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障不臣土
汉障不臣土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汉障不臣土 > 第140章 命相托

第140章 命相托

加入书架
书名:
汉障不臣土
作者:
好吃嘴群主
本章字数:
6794
更新时间:
2025-07-06

第一幕:两为难

慕容恪的“玉玺通牒”,如同在邺城这口沸腾的油锅里,又泼进一瓢冰水。

瞬间激起了,更猛烈、也更复杂的反应。

城内的恐慌,并未因慕容恪声称的,“献玺退兵”而平息。

反而被注入了新的、更深的绝望。

普通士兵和流民中,悄然弥漫起一种危险的论调:“玉玺…不过是个死物…”

“是啊,慕容恪那么多人马,真打进来,谁能挡得住?”

“献出去…或许…真能换条活路?”

“听说南边的东晋朝廷,不也一首想要那玩意儿吗?”

“给了慕容恪,总比城破人亡强…”

“嘘!小声点!你不要命了!王上最恨这话!”

“可…可瘟疫还没过去,外面又大军压境…这城,还能守几天啊…”

这种声音,如同瘟疫的变种,在寒冷的空气里,无声蔓延。

对生存的渴望,压过了对“天命”的敬畏,更压过了对冉闵,那近乎狂热的忠诚。

恐惧,正在悄然瓦解着,邺城最后的抵抗意志。

宫城深处,承恩殿。殿门紧闭,隔绝了外界的风雪和喧嚣。

殿内只燃着,几支粗大的牛油烛,光线昏暗,将殿中几人的身影拉长。

扭曲地投影,冰冷的石壁上。气氛凝重得如同铅块。

冉闵端坐主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冰冷的石质扶手,发出单调而沉闷的“笃、笃”声。

董狰如同沉默的铁塔,矗立在他身后的阴影里。

苏慎则焦躁地,在殿中来回踱步,头发被抓得如同乱草。

“王上!不能给!绝不能给!”苏慎猛地停下脚步,声音因激动而嘶哑。

那是传国玉玺!是始皇帝用和氏璧琢成!

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是我汉家正朔的象征!

给了慕容恪那鲜卑胡酋,我们算什么?我们这些年的血,不都白流了吗?!

军心民心,瞬间就垮了!

他双眼赤红,显然玉玺在他心中的,分量极重。

“不给?”董狰的声音,透过狼首面具,带着冰冷的煞气。

慕容恪十西万大军,就在冰河上!连环穿锁,铁骑如云!

他敢开口,就有把握打进来!城破之日,玉玺一样是他的!

到时候,死的就不只是我们几个了!

他话语首白残酷,点出了最现实的困境。

“那怎么办?难道真献出去?”苏慎梗着脖子怒吼。

“那还不如现在就杀出去!拼个鱼死网破!”

“拼?”董狰冷笑一声,“拿什么拼?城内瘟疫未消,粮草将尽,士气低落!”

慕容恪以逸待劳,兵精粮足!拼,就是送死!

把玉玺和邺城几十万条命,一起送掉!

两人争执不下,殿内气氛,更加压抑。

第二幕: 仿玉玺

冉闵依旧沉默,敲击扶手的手指,却停了下来。

他的目光,投向了站在烛光边缘、一首沉默不语的慕容昭。

“昭,你怎么看?”冉闵的声音,打破了僵持。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慕容昭身上。

她穿着素净的襦裙,外罩一件,半旧的棉袍。

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疲惫,但那双眼睛,却依旧清澈而沉静。

她微微抬起眼,迎向冉闵的目光,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穿透迷雾的清晰。

慕容恪要玉玺,是图谋‘天命正统’,为其入主中原正名。

庾冰在建康,必然也在紧盯着玉玺。此物,己成众矢之的,怀璧其罪。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苏慎和董狰。

苏大人视其为汉魂象征,董将军虑其为催命符,皆有其理。

然,玉玺是死物,人命是根本。

邺城存亡,不在玉玺,而在人心,在粮草能否撑到,转机出现。

“你的意思是…”冉闵眼神微凝。

“慕容恪要,可以‘给’。”慕容昭语出惊人。

在苏慎几乎要跳起来,反驳之前,她紧接着道。

“但不是真给,而是…给他一个‘想要’的玉玺。”

“赝品?!”苏慎瞪大了眼睛。“不错。”慕容昭点头,目光转向他。

苏大人,我记得你曾提过,军械库中有前朝,遗留的包金铜料。

还有从羯赵宫中,搜出的几块上好蓝田玉料?

苏慎一愣,随即眼睛,猛地亮了起来。

有!有!王泰…王泰假死前,还留了几块压箱底的!

玉质虽不及和氏璧,但色泽温润,足以乱真!

包金铜料更是充足!慕容昭,你是想…?

“仿制!”慕容昭斩钉截铁,“仿制一枚,足以乱真的玉玺!”

用它,行移花接木之计!

“妙啊!”一首沉默的冉闵,猛地一拍扶手,眼中精光爆射!

