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碧城从城里来的时候,身后跟着几个骑车的年轻人。
赵元,张杨,邱光伟,赵三田……
他们都是蒋碧城的战友,一起扛过枪,一起打过仗,算是出生入死的好兄弟。
蒋碧城的自行车洗的干干净净,车前还绑了一朵大红花,整个人显得喜气洋洋。
紧跟在他身后的是赵元,赵元的车后面挂着半边猪肉,把前面蒋碧城的风采都给抢走了。
不管谁看到,都会发出“哇”的一声。
王宝柱结婚用了半头猪,蒋十三结婚用了半头猪,现在蒋碧城结婚还是半头猪。
胜利大队的实力现在这么强了吗?
最关键的是,蒋碧城家据说不收礼,就家里人吃个饭,这半头猪一桌得多少肉。
蒋碧城要成亲的消息他们早知道,知道蒋碧城娶的也是知青,村里人背后还议论了几句。
昨天,赵敏和蒋云旺带着一对儿女,分开从村尾村头挨家挨户送糖,特意说明蒋碧城成亲他们家不办事,就家里人吃一顿。
一家也不过几块糖,知道不用出人情就更让他们很高兴。
现在看到赵元自行车后的大肥猪肉,大家心里又有点不得劲。
这么多肉啊,这半边猪起码一百多斤吧?
不是说不办事,就家里人吃顿饭。
蒋家人多,他们知道,可一顿饭也不用这么多猪肉吧。
有那心思灵活喜欢占便宜的就想,要不回去备点东西,带着孩子去蒋家大院吃一顿。
不过有这种想法的大部分都是这十年里嫁过来的小媳妇,至于那些十几年前和蒋碧城一起参加过械斗的人,他们是绝对不会想去占蒋碧城家的便宜的。
那小子有多凶悍,他们可是亲眼所见。
械斗后,蒋碧城整个人都成了血人,走一路滴下来的血成了溪流。
等大家回到各自家中梳洗过后出来才知道,蒋碧城身上的血都是别人的,他打的那么狠,自已也不过受点擦伤。
有男人听见自已媳妇说要去蒋家出人情,还想带着孩子,脸往下一沉。
“去什么去,蒋碧城家的饭就这么好吃,你还赶上着去送人情。”
“我是上赶着送人情嘛,我不是想带孩子去吃顿好的。你没看见蒋碧城家买的那半边猪,肥肉一指多厚,这猪起码得两百多斤。”
到时候她带二三个鸡蛋,再从菜地里拔一把菜,这礼虽然寒酸,可她也没空手。
“去什么去,还有上赶着送人情的?五叔和五婶子都说了,不办事,就家里人吃个饭。”
“怎么叫上赶着,村里办事出人情不是应当应份的,我们好歹和蒋碧城也是本家,也算家里人吧。”
“你别看蒋碧城和我都是一个蒋,他的蒋和我的蒋可不同。人家说了就家里人吃饭,可没把我们这门姓蒋的算进去。”
蒋大城兄弟十几个,那才是蒋碧城的家里人,他算个屁。
想带着儿子去吃肉的媳妇还想说,被男人拿眼一瞪。
“我告诉你,你要是敢去,我给你腿打断。”
别以为他不知道自已媳妇的心思,就是想随便带点东西去占便宜。
他能让自已媳妇占这个便宜,蒋碧城便宜是那么好占的。
有这样的心思在胜利大队不在少数,要么被自已男人拦住,要么就是被自已婆婆妯娌拦住了。
也有男人婆婆没拦住的,当然不是他们没拦住,是这几户人家存了和蒋碧城交好的心,带的礼也不是一把青菜半斤苞米面,都是正儿八经在供销社买的枕巾被面这些。
人来了,赵敏也热情地接待了。
转头摆席面的时候,蒋云旺还让姜青云骑了自行车去村里跑了一趟,把这几家的男人也喊来。
就这么着,蒋碧城原本准备的六七桌,整整来了十二桌人。
好在赵敏不是个小气的主,准备的鸡鸭蛋菜都多,再加上蒋碧城买回来的一百多斤肉。
蒋家这顿饭不说多出挑,但是起码让来的人都是宾客皆欢。
前院的男知青在朱殷成亲的时候,是送了礼的,一个人包了五毛钱,这算是大礼,在村里包五毛钱的人家可不多。
王会计家的王宝柱成亲,他们也包了礼,不过和老知青一样,都是二毛钱。
轮到宋银珠成亲,他们被为难住了。也不是没动过来送人情的心思,他们倒不是想占蒋碧城的便宜,想来吃喜酒。
而是他们就住在蒋家的房子里,真的一毛不拔的话,好像也说不过去。
赵庆文领头,和大家商议着给宋银珠送个暖瓶。
他们也不知道要在胜利大队住多少年,多花点钱送个人情给蒋碧城并不亏。
木壳暖水瓶一块多,金属或搪瓷暖水瓶三块多。加上需要的工业卷,四个人大概就是一人花一块多钱左右。
虽然暖壶需要四个人凑钱买的,可还是把朱玉成心疼的好几天都睡不着觉。
实在是他太穷了,柏鹤鸣家里不但给他寄来了钱物,连冬天的被子和棉衣都有。
赵庆文和张建的家里,也说了会尽量给他们准备冬天需要的衣物,他们的钱物都在来的路上。
只有他,家里知道他们知青点被埋了,不关心他有没有受伤,竟然一个劲地埋怨,说他该找大队赔偿。
大队一人给了十块钱,五张票,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他还能要什么?
要大队长的白眼和以后的刁难吗?
朱玉成在信里差点和家里断绝关系,父母才给他寄了十块钱。
十块钱,别说冬天的衣服和被子,连夏天的也没给寄一件。
现在一个宋银珠结婚,就要凑钱买暖瓶,他们几个到现在也没暖瓶用。
凭什么。
他们住的是蒋家房子没错,可这房子是大队问蒋碧城借的,又不是蒋碧城借给他们的。
赵庆元就是假大方,打肿脸充胖子。
他就不相信,他们不送人情,蒋碧城还能把他们几个从屋里撵出去。
赵庆元根本不把朱玉成的抱怨看在眼里,见朱玉成吭哧吭哧就是不掏钱,柏鹤鸣摆明不愿意出钱,干脆也不买暖瓶了。
两人和朱殷成亲一样,一人包了五毛钱红包给宋银珠送了过去。
连饭都没好意思在蒋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