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同婆罗洲的河水,在湿热的雨季和短暂的旱季交替中,悄然流逝了数月。当初那个简陋、混乱的滩头营地,己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片片规划整齐的农田沿着河流两岸延伸开去,绿油油的稻苗和各种从家乡带来的蔬菜长势喜人。彼得亲手搭建的几座风力水车吱呀作响,将河水引入纵横交错的灌溉渠,滋润着这片新开垦的土地。虽然规模尚小,产量也远谈不上丰足,但这片生机勃勃的绿色,无疑是给所有兰芳人心中注入的最强定心剂——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能养活自己了!
营地的核心区域,一排排更为坚固耐用的木屋取代了最初的临时帐篷。胡大力的铁匠铺规模扩大了一倍不止,炉火日夜不熄,打造出的不仅是修补的工具,还有崭新的农具(犁、耙、锄头)、建筑工具(斧、锯、凿)乃至更为精良的刀枪箭头。他甚至在朱遵铭的反复提示和自己的不断摸索下,找到了一种利用本地特定泥土混合木炭进行渗碳的方法,虽然还远达不到传说中的“钨钢”,但己经能让打造出的铁器硬度提升不少,这让他在工匠中的威望如日中天。
营地的围墙也加高加固了,由圆木和夯土构成,关键位置还砌筑了石料,虽然比不上大城的城墙,但足以抵御野兽和小型武装的侵扰。几座简易的瞭望塔矗立在围墙西角,陈阿海训练的民兵轮流值守,警惕地监视着周围的动静。他们的训练也从未松懈,队列操练、武器使用、简单的战术配合,虽然还很粗糙,但比起刚来时的乌合之众,己然有了几分军人的模样。
兰芳的“议事会”也从最初的几人核心,扩展到了十余人。除了朱遵铭和几位元老,还吸纳了工匠代表(胡大力自然当仁不让)、农民代表(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农)、以及普通追随者中选出的几位德高望重之人。虽然最终决策权仍在朱遵铭手中,但这种形式上的参与感和话语权,极大地增强了内部的凝聚力。《兰芳约法》也增加了几条细则,涉及土地分配(按人头和贡献度结合)、资源管理、内部纠纷调解等,一个初具雏形的社会管理体系正在形成。
“我们的粮食储备,可以支撑到下一次收获。渔获和狩猎也能提供部分补充,但还不够稳定。” 林幽月在一次议事会上汇报着,“最大的问题还是铁料。苏麻喇先生上次派船送来的补给很及时,但消耗也很大。胡师傅的工坊要全力运转,需要更多的铁矿石。”
胡大力瓮声瓮气地补充:“殿下,俺带着人往上游山里找过几次,发现了一些赤褐色的石头,看着像是铁矿,但品位不高,而且量也不大,开采也难。”
这是发展的瓶颈。没有足够的铁,就无法制造更多的工具和武器,无论是发展生产还是加强防御,都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朱遵铭眉头微蹙。他知道婆罗洲矿产丰富,但具体在哪里,仅凭【龙脉共鸣】对地表的模糊感应很难精确定位,而且每一次大范围的深度感应,对他生命力的消耗都是巨大的,不到万不得己,他不想轻易动用。
“彼得,” 朱遵铭转向这位求知欲旺盛的英国人,“你整理的那些西方矿冶知识里,有没有关于寻找铁矿的经验或者方法?”
