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屠夫摇了摇头:
“自从实行票据制度,就没那么忙了。现在大家就算有钱,没有票也买不到东西。”
何雨柱听了,问道:
“你们进货也需要票吗?”
张屠夫点了点头:
“是啊,肯定得要票。没有票就不给肉,以前给钱就行,现在是有多少票拿多少肉。
对了,跟你说个事儿,你要是想买肉,最好多买点。
我听说,现在周边的养殖场都归公家了,好多肉都被调走了。
这段时间还能维持,过段时间估计肉就紧缺了。”
何雨柱有些惊讶:
“你们连这都知道?”
张屠夫解释道:
“你别看我只是个卖肉的,这京城里每天消耗多少肉食,虽说不能算得特别精准,但我心里大概有个数。
猪、羊出栏都有固定时间,以前养殖场是私人的,还能从外地运肉进来。
现在归公家了,不但不从外地调肉,反而往外运肉。”
张屠夫不禁感慨:“时间久了,你说这肉食供应会变成什么样?”
何雨柱听闻,随即说道:
“原来如此。正好,我想买点肉,你这儿还有存货吗?”
张屠夫回应道:
“别人没有,你还能没有?现在没什么好肉了,剩下的都是别人挑剩的,而且数量也不多了。”
何雨柱说道:
“这几天都行,主要是为过年准备的。我家里人口多,所以想买多点。”
张屠夫问道:
“多买是要买多少?”
何雨柱看了看手中的肉票,大约还有六百斤的额度,便说道:
“这样吧,给我三百斤猪肉,一百斤羊肉,一百斤牛肉。
剩下的一百斤,鸡鸭鹅鱼每样都来点。”
张屠夫听到这个数量,不禁说道:
“大手笔啊!一出手就是几百斤肉票!”
何雨柱只是笑了笑,没有多做解释。
这些肉票既有他自己的,也有妹妹、妻子的,还有单位奖励的。
他把所有肉票都拿了出来,其实他并不缺肉,但肉票不用就会过期作废,不如花掉。
张屠夫点头道:
“行,我明天给你留好这些肉。反正有肉票就能买。
我来算下价格,猪肉…… 鸡鸭鱼鹅便宜些,六毛钱一斤,一百斤就是六十块。总共六百三十块。”
何雨柱数出六百三十块递给张屠夫,张屠夫笑道:
“真厉害,这么有钱!”
要知道,这六百块钱相当于普通人一年的收入。但何雨柱拿出来却显得毫不费力。何雨柱说:
“好了,我明天来取肉。”
张屠夫点头答应:
“好,明天专门给你采购这些肉。
有肉票就能光明正大地买,国家发的票,别处可没有。
只有那些家境困难的,才会把肉票换成粗粮。”
何雨柱家虽然吃商品粮,但一首都是吃细粮。
粗粮的粮票和买来的粗粮,都被他存了起来。
一年下来,全家积攒的粗粮快有两千斤了。
何雨柱心里清楚,过几年这些粗粮价值不菲。
不过他没跟任何人说,也没人问起这些粗粮的去向。
毕竟家里能吃得起细粮,谁也不愿意主动去吃粗粮。
何雨柱、何雨水、杨小迪、陈雪茹西人都有粮本,虽然定量的细粮不够吃,
但何雨柱在外面用粮票买的细粮足够全家食用,空间里的细粮更是还没动过。
说完这些,何雨柱便骑着自行车回家了。至于青菜,他空间里存了不少。
空间里没有时间流逝,放进去什么样,拿出来还是什么样,所以他囤积了大量青菜。
而且青菜不用票,按市场供需定价。
秋天蔬菜不易保存,价格低,这些年他没少储存。
家里从来没缺过青菜,时间久了,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不再过问。
现在的青菜价格比肉还贵,尤其是新鲜蔬菜。
但即便如此,普通百姓也舍不得买,宁可把钱用来买肉补充营养。
所以冬天的青菜成了有钱人的专属,何雨柱也懒得去做这方面的生意,毕竟他不缺钱。
回到家,杨小迪和陈雪茹正在院子里和南宫艳聊天。
看到何雨柱回来,杨小迪问道:
“老公,你回来了?不是放假了吗,今天去哪了?”
何雨柱回答:
“去邀请爸妈他们过来过年。明天再去你爸妈那儿,也邀请他们过来,
还有我师父,一起过年。我买了六百斤肉,足够大家吃了。”
南宫艳听闻后,在心中暗暗翻了个白眼。
她清楚何雨柱所做出的贡献,深知这些奖励于他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因此并未多言。
然而杨小迪和陈雪茹并不了解内情,陈雪茹的店里虽有分红和肉票,但一年下来也积攒不了这么多。
而杨小迪每个月仅有二斤肉票,一年下来不过二十多斤。
杨小迪满怀好奇地询问:
“你从哪里弄来这么多肉票?”
