令人不安的细节:

她曾是FA研发系统逻辑主控之一,代号“MX-7”,参与旧时代逻辑剥离计划;

她在“林芮绾事件”中身份模糊;

她的退出,不是主动,而是被放弃。

最下方一句话,是最刺耳的:

> “你们愿意把故事交给一个曾制造过‘沉默’的人吗?”

火种室内,氛围骤冷。

乔晓站在门口,脸色苍白,颤声问:“这……是真的吗?”

没人能回答。

投稿者们开始沉默。有人悄悄取走了自己的稿件,也有人开始质疑:

如果她也是“系统内的人”,那我们当初是把故事交给了谁?

甚至有人说:

> “也许,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在筛选‘合适的记忆’。”

火种第一次陷入了集体沉默。

失去主心骨的夜晚,文库的志愿管理员许秋独自一人守着档案箱,把每份稿件重新审核、封存。

他也曾犹豫过,也曾害怕——如果桑枝欺骗了所有人,那火种的意义,是否就是个谎?

可他忽然翻到第一份稿件。

上面写着:

> “我妈妈说,她想让别人记住她不是编号B2173,她叫王桂花。”

许秋静静看着这句话,过了很久,轻轻地,把那张纸重新放回原处。

他说:

> “不管她是谁,我们说过的这些事都是真的。”

> “火不是她一个人的。”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桑枝抵达了海西省·琼山镇。

这是母亲年轻时短暂居住的地方,也是她第一次听说“曾雪”这个名字。

她走在山路上,雨水浸湿了衣角,鞋子泥泞。可她一点也不觉得冷。她的眼神里有种久违的——确定。

镇上年久的档案馆里,一位老人从柜子深处,找出一张泛黄合影。

照片中,一位身穿白裙的年轻女人站在灯光下,笑容带着稚气。

“这是……曾雪?”

老人点头:“她是那时候最特别的女孩,胆大,会写诗,唱歌的时候总眯着眼。”

“后来,她忽然失踪了。”

“有人说她是自愿的,有人说她是被‘选中’的。”

桑枝从老人那里得知,当年FA系统在偏远区域寻找“候选意识体”,曾雪正是其中之一。

她被带走,之后音讯全无。

首到梁映成为她的“母亲”,这个名字,从未再被提及。

她终于明白,梁映不是“撒谎”,而是选择沉默。

为了保护她,让她活成一个完整的自己,而不是一个不断回溯的影子。

曾雪的离开,也许带着恐惧,也许是牺牲。

但留下来的梁映,选择了一种更难的方式——去当一个母亲。

夜里,桑枝写了一封信。

她没有寄,只放在行李夹层里。

她写道:

> “你未竟的梦,我不必替你圆。”

> “但你留给我的人,我守住了。”

> “你是光走了,我是人留下。”

回程路上,山风吹拂,她望着远处镇灯一点点亮起。

她忽然意识到,她要做的不只是追溯、见证、记录。

她要重建。

不是一个系统,不是一个组织——

而是一种彼此相信的方式。

那一夜,她回到了东岙。

火种室的门开着,屋里的人正在争论“是否应由委员会监管火种档案”,有人提议“每一份故事都必须经审核”,也有人提出“是否该停止新投稿”。

她走进去,湿衣未换,站在门口。

所有人都望向她。

她轻轻开口:

> “我不会解释我是谁。”

> “如果你们要从头开始,那请记得一件事——火,是大家一起点燃的。”

> “你们可以不信我,但请不要放弃彼此。”

> “我写过一封信。你们每一个人,也都写过。”

> “那些字,不因为谁写就更轻。”

她站在灯下,疲惫,却坚定。

那一刻,所有人的争吵都停了。

乔晓哭着冲过去,抱住了她:“我就知道你会回来。”

火,没有熄灭。

它只是被风吹斜了。

但它还在,正慢慢燃回人们掌心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