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效明小心翼翼地驾驶火星车绕过岩壁,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只见岩壁下方的凹陷处,竟然有一片发出微弱荧光的 "苔藓" 状生物。它们呈现出一种诡异的蓝绿色,在昏暗的山谷中显得格外醒目。那些生物覆盖的面积约有半个足球场大小,边缘处的 "叶片" 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每片叶子都像被精密设计过的螺旋齿轮,在火星的低重力环境中轻轻摇曳。
"我的天," 暴效明喃喃自语,"它们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他头盔内的气体分析仪正疯狂跳动,显示二氧化碳浓度以 0.5%/ 分钟的速度下降,而氧气浓度相应上升。这个发现让星舰内的李漾激动得差点打翻培养皿,他立即调取生物舱的实时数据:"光合作用效率达到地球热带雨林的 3.7 倍!它们的叶绿体结构完全不同,像是用硅基材料构建的光量子捕获器。"
秦序则陷入了沉思。"这些生物的存在,可能会彻底改变我们对火星的认知。但同时,也可能带来未知的风险。" 他调出星舰的辐射监测图,发现生物群落上方的辐射剂量比周围低 42%,仿佛这些蓝绿色生物能像海绵一样吸收宇宙射线。这种反常的现象让他想起在《三体》中读到的 "黑暗森林" 法则 —— 任何超出认知的生命形式,都可能隐藏着致命的陷阱。
就在这时,那些 "苔藓" 突然开始蠕动,仿佛感受到了火星车的存在。暴效明下意识地后退了几步。"它们好像活过来了!" 他话音未落,离火星车最近的几株生物突然收缩成球状体,表面的荧光强度瞬间增强 10 倍,形成刺眼的蓝绿色光束。李漾的神经反馈仪发出刺耳警报:"暴效明的脑电波出现高频震荡,和生物荧光频率形成共振!"
武擂立即启动了火星车的防御系统。"保持距离,先进行样本采集。" 他操控机械臂展开钛合金采样爪,这种爪子表面覆盖着纳米级的防粘涂层,是根据中国空间站机械臂技术改良而来。当采样爪接近生物时,暴效明突然大喊:"等等!它们在改变形状!" 只见那些蓝绿色生物集体扭曲成甲骨文 "人" 字的形状,荧光图案不断闪烁,像是在进行某种古老的文字交流。
暴效明小心翼翼地伸出机械臂,采集了一小块 "苔藓" 样本。就在这时,岩壁上的几何图案突然发出一阵微弱的光芒,仿佛某种信号被触发了。那些正六边形的图案依次亮起,形成一条蜿蜒的光路,指向山谷更深的地方。秦序的瞳孔追踪仪捕捉到光路的终点 —— 那里有一个首径约 10 米的圆形凹陷,热成像显示其温度比周围高 18℃,达到 - 45℃。
"不好," 秦序突然喊道,"我们可能惊动了什么东西。" 他调出星舰的引力波探测器,屏幕上出现了一组规律的波动,频率依然是 440 赫兹,但振幅比之前增强了 3 倍。武擂立即将火星车切换到战斗模式,机械臂末端的采样爪迅速更换为激光切割器,这种设备原本用于开采火星矿石,此刻却成了抵御未知威胁的武器。
李漾则全神贯注地分析着样本数据。"样本的细胞壁由硅氧烷聚合物构成," 他放大显微镜图像,"内部有类似神经元的传导网络,正在以 0.1 毫米 / 秒的速度传递电信号。" 更令人震惊的是样本中的紫色液体,质谱分析显示其含有一种全新的能量载体 ——"火星量子弦",这种物质能在常温下实现量子纠缠,效率比地球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还要高 1000 倍。
就在这时,山谷深处传来一阵沉闷的震动,仿佛有巨人在火星地表下行走。暴效明驾驶火星车后退 50 米,打开探照灯向深处照射。只见无数细小的蓝绿色光点从岩壁缝隙中涌出,它们汇聚成一条光河,流向那个温度异常的圆形凹陷。秦序突然指着导航屏幕:"那些光点的移动轨迹,和岩壁上的几何图案完全一致!"
武擂启动超声波扫描仪,探测结果让所有人毛骨悚然:"地下有中空结构,首径约 500 米,内部有规律的脉冲信号!" 他放大图像,显示地下结构呈完美的球形,表面覆盖着与 "苔藓" 生物相同的蓝绿色物质,中心有一个发出强 440 赫兹信号的核心。"这不是自然形成的," 秦序的声音带着颤抖,"这是一个生物反应堆。"
暴效明突然举起手中的扭矩扳手,扳手刻度盘上的《天工开物》刻字正在发出与生物荧光同频的微光。"它们在和工具共鸣!" 他想起爷爷说过的话,"老祖宗的智慧能通神。" 李漾立即将西人的脑波同步率提升至 95%,尝试用神经共振系统与地下结构建立联系。令人震惊的是,那些蓝绿色光点竟然组成了中国古代八卦的图案,在火星地表上演着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此时星舰的通讯系统突然接收到来自地球的紧急信号,嘉铭的面孔出现在屏幕上,脸色异常凝重:"我们刚收到一组来自火星的 440 赫兹信号,解析结果显示..." 他停顿了一下,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是甲骨文写成的《周易》乾卦,最后一句是 ' 亢龙有悔 '。"
山谷深处,那个温度异常的圆形凹陷突然发出强烈的蓝绿色光芒,无数 "苔藓" 生物从地表升起,在空中排列成巨大的星舰图案。暴效明看着手中的扭矩扳手,又看了看空中的图案,突然明白:火星远古文明并没有消失,它们以生物的形式留存下来,而《天工开物》与《周易》的智慧,正是开启这场星际对话的钥匙。
当蓝绿色的光芒笼罩火星车时,李漾突然发现医疗箱里的藻类发生了更惊人的变化:它们不仅变成了蓝紫色,还自发组成了中国传统的阴阳太极图,而太极图的旋转频率,恰好与地下生物反应堆的脉冲频率一致。这个发现让西人组意识到,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火星生物,更是一个延续了数十亿年的星际文明,而 440 赫兹的频率,就是宇宙中生命共通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