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225 年的金秋九月,大地被染上了一层金黄的色彩。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诸葛丞相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踏上了南征之路。他们一路跋山涉水,穿越茂密的山林和崎岖的山路,终于抵达了牂牁郡。
牂牁郡内,百姓们听闻诸葛丞相亲率大军前来,纷纷奔走相告,夹道欢迎。诸葛丞相面带微笑,频频向民众挥手示意,他那儒雅而又威严的气质令人心悦诚服。
进入郡城后,诸葛丞相顾不上歇息,立即召集了太守马忠以及关索等诸位将军商议下一步的行动计划。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众人决定深入到各个县邑去安抚民心,并对那些遭受战乱之苦的民众予以抚恤。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诸葛丞相等人不辞辛劳地奔波于各县之间。每到一处,他们都会详细了解当地百姓的生活状况和困难需求,并及时给予帮助和解决。对于那些失去亲人或家园的人们,诸葛丞相更是亲自送上慰问品和抚恤银两,让他们感受到蜀汉王朝的关怀与温暖。
在这个过程中,诸葛丞相还积极推行一系列的仁政措施,鼓励农业生产,减轻赋税负担,使得牂牁郡的经济逐渐恢复繁荣。同时,他也注重加强地方治安管理,严厉打击叛匪流寇,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随着时间的推移,牂牁郡的局势渐渐稳定下来,民众们对诸葛丞相及其所率领的大军充满了感激之情。在这片土地上,诸葛丞相用他的智慧和仁爱赢得了民心,为蜀汉政权的巩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诸葛丞相,不辞辛劳地与太守马忠以及英勇无畏的关索将军一同奔走于各个县城之间,深入体察民情,他们惊讶地发现,此地百姓不仅面临着饮用水极度匮乏的困境,就连广袤的田地都因为长期干旱而急需水源灌溉。据当地居民所言,这场可怕的旱灾己经持续了整整两年之久!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心系苍生的诸葛丞相当机立断,决定筑起一座宏伟壮观的七星坛来祭祀上苍,祈求降下一场及时雨。他立刻命令太守马忠和关索两位得力将领迅速召集八百名精壮军士,并着手准备相关事宜。
很快,在众人齐心协力之下,一座巍峨高耸的七星坛拔地而起。这座坛子西周分别设立了鲜艳夺目的幡旗,其中青色、黄色、白色、黑色西种颜色的旗帜各有其象征意义,它们分别代表着天空中的二十八星宿。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诸葛丞相先是净身沐浴,然后换上庄重肃穆的衣冠。只见他手持一把闪烁着神秘光芒的七星宝剑,神情凝重地指向苍穹,口中念念有词。紧接着,他猛地挥动手中的宝剑三次,一指北斗七星的破军星,二指武曲星,三指绿存星,首指北斗天际。
就在这时,原本晴朗无云的天空突然风云变色,乌云滚滚而来,瞬间遮蔽了整个天幕。伴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雷鸣声响起,倾盆大雨如瓢泼般倾泻而下。这雨水仿佛是上天对人们虔诚祈祷的回应,来得如此猛烈且持久,让久旱逢甘霖的大地尽情享受着滋润。
牂牁郡的每一个角落都沉浸在了那一场由丞相虔诚祷求而来的甘霖之中。各民族的民众们纷纷走出家门,迎接着这久旱之后的喜雨。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和兴奋,欢声笑语响彻云霄。
一些人簇拥着丞相,眼中满是崇敬和感激之情。他们紧紧地围绕在丞相身边,口中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语。而另一些人则簇拥着英勇的关索将军,对他的威武形象赞不绝口。
还有些调皮的孩子们,欢快地在水中嬉戏玩耍。他们用手舀起一捧捧清凉的雨水,毫不客气地泼向丞相和关索。然而,面对这些小小的“攻击”,丞相和关索不仅没有生气,反而与民同乐,任由雨水打湿自己的衣衫。整个场面热闹非凡,充满了欢乐祥和的气氛。
好一个七星祭雨!
好一个泼水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