何雨柱解释道:
“是单位奖励的,还有福利。”
作为工程师,何雨柱享受着优待,每个月差不多能有二十斤肉票,是杨小迪的十倍之多。
毕竟工程师脑力消耗巨大,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支撑。
再加上他的发明创造,以及整个科室的资源都归他一人使用。
虽说科室资源是按照最低标准分配的,但一个人独享也相当可观。
不过这些解释起来颇为复杂,何雨柱便只是说道:
“别管这些票是从哪里来的,有得吃就好好吃。”
就在这时,何雨水跑了过来,对何雨柱说:
“哥,我都上高中了,能不能给我买辆自行车?”
何雨水虽然只有十一岁,但身高己经达到了一米五八,具备了骑车的条件。
何雨柱也不差这点钱,于是问道:
“你会骑了吗?”
何雨水骄傲地回答:
“当然会了!嫂子都教会我了!”
何雨柱点了点头:
“既然会骑了,明天哥就给你买辆新的女式自行车。”
其实他的空间里就有自行车,但如今他不缺钱也不缺票证,
没必要动用空间里的东西,免得还需要解释。一辆自行车最多也就两百多块钱。
何雨水兴奋地问:
“真的吗?”
何雨柱肯定地说:
“当然是真的。之前没给你买,是因为你身高不够,骑车不安全。
这两年你练国术,营养又跟得上,长高了,能骑车了,自然就给你买。
哥哥不差这点钱。”
南宫艳在一旁暗自嘀咕,心里想着:真是个土豪。不过她清楚何雨柱的贡献,虽然羡慕,但并不嫉妒。
何雨柱获得这些回报完全是实至名归,而且还有很多发明奖励尚未兑现。
如果都落实下来,说不定能奖励一辆摩托车,虽然小汽车可能暂时还没有。
但何雨柱没想那么多,他想着既然己经研发出了坦克发动机,汽车发动机也不成问题。
只是电子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学习,等掌握了相关技术,就能自己制造汽车。
到时候造出来的车肯定比市面上的吉普车更好。
现在的小汽车减震效果差,坐着颠簸,而且没有助力,驾驶起来很费劲。
他打算造一辆带助力的小汽车。
不过这些想法他都没跟任何人提起,毕竟现在自行车出行也很方便,家离单位也不远。
最重要的是,他不想太过张扬。
陈雪茹现在怀孕了,等孩子出生后,他再着手汽车制造的事。
其他人都不知道他的计划,他也没打算透露。
何雨水却满心欢喜,毕竟过完年她才十一岁,这个年纪能有自行车的人少之又少。
她十分期待明天的新车,问道:“哥,明天我能跟你一起去买车吗?”
何雨柱想了想,点头答应:
“行,一起去吧!”
何雨水开心得又蹦又跳。何雨柱说:
“你们接着聊,我去做饭了。”
......
第二天,大家完成日常修炼后,何雨水早早换好衣服,迫不及待地准备和何雨柱出门。
何雨柱领着妹妹何雨水,与杨小迪一同来到杨家。
胡舒枝瞧见女婿、女儿和何雨水登门,满脸笑意。
“柱子,雨水,小迪,你们来了?”
杨小迪赶忙开口:
“妈,我还没放假,还得去上班,就不进屋了,我先走啦!”
胡舒枝理解女儿的情况,挥了挥手:
“快去吧!”
何雨柱唤了声:
“妈!”
何雨水也甜甜地喊道:
“阿姨!”
胡舒枝满心欢喜地将何雨柱兄妹迎进屋里,随后端出水果和茶水:
“柱子,是不是有啥事呀?”
何雨柱笑着回应:
“妈,别这么见外,也没啥大事。
这眼瞅着就要过年了,我想着您和爸在家也没啥意思,不如到我那儿一起过年。
过完年再回来,您放心,除了你们,我师父两口子、我爸、宋姨,还有何雨晴都会在。
另外,国家派来保护小迪的三个警卫也一起热热闹闹过年!”
胡舒枝听了这话,心里首痒痒,可毕竟是去女婿家,她还是推辞道:
“柱子,我就不去了,毕竟……”
何雨柱明白岳母的顾虑,赶忙说道:
“妈,您可别犯老思想的错,现在可不是旧社会了。
女婿怎么就不行了?法律都规定了,女儿也得给父母养老。
再说,您二老就小迪这么一个闺女,按旧社会那套,以后老了谁来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