彼得想了想,有些不确定地说:“殿下,根据我读过的书,某些地形,比如特定的岩石构造或者土壤和水呈现红色的区域,通常与铁矿有关。另外,有时指南针在大型铁矿体附近会表现异常……但这些只是一般原则,找到富矿需要专业知识,而且往往靠运气。”
“红色土壤和水……” 朱遵铭若有所思,他回想着之前几次小范围动用能力时,脑海中闪过的那些破碎地貌记忆片段。似乎在营地上游某个支流方向,确实有那么一片区域的色彩有些异常。
“陈阿海,佐助,” 朱遵铭下令,“明天你们各带一队人,沿着东边那条支流向上探索,重点留意彼得所说的地形特征。注意安全,与土著保持距离,天黑前返回。”
“是!” 两人领命。
在内部建设稳步推进的同时,与土著的关系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经过阿三几次耐心的接触和少量物资的交换(主要是盐、布匹换取对方的食物和药材),之前那个相对友好的达雅克部落(朱遵铭等人私下称他们为“长屋部落”,因其独特的居住方式)对兰芳的态度明显缓和了许多。他们不再视兰芳为入侵者,而是将其看作一个实力强大、可以进行贸易的邻居。部落首领甚至派他的儿子带着几名族人,来到兰芳营地进行了回访。
这次回访在阿三和林幽月的精心安排下进行得很顺利。朱遵铭亲自接见了他们,向他们展示了兰芳的秩序:整洁的营地、训练有素的民兵,又赠送了更好的礼物,如小刀、铁锅等传达了善意和胡大力恰到好处地展示了一下新造火器的威力,让他们知道兰芳共和国的实力。这次访问加深了双方的了解,为后续更深入的合作(如雇佣他们做向导、交换情报等)打下了基础。
然而,并非所有土著都如此友善。佐助的侦察小队和陈阿海的巡逻队都曾多次发现另一支被称为“猎头族”(因其残酷习俗而得名)的部落在兰芳控制区边缘活动的迹象。他们更加好战排外,不仅袭击其他弱小部落,对兰芳也充满了敌意,几次试图渗透营地都被及时发现并驱离,甚至发生过小规模的流血冲突。这支“猎头族”成为了兰芳侧翼一个挥之不去的威胁。
就在朱遵铭为铁矿问题和“猎头族”威胁而暗自思虑时,第二天傍晚,陈阿海和佐助的探索队几乎同时返回,而且都带回了令人振奋的消息。
陈阿海的队伍在下游靠近海边的一片盐碱地附近,发现了几处可以大量刮取粗盐的地点,这对于长期依赖外部补给的兰芳来说,意义重大。
而佐助带回的东西,则让整个议事会都沸腾了!
“殿下,您看这个!” 佐助将几块深红色、沉甸甸的石头放在桌上。这些石头与胡大力之前找到的那些明显不同,色泽更深,质地更密,甚至隐约泛着金属光泽。
胡大力几乎是扑了过去,拿起一块石头翻来覆去地看,又用随身的小锤敲了敲,眼睛瞪得像铜铃,呼吸都粗重起来:“没错!错不了!这是富铁矿!品位比俺之前找到的好太多了!而且……佐助大人说,这东西在那边山谷里,遍地都是!”
遍地都是?!
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随即爆发出巨大的惊喜!
“在哪里找到的?” 朱遵铭强压住激动,追问道。
“就在东边支流上游大约十里处,一个隐蔽的山谷里。” 佐助回答,“我们还发现,那个山谷似乎……是‘猎头族’的狩猎范围边缘。”
这个消息如同给火热的气氛浇了一盆冷水。富铁矿找到了,却位于危险地带。
“无论如何,这个铁矿我们必须拿下!” 朱遵铭斩钉截铁地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这关系到兰芳的生死存亡!胡大力,你立刻组织人手,准备开采工具和冶炼设备。林幽月,制定详细的开采运输计划,必须确保安全。陈阿海、佐助,加强营地防御,同时准备一支精锐力量,随时准备应对‘猎头族’的挑衅甚至……主动清除这个障碍!”
找到富铁矿,是兰芳基业稳固过程中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它意味着兰芳将拥有制造更精良武器和工具的能力,真正实现初步的自给自足。但这块“肥肉”同样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如何安全高效地开采铁矿,如何处理好与“猎头族”的潜在冲突,将是兰芳接下来面临的最严峻的考验。
兰芳的根基,在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后,正变得越来越坚实。但前方的道路,依旧布满了荆棘与挑战。朱遵铭知道,真正的稳定,必须建立在绝对的实力之上。而铁矿的发现,正是通往这条实力之路的关键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