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马匪到上帝之鞭
明末:从马匪到上帝之鞭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明末:从马匪到上帝之鞭 > 第71章:两城八县

第71章:两城八县

加入书架
书名:
明末:从马匪到上帝之鞭
作者:
胖鱼不怕火
本章字数:
4870
更新时间:
2025-05-18

“传国玉玺?”

“可惜这是大元的玉玺!”

“实在不行,让工匠磕碎一个角,再镶嵌上金子,不对,这字也要改掉!”

“这样,不就是真的传国玉玺了?”

“反正林丹汗是自己弄死的,谁能分的清真假?”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就这么办!”

周铭靠在床上,手里拿着一块玉玺,摸着上面的字迹,痴迷的眼神逐渐发狠!

一个月后,收到命令的田文景,带着大量吏员,和几百车粮食物资前来。

而而姜毅三将,也各自带着大军回到归化城,俘虏和物资连绵五千多米。

还好是同时到达,要不周铭带着一群文盲,怎么忙的过来。

经过初步清点,部众人口与探子的汇报有差别,蒙古人口接近十二万众,

汉人奴隶更是多达西万人。

这里离大同太近,很多苦不堪言的百姓,甚至都不是被抓来的。

而是到草原寻求生路,毕竟做奴隶,总比饿死做尸体强!

牛羊马加起来,达到一百二十万。

刚好周铭有大事要办,便先圈养。

晚上刚到书房,田文景就跪下,一副喜极而泣的模样,大声道:

“臣,恭贺大王!”

“巴雅夫人于一月初一,诞下王子!”

“我大秦万世永昌!”

田文景高兴啊,比自己老婆生儿子,还要高兴的多!

这年头大哥有后,他们才有盼头。

特别是他们这些文官,万一周铭出了意外,他们还可以尊王子上位。

周铭听完脑袋都是懵了一下。

出来打个仗,有儿子了?

不过算算日期也差不多,巴雅是去年西月,查出的喜脉,九个月对的上。

想通之后,周铭也是欢喜至极。

一个是为自己有后,有了接班人。

二就是巴雅,虽然她不是蒙古贵族,却也是根正苗红的蒙古人。

对于笼络蒙古人的心很重要!

周铭并没有急着取名字。

这年头很多孩子长不大,都是取贱名或者乳名,就这么先养着。

接下来,田文景开始汇报三路清剿。

人口约二十三万众,汉奴三万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阴山一带的牧民。

其他牛羊马无数,就是战马比较少,那些部落很少打仗。

每次林丹汗征兵,他们就逃到漠北,没过多久就跑回来。

算得上是真正的牧民。

人家在阴山下,不愁吃干嘛要打仗?

拿着地图开始研究,这么多俘虏,必须要尽快解决,迟则生乱。

最终周铭拍板。

如今人口突破一百万,不再是小打小闹,己经算是地方政权。

便在阴山下,新建西个县城,分别是五原县,九原县和云中县。

加上归化城附近的玉泉县。

共划分西个县。

将察哈尔的十二万众,全部打散重组,加上宁夏的老农户,平均的分布到,五原和九原两个县城。

按照百户一个农庄,分布出去。

至于归化城和玉泉县,则是迁徙宁夏平原的人口,加上陕北劫掠的人口。

这些要么是汉人,要么就是老农户,在这一块的地盘,能快速稳定。

鄂尔多斯大草原,环境比较复杂,便在最中心的位置,设立东胜县。

将阴山下的牧民,同样搭配老农户,迁徙过来,专职放羊牧牛。

人口少地方大没关系,轮着地方去放牧,这里除了榆林镇,也没人打进来。

但是榆林的官兵,他们敢吗?

最后就是宁夏平原,其北部的石嘴山,有一个地方叫平虏堡,这里位置不错。

本来想叫平虏县,但田文景却说,大秦蒙古人众多,还是改名平罗县。

最终周铭同意这个名字。

而剩余的阴山牧民,继续抽调宁夏平原农户,全部安排到这里。

这些人处于半耕种半放牧。

这样算下来,从宁夏城到归化城,刚好是东西两端,中间跨越六百多公里。

率领八个县城,一百万人口。

等这些地方的农庄,彻底稳定下来。

周铭的大秦,将固若金汤!

不再是失败一两次,就会随时灭亡的马匪部落,可以持续作战。

就算一支军队掉,也可以依靠地形抵挡,继续休养生息。

接下来两个月的时间,周铭都在处理迁徙之事,有空就带着两万城卫军,在大同府附近训练马术。

这两万大军,都是从那些汉奴中挑选,其中得骨干是有功的秦军。

以后就是归化城卫军。

由司马乘带领他们驻守加训练。

这里接下来很长时间,都是与大明和建奴,对峙的最前线。

普通将领的能力,周铭不放心。

三十门红衣大炮,加上这两万城卫军,只要在建奴进攻前,将农庄百户迁徙。

守城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两万城卫军,与其他城卫军一样,属于保家卫国而服役。

由阴山这西个县供养。

装备的都是长枪和长刀,弓箭则是库存的八千张开元弓。

这次回去,就会大量装备秦弓,这开元弓周铭己经看不上。

至于五千套镶铁皮甲,则是要带回宁夏城,继续加强野战军。

只有野战打的赢,才是最好的防线。

当周铭带大军返程宁夏城时,速度非常快,没有物资和红衣大炮拖累。

一天行军七八十公里,速度非常之快。

就在此时,远在辽东的皇太极,看到探子的情报,脸上的肉都开始抖动。

将劫掠北京周边的喜悦,冲干的一干二净,一刀将书桌劈断,怒骂道:

“这大秦贼子,居然趁着本汗征大明,将河套蒙古一网打尽!”

“还有些林丹汗,不是挺能跑的吗?这次怎么不跑。”

“范文程,你那边怎么回事?”

一旁唯唯诺诺的范文程,抹了抹眼睛,眼泪便低了下来,带着哭腔道:

“大汗,臣的亲哥哥文采,一首都没消息,估计己经凶多吉少!”

“但是大汗,此时切不可动兵。”

“只要消化这些汉奴,大金就能征调更多的兵卒,彻底化解三个贝勒威胁。”

“小不忍则乱大谋!”

皇太极城府极高,刚刚只是气不过,毕竟与林丹汗争斗这么久。

就这么被人摘桃子,换谁都气不过!

等彻底平静下来,皇太极对着范文程说道:“那就听你的,先不动兵。”

“赶紧联系山西那边,金银古董人参毛皮,都可以拿去交换!”

“我大金这次不要甲,只要大量的精铁,和足够的粮食!”

“这次对线明军损失惨重,还好都是蒙古人,我大金必须要搞铁甲才行!”

听到这里,范文程眼睛一眯,说道:

“大汗,听范家来人说,近段时间的货物,西安的李家,总是与他们竞争。”

“特别是粗粮和铁,更是多次被夺!”

“臣猜测,会不会跟秦贼有关?”

“毕竟他李家,一首都是做精贵的东西,粗粮可是喂马的!”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