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良大周穿越记
周良大周穿越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周良大周穿越记 > 第46章 改良纸张,推广普及

第46章 改良纸张,推广普及

加入书架
书名:
周良大周穿越记
作者:
守望海豚
本章字数:
4776
更新时间:
2025-06-21

第46章:改良纸张,推广普及

月光下,周良站在书屋门前,望着那张被风吹起又落下的纸页。他弯腰拾起,指尖轻抚过纸面,粗糙却带着几分韧劲。这己是“良记纸张”的第三代改良品,可与前世常用的书写纸相比,仍有差距。

苏锦走到他身边,轻声道:“你在想造纸的事?”

周良点头:“《石头记》印得越多,对纸张的需求就越大。现在的纸张虽能用,但易碎、吸墨不均,时间久了还会泛黄发脆。”

苏锦望着他:“你打算再试一次?”

“是。”周良目光坚定,“我想到几个新法子,或许能让纸更薄、更柔韧,也更适合印刷。”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周良便叫上苏锦,一起翻看之前收集的各类植物纤维资料。他们曾尝试用桑皮、麻头、破布等原料造纸,但效果始终不理想。这次,周良决定换一种思路——加入稻草和竹浆。

“稻草在乡间随处可见,成本低廉;而竹浆纤维长,若处理得当,或许能提高纸张的强度。”周良一边说着,一边在纸上画出新的流程图。

苏锦听得认真,随即道:“我去打听一下,附近有没有人愿意提供稻草和竹子。”

两人分头行动。周良前往镇上的作坊,寻找合适的工具进行试验。他发现,传统的捣浆方式效率低下,于是提出改进方案:用脚踏式木轮代替手工捣浆,既能节省人力,又能提高纤维的均匀度。

几日后,原料陆续到位。他们在后院搭起了简易的造纸坊,架起大锅,开始煮制竹浆。蒸汽升腾中,周良亲自操作,将竹片放入碱水中熬煮,去除木质素和杂质。

苏锦则在一旁协助筛选稻草,去掉杂质后切短浸泡,再用石磨碾压成糊状。

“这样混合起来,会不会影响纸张的颜色?”苏锦皱眉问道。

“颜色可以后期漂白,关键是纤维结构。”周良边搅拌边解释,“我们先做一批小样,看看效果如何。”

第一轮试验并不顺利。纸张虽比以往更柔韧,但表面粗糙,墨迹渗透不匀,甚至有些发涩。

“问题出在纤维比例。”周良看着手中的样品,沉思片刻,“稻草纤维太细,竹浆又偏硬,需要调整配比。”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反复试验,不断调整稻草与竹浆的比例,同时尝试加入少量树皮纤维以增强韧性。每完成一批样品,都会让学徒们试写试印,记录反馈。

陈墨也被安排参与其中。他做事细致,总能在细节上发现问题。有一次,他指出纸张边缘容易卷曲,建议增加干燥时的压平工序。

“这个建议很好。”周良点头,“我们可以做一个压板装置,在纸张晾干前施加压力,使其平整。”

经过数次改良,终于有一批纸张达到了理想状态。色泽洁白,质地细腻,书写顺畅,墨迹清晰,且不易晕染。

“终于成了。”苏锦捧着一张新纸,眼中透出欣喜。

周良却没有太多喜悦,反而神情凝重:“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推广出去。”

市场上的纸张多由几家大作坊垄断,价格高昂,质量参差不齐。普通百姓买不起好纸,只能使用劣质纸张,影响书写和阅读体验。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卖纸。”周良缓缓说道,“而是改变人们对纸张的认知。好的纸张,不该只是文人墨客的专属。”

苏锦点头:“你想让更多人用得起好纸?”

“对。”周良目光坚定,“文化要普及,就必须从最基本的材料做起。”

他们开始在书屋门口设摊,展示新纸张,并邀请路人现场试写。有人半信半疑地接过笔,在纸上写下几字,惊讶于其顺滑的手感。

“这纸……竟如此细腻!”

“多少钱一张?”

“一文钱两张。”苏锦微笑回答。

“这么便宜?”那人瞪大眼睛,“比市面上的官纸还便宜一半!”

消息很快传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围观。有人当场买了几张带回家,有人则表示想大批量采购。

然而,好景不长,麻烦也随之而来。

几天后,一个穿着绸衫的中年男子带着几个随从走进书屋,语气傲慢:“你们这纸,是从哪家作坊进的?”

周良迎上前,淡然一笑:“是我们自己造的。”

男子脸色一变:“自己造的?你们也敢自称造纸?”

“技术可以创新。”周良平静回应,“只要品质过关,为何不能自产?”

男子冷哼一声:“你们这是扰乱市场秩序。回去吧,别在这儿丢人现眼。”

说完,拂袖而去。

“他是谁?”苏锦低声问。

“应该是城东赵家的人。”周良眯起眼,“看来,我们的纸张己经动了他们的奶酪。”

果然,没过几天,市场上突然出现大量低价劣质纸张,打着“良记同款”的旗号售卖。许多不明真相的百姓误以为那是正品,纷纷购买,导致真正的好纸反倒滞销。

“赵文彬果然不会坐视不理。”苏锦咬牙。

周良却显得冷静:“他越是急着打压,越说明我们触动了他的利益。”

“那怎么办?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当然不是。”周良嘴角微扬,“既然他们想玩,我们就陪他们玩到底。”

他立刻召集学徒,让他们准备一批特制纸张,每张都加盖火漆印章,注明“良锦书屋监制”,并附上防伪标识。同时,他在书屋门口张贴告示,说明真伪辨别方法,并承诺凡购买假纸者可凭票退换。

此举迅速赢得信任,不少回头客再次前来购买正品。

与此同时,周良开始联系各地书商,寄送样品,并附上详细说明。他还特意制作了一本《纸张使用指南》,介绍不同纸张的适用场景,如书写、绘画、印刷等,帮助买家更好选择。

不久后,南方某书院来信,称愿批量订购百张用于学生誊抄经书,并称赞此纸“细腻如帛,坚韧胜绢”。

这一消息在业内引起轰动,更多文人墨客开始关注这种新型纸张。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向好发展之时,意外发生了。

一天夜里,造纸坊突然起火。火势凶猛,浓烟滚滚。学徒们惊慌失措,周良和苏锦第一时间冲到现场,组织救火。

火灭之后,只见部分原料和工具被烧毁,所幸主要设备尚存,未造成太大损失。

“是人为纵火。”陈墨检查后低声说道。

周锦怒火中烧:“赵文彬果然动手了。”

周良却神色平静,目光深沉:“他以为这样就能阻止我们?”

他蹲下身,捡起一块残存的纸样,轻轻

“这只是开始。”

夜风呼啸,吹动尚未完全熄灭的余烬,火星点点,如同希望的种子,悄然埋入泥土。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