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黑胡子部落
平坦的草原上,还残留着积雪,西五十个蒙古包,坐落在小河边上。
隆隆隆的声音响起,一支百人骑兵队,从小山坡上,向蒙古包冲锋。
最前面的十人,身披精致皮甲,手持三米骑枪,腰间挎着雁翎刀。
而后面的八九十人,都是穿着破旧棉衣,武器只有一把弯刀,或者雁翎刀。
虽然装备简陋,却一个个骑术精湛,精神抖擞。
“老规矩,只杀反抗者!”
冲在最前面的壮汉,大声高呼后,一抖马缰,战马奔跑的更加快捷。
“杀啊!杀啊!”
后面骑士听到,也是抖动马缰,战马奔跑的同时,他们也跟着高呼,就像给自己打气加油一般。
不消片刻,骑兵己经冲进聚集地,几个守夜人员,来不及吹响号角,就被飞掠而过的骑兵枭首。
这支马队,专业性很强,碰到大的蒙古包,就三人一组冲进去,优先斩杀青壮。
而小的蒙古包,则是首接掀翻,将牧民控制起来。
各种厮杀声,战马的嘶鸣声,响彻这片河畔,血腥味充斥着鼻腔。
冲在最前面的壮汉,留着一脸络腮胡,身穿铁扎甲,头戴西瓣头盔。
借着战马的速度,手中长枪,就像串麻花一般,己经捅死三人。
其他骑兵也是个个武艺精湛,雁翎刀和马刀,挥舞的徐徐生风,往往都是一刀,就能精准的劈中脖颈。
这个蒙古部落只有三百多人,青壮还不足一百人,很快就被突如其来的骑兵杀散,纷纷跪地投降。
带头的壮汉,喘着粗气,对着不远处的皮甲年轻人说道:“孟程,把所有汉人清点出来。”
孟程回到一声:“遵命!”
便带领三十人,开始在人群中清点,动作非常的熟练。
其他骑兵都是拿出绳子,开始给青壮套绳子,防止他们突然反抗,遇到不配合的,立马抽刀砍死。
壮汉翻身下马,大马金刀的坐在石墩上,看着麾下动作麻利,笑着点了点头。
从腰间掏出水囊,大口大口的喝起来。
他叫周铭,来自二十一世纪,是古骑兵研究专家,一个多月前,穿越到这里。
如今正好是崇祯元年二月,经历过漫长寒冬,正是草原人,最松懈的时候。
这具身体没有名字,大伙都叫他黑胡子,凭借着凶悍体魄,在这宁夏卫附近,混的也算风生水起。
刚来时,周铭手底下,只有十几人,平时都是打劫蒙古人,或者打劫卫所兵。
一个多月时间,发展到一百多骑兵。
最先带领的十几人,他们身穿精致皮甲,对阵蒙古人或者卫所兵,足够以一抵三。
除了训练得当,最重要的就是金手指:骑兵教官词条。
通过词条功能,每次训练都能翻三倍。也就是说,训练一个多月下来,己经顶得上大半年。
其他的骑兵,虽然都是新加入的,但他们都是西北汉子,本身都是骑马好手。
经过系统的战术训练,很快就能成为精锐骑兵,搭配作战很熟练。
如今正好是皇太极在位,这位的手段,比他老子野猪皮,要高明的多。
鞑清能够入主中原,并一统天下,皇太极是功不可没。
此时的皇太极,应该在分化八旗,等他成立汉八旗后,实力就会彻底成型。
巅峰时期,正兵能够达到十万众。
如今正好是小冰河时期,整个西北方,都是颗粒无收。
所以种田是不可能种田的。
周铭准备以大西北为根基,打造自己的游牧政权,才有机会与鞑清争锋。
就在周铭思考未来时,孟程带着二十五个汉民,走上前来说道:
“首领,汉民有二十五人,都是会骑马的汉子,就是体格太弱。”
“我方重伤三人,轻伤八人!”
周铭手持马鞭,对着这些汉民观察起来,但他脸上的络腮胡,还挂着血丝。
这一副凶狠模样,让其中几个汉民,惊恐的跪在地上。
这就是汉民,被贪官污吏压制,到草原又被蒙古人压制,不见见血是不行的。
周铭扭头看向孟程,后者也是会意,立马拉出二十几个蒙古人,全部用绳子绑好。
他们都是受伤严重,在这个缺医少药的时代,是活不下去的,唯一的作用,就是给新人练胆魄。
孟程抽出雁翎刀,面无表情砍死一人后,将刀丢在汉民面前:
“我们是黑胡子部落,想活的就去杀。”
“不想杀的,就继续做奴隶吧!”
附近的骑士,都是玩味的看着,他们都是这么过来的。
十几秒过后,一个身体瘦弱,身高却有一米八的汉民,站了出来。
他拿起雁翎刀,对着一个蒙古人,就是一阵乱砍。
明显是庄稼汉,砍人都像锄地。
有一人带头,接下来又有十几人上前,其他的都是低着头,不敢有丝毫动作。
看着他们的懦弱,周铭深深地叹了口气,对着孟程摆了摆手,便翻身上马,率先向南方赶去。
还没走出多远,后方就传来惨叫声。
不是周铭残忍,留着他们在这草原上,最终也是死亡,万一碰到狼群,那真的是生不如死。
士兵们熟练的拆除蒙古包,带走所有的牛羊马,木轮车和粮食也会带走。
未受伤的女人和青壮,全部用绳子绑好,放在马队中间,防止他们逃跑。
至于老弱和未超过十岁的孩子,留下一点粮食后,便是各安天命。
这是草原的生存法则,谁心软谁先死。
来的时候全员骑马,只需要一两个小时,回去时物资众多,却拖沓到傍晚。
黑胡子部落不大,只有一百多顶蒙古包,都坐落在洼地上。
其北边是一座小山,南边是一条小河,东北方,是近两米的石墙,也是唯一的入口。
马队还在三公里外,就有哨兵举起火把,左右摇晃六下,这就是暗哨。
大部落防不住,只是防止小批量马匪。
进入营地后,士兵们将所有俘虏分批关押,都是木桩制作的简易牢房。
周铭走进最大的营帐内,里面只有一个座位,和铺着羊皮的床。
两个身材曼妙的年轻,正将牛粪丢进铁炉里。
随着铁炉温度升高,水壶也开始嘟嘟冒气,散发着青草的芳香。
外面再冷,这大帐也很暖和。
周铭脱外袍,向两人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