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警戒线外,看着泥浆裹挟着汉白玉碑石冲下山坡。三天前的特大暴雨把林家祖坟变成泥潭,此刻挖掘机的铲斗正从墓穴深处勾出一截森森白骨——那分明是孩童细弱的手骨,腕部套着生锈的铁环。
"王小姐,这里危险!"地质局的技术员伸手拦我时,我工装裤口袋里的辐射检测仪突然尖叫。泥浆中翻滚的骨骸泛着诡异的蓝光,这是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的特征。我蹲下身,镊子夹起半块头骨,额缝处刻着的"LC-05"在雨水中清晰可辨——林氏化工厂第五车间的编号。
法医帐篷里,十八具童尸在防水布上排成扇形。我戴上乳胶手套抚摸第三具骸骨,胫骨处的陈旧性骨折与三年前失踪的聋哑学校学生档案完全吻合。当金属探测仪扫过脚镣时,突然响起的蜂鸣惊动了所有人。
"这是..."国际劳工组织的史密斯博士凑近观察。我用药棉擦拭镣铐内侧,被污泥覆盖的钢印逐渐显露:"林氏集团1998年特供"。突然,骸骨盆骨处的异常凸起引起我的注意——剖开钙化组织,里面竟藏着微型胶卷。
暗房红灯下,显影液中的影像让我的手止不住发抖。画面里,十岁的林子豪正用玩具枪指着童工们搬运化工原料,背景中那台反应釜的编号,正是五年前爆炸起火的第三车间。更可怕的是右下角日期:2005年7月15日,那时林子豪本该在美国读中学。
"王小姐,快看这个!"苏晓蔓冲进来时,防水靴上还粘着人骨碎片。她手中的平板显示着热成像扫描图——被冲毁的假坟下方十米处,还有三个未坍塌的混凝土舱室。夜视镜头里,舱门上的辐射标志正在暴雨中泛着冷光。
穿着防护服钻进地下密室时,盖革计数器的声响让人头皮发麻。第一口铅棺里堆满泛黄的考勤表,童工们的手印旁印着林美凤的私章。第二口棺木中的录像带显示,父亲正在验收"特殊货物"——那些被麻醉的流浪儿童像货物般被贴上条形码。
当撬开第三口棺木时,翡翠胸针突然迸出火花。防弹玻璃罩内,二十支密封试管里的淡蓝色液体,标签上印着母亲研发却被叫停的基因药剂编号。我突然明白化工厂爆炸案中失踪的科研人员去了哪里——他们的工牌正泡在福尔马林液里,像标本般悬浮在试管旁。
当的首升机出现在暴雨初歇的天空时,我正将最后一批证据交给国际刑警。史密斯博士举起童工的脚镣,镭射灯下,那些刻着生辰八字的编码突然显映出全球失踪儿童数据库的匹配结果。林美凤试图冲进镜头的身影被保安架住,她撕裂的旗袍下露出腰间纹身——正是童工脚镣上的生产批号。
我走向淋着雨的媒体镜头,举起从铅棺找到的账本。雨水冲刷着泛黄的纸页,林氏集团用童工抵债的交易记录逐渐浮现,每笔账目都对应瑞士银行某个保险箱的密钥。当无人机群在空中投射出十八个孩子的笑脸时,翡翠胸针突然自动解体——母亲预录的全息影像在雨幕中浮现:
"当你看到这段视频,说明我们终于能还给这些孩子公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