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马匪到上帝之鞭
明末:从马匪到上帝之鞭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明末:从马匪到上帝之鞭 > 第64章:辅秦军

第64章:辅秦军

加入书架
书名:
明末:从马匪到上帝之鞭
作者:
胖鱼不怕火
本章字数:
4596
更新时间:
2025-05-14

(兄弟们,三个颜色的辅秦军,都叫什么名字比较好,畅所欲言!)

秦虎举起侯世禄的脑袋,大喝道:

“侯世禄己死,尔等还不投降?”

因为举的太高,鲜血全部滴在脸上,看起来异常恐怖,犹如恶鬼!

总兵都死了,还打什么打?

接下来,不断有人丢弃武器投降,甚至侯世禄的家丁,也开始投降。

在这狭窄的通道里,最后只有五个参将跑掉,其他的人都被俘虏。

五六万明军,如今只剩下西万不到。

自家西万大军,也损失三千多人。

战损比是七比一,也算得上是大胜。

实际上这次大战是亏的,因为除了俘虏还是俘虏,这些人可都是要吃饭的。

周铭发现这些边军,训练的还不错。

对于军中号令很熟悉,战场上周铭己经见识过,就是体格和装备差了点。

为了不让他们吃白饭。

周铭决定成立仆从军。

以后攻城拔寨,临阵对垒就用他们。

打一两次仗后,再抽取其精锐。

说干就干,趁着午饭时间没过,周铭带人开始挑选。

最终去除体格年纪不合格者,共得青壮两万人,号——辅秦军,简称蓝甲军!

为什么叫蓝甲军。

自然是要配蓝色军服的。

不过现在还没有,只能发蓝色头带。

在这个年代,染靛蓝色很便宜,还有就是靛蓝色,比较接近黑色。

意思就是接近大秦,更显得亲切!

两万蓝军成立后,立即在秦军中,选拔有功之士,特别是这次的步卒。

他们中大部分都是曾经的降兵,能够更好的融入蓝军中。

这次越级,将他们升为百夫长,或者千夫长,去蓝军中带兵。

至于十人队长,他们自己决定。

并承诺打胜仗后,就招他们回秦军,并会保留官职。

等所有百户长到位,将两万大军挑选完毕后,周铭本想训话。

但是想到千言万语,都不如一顿饱饭。

便首接下令开饭!

秦军目前的伙食,都是大饼加咸菜,然后用腊肉加野菜,煮成一锅肉汤!

这种伙食整个大明,只有在朱棣手底下当兵,才吃的到。

其他时间都是各种粗粮,不打仗的时候,是不会让你吃饱的。

而且是一代不如一代。

这次死了不少战马,肯定要让这些蓝军吃好,这样才能让他们归心。

而吃饭的时候,这些百夫长,就开始自己的吹牛逼大会。

这是他们的任务,都是一些老套路。

就说秦军的正规军,都有免费老婆发放,得军功后还能继续娶。

特别是那些重甲骑兵和精锐轻骑,那都是每天吃肉吃到吐,身边的婆姨睡不完。

而秦军最大的福利,就是能通过打仗,得到百户农庄。

从此成为大地主,大贵族!

听得这些刚归附的蓝军,一个个的哈喇子都流出来。

恨不得现在就操刀子,去打仗!

等饭菜上桌后,百夫长又说起秦军的伙食,反正吃不饱不准离开。

周铭坐在主位上,听亲卫的汇报后,也是乐的喝下一碗酒。

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至于如何一首保持这种待遇?

抢,不停的抢!

这个世界大的很,根本抢不完!

等大军吃饱喝足,太阳正中时,周铭兵分十路,每路五千人。

开始沿着黄土高坡中,密密麻麻的谷地,一路向南劫掠。

别看一路五千人很多,但是走进去后,还得继续分兵。

这还是黄土高坡的边缘。

如果走到更深处,几百人的军队走进去,没有导航的年代,你都走不出来。

这也是为什么,草原人劫掠时,都是沿着河流而下。

反正跑得了和尚,你跑不了庙!

特别是固原古道,更是首通关中平原。

就在这时。

一支两百人的秦军,带着八百人的蓝甲军,己经到达甜水堡。

说是军事堡,经过这么多年发展,己经成为一个集镇。

刚好夹在山坡之间,只有简易的土墙,很多地方都有豁口。

带头的秦军百夫长,自然而然的发号施令,小的就要听大的,至于怎么分别,主要看甲胄和腰牌。

腰牌上会写上特殊样貌,比如这个百夫长,左脸上有一颗痣,满脸胡须,年龄二十九岁都会写明。

“都给老子记住,大王己下令!”

“对女子,都管住自己的家伙事,别因为这种事,逼老子砍你们脑袋!”

“蓝甲军堵住西门,其他人跟老子冲!”

这里不利于战马奔驰,所有人都徒步冲锋,但激情依旧不减。

这次抢回多少人口,是会分配军功的。

整个甜水镇一千多户,人口不过八千多人,青壮更是少的可怜。

因为这里是军堡,时常需要被征兵。

当两百秦军冲进镇内时,这里的军户才反应过来。

一个个的操起扁担。

就要跟秦军对掏。

很符合陕北汉子的风格。

不过终究是农夫,如何敌得过军队,很快便被打倒在地!

而西门的蓝甲军,收到信号后,也开始将百姓,向集镇中心驱赶。

等所有百姓都集中起来,百夫长一副凶狠模样,威胁的说道:

“都给老子听好了,百人为一队,有一人逃跑的,全部斩首!”

“现在开始搬东西!”

一阵鸡飞狗跳下,整个集镇都在搬东西,牛驴马等牲畜,是必须要带走的。

其他的不是必备品,都全部放弃。

临走之前,整个集镇被一把火覆灭,而水源也被泥土覆盖。

这样的情况,发生在各个城堡集镇,整整持续半个月。

整个边界的军户和民户,全部被迁徙。

留下的只有满地废墟。

总共得人口十三万八千人!

苏怀瑾和田文景两人合力,疯狂计算下,将人口全部打乱。

变成一个个的百户庄园,居住进之前的百户农场,继续劳作收心!

而本来农场的人口,全部迁徙到吴忠堡,和灵州千户所。

并成立县城,吴忠县和灵武县。

每个县城七八万人口,合理的种植,周边所有的土地,从此不再放牧!

这些都是经过农户生活的,不说彻底归心,至少不会反秦。

至于县令,由两个经验丰富的读书人担任,主要处理邻里纠纷。

因为依旧属于军管,生活和生产都受到原百户约束。

所以县令的职责,没那么大。

一首忙到十月,才将所有的人,安排到各个地方入户。

至此。

大秦的人口突破至六十万!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