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卿安听着全汇法师对他的开导,笑了笑后便不再言语,他是真的见过菩萨的,实际上佛陀他也见过。
这在那个时候,这些称谓对应的不是神话故事里面的人物,而是对于香火道的掌握达到一个程度,并且属于佛门之人的称呼。
虽然没有见过菩萨和佛陀全力出手,但是祝卿安从朋友长辈口中也听过这些人的一些故事。
那些当真用香火外塑神像,内雕佛心的人是可以简单影响一小片地域的道的。
往往一位佛陀行走之时,周围便会产生一个有别于人道和妖道的道,这也就是所谓的地上佛国。
不过随着人道独强,加上仙路断绝,佛陀们要么圆寂,要么选择了离开此界。
“那物件取出来了吗?”
祝卿安看着远处己经开始逐渐散开的怨气,再过两三天这怨气大概率就会彻底的散开。
只要没有石塔作为汇聚点,没有每年那么频繁的被弃养的婴孩,那么就不会再发生这类事件了,此刻事情告一段落,之后他便也要踏上路途了。
“取出来了,贫僧还要尽快将此物带回寺中去镇压,施主还请多多保重。”
全汇法师用手指自那铜钵之中一捏,就见一对血红色的簪子被取了出来,那上面是参杂着怨念的精气,看样子那人原本是准备利用精气做一件胚子,或者是作为延寿的手段。
再次上路,便只有一人一鸟了,人道果然是看人下菜的,后面的一路上祝卿安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大麻烦,最大的麻烦大概就是在进入边徼的时候遇上了一伙拦路打劫的马匪。
进入边徼的第一站便是青石镇,这是一座建立在山间的城镇,或者说整个边徼就是由山连着山形成的一块地方。
在这里,你站在山下往上看是山,站在山上往远处看也还是山。
山脉一层叠着一层,水道则是在下方流淌着,细看还有散布在泽地之中经久不退的瘴气。
青石镇是进入山中后,为数不多有着大块平整地面的地区,它的形状狭长,被两条山脉夹着,城镇得主体靠着一侧的山脉与另外一侧的峡谷,位置刚好堵住了边徼进入中原的最重要关隘之一。
祝卿安在出示了自己的文牒之后就被把守着关隘的卫兵给放了进去,祝卿安感觉这大概是因为他是孤身一人来到这里的,看起来身上实在是没有什么浮财可以被盘剥。
这类孤身一人前来的人,要么是有本事,要么就是在城里有人,卫兵扫了一眼后就将他给放走了。
青石镇里面颇为繁华,大部分中原的商队会止步于此,因而这里的布匹、铁器、瓷器、丝绸、皮草这类产品的价格虽然比起中原腹地要高不少,但是比起千山之地里面还是要便宜太多了。
大一点的山寨除开会等待一些相熟的商人带着货物自己上门来,还会定期组织青壮年来到青石镇里面采买一些货物。
千山之地里面生产玉石,药材,同时还有一些散乱的矿藏,这些物件都是硬通货。
青石镇的结构也很好懂,最靠近中原的地方是原来前朝修建的驿站和关隘,现在虽然大煜在这里没有驻军,但是有几家被中原同化得差不多的边徼本地家族在这里驻扎。
这些家族的驻地也就是这里。
青石镇一侧的崖壁上多挂着嵌入石壁之内的楼阁,这些楼阁大都一半落在石壁之中,一半用木梁支撑出来,落在外面。
在关隘前的区域,这些岩壁上蔓延过来的建筑物和下方的建筑融合为了一体,但是等到了两层城墙加一座翁城组成的关隘内部时,这些原本雕梁画栋的建筑物却戛然而止。
显然,本地驻守在这的几个家族,对于那些边徼之内的穷亲戚远没有表现出来的这般放心。
关隘内部的建筑物都很低矮,只有城墙后面,依靠着城墙高高耸立的塔楼彰显着这里南境第一关的雄伟。
这里的家族被中原几乎完全同化了,祝卿安在关隘之中见到的人几乎都是戴着冠,穿着整齐的衣袍,这些人的打扮甚至比冯翊一些自诩狂生的贵族子弟还要合乎礼节。
穿过关隘,原本由石质建筑物和高大城墙一起构成的压抑冷峻氛围瞬间消散一空,阳光越过远处绿色的丘陵而来,这些金色的光被山脉阻隔了些许,剩下的便少了几分炽热,多了一些温暖。
祝卿安是和一支商队一起进入的这里。
商队刚进来,几个年纪不大的马夫立刻用手遮挡着那略显刺目的阳光,好缓解一下刚刚在关隘后面排队时己经适应了黑暗的眼睛。
这时就见一些穿着靴子和长袍,但是并未戴冠,只是将头发编成辫子,或是用牛皮绳扎在一起的商人立刻凑了上来。
他们当然不是为了推销商品,而是为了抢先买下商队中自己需要的物件。
商队才进来不久,还未行出半个时辰的路程,车上的东西也就下去了一大半,剩下的物件不是没有找到买家,只是商队的人认为价格不合适,准备再留留。
青石镇几乎只有一条街道,贴着山崖的那边上面接着用木栓顶入崖壁作为支撑的阁楼,对着悬崖的那边则是用木头往下打了桩,在上面又扩展了一些空间。
在这块地广人稀,瘴气遍布的地方见到这般寸土寸金的地界,着实让人感到有意思,梵影操控的化蘖更是东张西望个不停。
那独特的阁楼建筑更是勾起了梵影十二分的兴趣,祝卿安只得带着梵影进去了一家开着门,作为酒楼的小楼。
和外界那宽阔整洁的石板路不同,酒馆内的空间异常的拥挤,五张桌子被摆在了小小的一楼,就这样还要塞下一个不算小的台子。
老板娘是个挂着银耳环的姑娘,这姑娘穿的飒爽干练,每每在人群之间旋转时,她手腕上那带着铃铛的银色手镯就会响起来,发出阵阵清脆的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