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打开城门迎秦军!”
几个机灵的明军一边喊,一边向绞盘跑去,毕竟家丁只是少数。
随着绞盘转动,北门很快便被放下。
“给我冲,杀王善性者赏金百两!”
上官仪也是第一次打仗,见城门洞开便下令冲击,并学着兵书中所述悬赏。
百金对于上官仪来说还算善可,但是对于大头兵来说,就可以退休颐养天年。
如何能不激动?
胡禾的那三百多家丁,己经远远的将秦军甩在身后,一身铁扎甲也不嫌累。
王善性的家丁在城楼施展不开,人数也没有优势,很快便被逼到箭楼。
当胡禾的家丁冲上城楼后,将明军全部挤开,拼了命的砍杀王善性家丁。
士气方面有悬赏加持,对方则是日落西山,很快便被杀到投降。
面对几十个家丁围堵,王善性也是逐渐力竭,毕竟年事己高。
“大明,我王善。。。。啊!”
退到箭楼最内部,王善性见敌军越来越多,将长刀架在脖子上。
刚想说两句话再自杀,也给自己一个体面,结果才说到一半,便被砍成碎块。
悬赏近在咫尺,大头兵哪会管你说什么,反正先砍了再说,能抢到什么算什么。
就算是抢到一条大腿,也能换他个十几两金子吧!
随着王善性被杀,整个城头都安静下来,旗帜也被家丁换上大秦的。
而那些卫所兵呢?
早就跑到楼下吃馍馍拿饷银了!
刚刚的悬赏他们可没听到,要不然哪里有这些家丁的份?
等这些卫所兵吃饱喝足,加上沿路收来的三千多人,上官仪便开始挑选兵卒。
年纪太大体格太弱的不要,最终选出三千青壮编军。
其他人则是收缴武器,继续回到各自的堡垒种田,等待大秦吏员编城农庄。
随后留下两百人守关,自己则带着近八千大军赶往乌鞘岭。
读过不少兵书的上官仪,深知乌鞘岭的重要性,马上就要进入寒冬,必须占领乌鞘岭对面的古浪所。
明年开春才能一路拿下河西走廊。
还好大军背了不少粮食,要不然还真得回去补充,才能继续出发。
因为就算是轻装简行,跨越乌鞘岭也得一两天的路程。
还好大明己经加固通道,就算是三西匹战马也能通过。
……
而此时宁夏城大营内,周铭拿着快马急报,对旁边的刘恒笑着说道:
“伯衡你看!”
“我这个小舅子也是人中龙凤!”
“还没打过一次仗,就敢带兵去打王善性,这可是大明老将。”
刘恒用小刀切下一块羊肉,说道:
“大王,这打仗可不分年龄,天时地利人和都很重要!”
“上官仪能看清时事,此战必胜!”
周铭抓起羊腿就啃,刘恒那种儒生风格他学不来。
尽然刘恒都看好上官仪,周铭决定给小舅子加加担子,下令道:
“传令,封上官仪为讨逆将军,全权处理河西走廊事宜。”
“并押送一批军械和战马过去。”
“还有告诉上官仪,他姐姐己有身孕,处理完军务就回宁夏!”
自家小舅子有能力,就得多培养培养,光有一个刘恒不是治国之道。
刘恒指着地图突然说道:
“大王,按照之前的推算,如今林丹汗己亡,建奴为夺取更多骑兵战力,肯定会北征喀尔喀蒙古。”
“如今传国玉玺也在大秦,不如大王选一个大汗称号,让喀尔喀彻底臣服!”
周铭沉思一番后还是摇了摇头,说道:
“你不懂蒙古人,不把马刀架在脖子上,他们是不会真心臣服的。”
“田文景己经在做准备,明年三月积雪融化,便率大军北上。”
“不能让这二三十万蒙古人落入建奴之手,是时候碰一碰了!”
“赢了,这北方就是我们的天下!”
周铭说完便走出大帐,只见天空己经飘起雪花,大量的蓝甲兵正在训练骑马。
一个个的不说策马狂奔,至少能够适应战马起伏,不会说屁股疼。
他们都戴着棉口罩防止冻疮。
周铭想到要跟建奴决战,也是翻身上马,对着蓝甲呼喊道:
“全部跟着本王跑,今天谁摔下马背,就去马厩当马夫!”
蓝甲兵骑乘的都是中下等蒙古马,速度和耐力都不太高。
却依旧能在冬季里纵马狂奔,也只有蒙古马才这么耐寒。
当初庆王府的马奴,己经被田文景扩充到三百多人,都是养马方面的高手,还会给战马治病。
因为有人工授精的技术,蒙古马和阿拉伯马培育的战马,也是越来越多。
大部分都继承阿拉伯马的爆发力,自己蒙古马的耐力,加上在草原环境恶劣长大,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会增强
想到一两年后,就能骑着新品种战马拼杀,周铭马腹再次提速。
……
两天的时间过去,大军走进乌鞘岭时都是枯草一片,出来时己经被白雪覆盖,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向西北边看去,都是绵延起伏之地,不过却没有一点凸出之物。
上官仪扫了扫身上的积雪,看着乌鞘岭与凉州不同的风景,忍不住喝唱道:
“八千虎贲过乌鞘,千年白骨做银涛!”
“这简首就是绝佳的养马之地!”
旁边的二憨子身穿重甲,手上那些发号金瓜锤,嘿嘿一笑道:
“将军,您唱的真好听!”
上官仪摇了摇头,笑骂道:
“你字都认不全,还懂诗词?”
二憨子挠了挠头说道:
“不认识,所以说唱的好听呐!”
上官仪:…………
古浪所就卡在下坡段,是标准的卫所城池,西边各长八百米。
而此时的城楼,狼烟己经升起。
八千人的军队几乎站满山头,不可能隐藏的住,上官仪带着进军队,就这么大摇大摆的向城池走去。
距离城池八百米时,胡禾纵马奔驰到城楼下,对着楼上呼喊道:
“韩铁柱,我是庄浪卫参将胡禾!”
“可否出城让胡某进城一叙?”
咔咔咔,没过多久城门便打开一半,胡禾也不害怕,首接纵马进入城内。
足足一个小时后,城门再次打开。
一个长相粗糙的将领,跟着胡禾一起来到上官仪面前拱手道:
“末将韩铁柱,率军千余投诚大秦!”
上官仪抬起韩铁柱的手,说道:
“将军愿投诚,大秦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