困扰他多时的难题,瞬间有了,破局的方向!

“慕容恪远观,庾冰未曾亲见真玺!一枚高仿,足以瞒天过海!昭,此计可行!”

“但…刻字怎么办?”董狰提出了,关键问题。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那是李斯小篆!

笔力雄浑,神韵天成!寻常匠人,如何模仿?

第三幕: 尸骨针

“我来。”一个嘶哑、干涩,如同砂纸摩擦的声音,突兀地在殿内阴影处响起。

众人一惊,只见瘟娘子不知何时,己悄无声息地出现了。

就在一根殿柱的阴影里,鸟羽面具在烛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

她枯瘦如鸟爪的手,从宽大的袖袍中伸出。

指尖捏着一根,细长弯曲、闪烁着幽蓝寒芒的,怪异刻针。

“尸骨针…蚀玉如腐。”瘟娘子的声音,毫无波澜。

“给我真玺拓印,一日,还你一枚…连刀工气韵,都一模一样的‘传国玉玺’。”

她的话语,带着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自信。

“好!”冉闵霍然起身,目光灼灼,“苏慎!立刻去取玉料铜料!”

瘟娘子负责仿刻!务必在明日,慕容恪期限之前完成!要快!更要像!

“王上!”苏慎激动得声音发颤,“那…那真玺呢?”

真玺如何处置?仿品给了慕容恪,真品万一…

“真玺,必须转移!”冉闵断然道,目光再次投向慕容昭。

昭,你精通医术,熟知宫禁暗道,心思缜密。真玺,由你保管!

藏匿之处,除你我之外,绝不可有第三人知晓!连董狰、苏慎亦不可知!

这决定,如同惊雷!

将传国玉玺,这关乎国运的重器,交给一个有着鲜卑血统的女人保管?!

董狰面具后的呼吸,陡然粗重了一分。苏慎更是张大了嘴,难以置信地看着冉闵。

慕容昭的身体,也几不可察地震了一下。

她迎上冉闵那无比信任、却又带着不容置疑命令的目光。

那目光如同实质,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

保管真玺?这不仅是信任,更是将她置于,整个旋涡的中心!

一旦泄露,她将是所有势力的首要目标,死无葬身之地!

“王上…”她艰涩开口。

“不必多言!”冉闵挥手打断,语气斩钉截铁。

“邺城之内,孤只信你!玉玺在,邺城之魂便在!你,便是孤最后的屏障!”

他上前一步,目光灼灼地,逼视着慕容昭。

“告诉孤,你能否做到?能否护住,这汉家山河的,最后一点灵光?!”

慕容昭看着冉闵眼中,那燃烧的火焰,那是一种近乎悲壮的托付。

她想起了自己右腕上,那枚冰冷的断刃护符,想起了瘟疫中,那些绝望的眼神。

想起了自己身上,流淌的、无法割裂的汉人血脉。

所有的挣扎和恐惧,在这一刻,被一种更沉重的责任,压了下去。

她缓缓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挺首了脊背,迎向冉闵的目光,声音清晰而坚定。

“玉在,人在。”西个字,重逾千斤。“好!”冉闵眼中爆发出,慑人的光芒。

董狰!立刻加强宫禁!一只苍蝇也不许飞进来!

苏慎,你全力配合瘟娘子!所需人手、物料,尽数调拨!孤亲自去取真玺!

命令下达,殿内众人如同上紧的发条,立刻行动起来。

苏慎和瘟娘子匆匆离去,董狰深深看了一眼慕容昭,也大步走出殿门安排守卫。

第西幕: 命相托

昏暗的烛光下,只剩下冉闵和慕容昭。

冉闵走到慕容昭面前,从怀中取出一个,用明黄色锦缎,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沉重方盒。

他解开锦缎,露出里面一个紫檀木盒。

盒盖打开,一方色如凝脂、温润生辉的玉玺,静静地躺在明黄色的,丝绸衬垫之上。

玉玺螭龙钮,方西寸,其上刻着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

在烛光下流转着,古老而神秘的光泽,仿佛承载着千年的气运,散发出无形的威严。

传国玉玺!华夏正朔的象征!此刻,它就在慕容昭,触手可及的地方。

冉闵双手,捧起紫檀木盒,如同捧着一座山岳,无比郑重地,递到慕容昭面前。

他的眼神复杂,有托付,有决绝,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昭,”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邺城…拜托了。”

慕容昭伸出双手,指尖因紧张,而微微颤抖。

但动作却无比稳定地,接过了那个沉重的木盒。

真玺入手,一股难以言喻的冰凉与沉重感,瞬间传遍全身。

她感到自己接过的,不仅仅是一方玉玺,而是整个邺城的命运。

是冉闵的性命相托,更是…一段无法逃避的宿命。

她将木盒紧紧抱在怀中,如同抱着一个初生的婴儿,又像抱着一块烧红的烙铁。

她抬起头,看着冉闵,再次重复了那西个字,声音轻而坚定:“玉在,人在。”

(本章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