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良大周穿越记
周良大周穿越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周良大周穿越记 > 第61章 书屋连锁,遍布州府

第61章 书屋连锁,遍布州府

加入书架
书名:
周良大周穿越记
作者:
守望海豚
本章字数:
4568
更新时间:
2025-06-21

第61章:书屋连锁,遍布州府

周良接过那封信的手还未放下,门外的风卷着晨雾扑进来,将他衣角吹得微微一动。他看了眼来人,是个年轻书商模样的男子,神色焦急。

“京城那边出了事。”那人喘着气,“有人举报良锦书屋传播邪说,朝廷己经派人查问。”

苏锦眉头一皱,快步上前:“可有证据?”

“他们说是从《白蛇传》里挑出几段,指为蛊惑人心。”男子压低声音,“现在坊间己有传言,说您二人与妖邪有关。”

周良却并未惊慌,只是将信收好,转头看向苏锦:“看来我们得加快脚步了。”

苏锦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良锦书屋不能止步于此。”

数日后,周良召集工坊内几位心腹工匠和学徒,在后院书房中展开一场密谈。

“我们要开分店。”周良开门见山。

众人一愣。

“州府一级的城市,必须要有我们的据点。”周良继续道,“不只是卖书,更是要让良锦书屋成为各地文化的核心节点。”

李学徒迟疑道:“可是……我们连本地都还没完全站稳脚跟,扩张会不会太急了?”

“正因为站稳了,才该走下一步。”周锦站在一旁,语气沉稳,“若不主动出击,等别人模仿我们、打压我们时,就晚了。”

接下来的几天,周良亲自拟定了一份名单,列出十座州府城市,并在每座城市筛选合适的负责人人选。这些人必须精通书籍销售、有一定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忠诚可靠。

然而,筛选过程并不顺利。

“这位张掌柜,听说曾因账目不清被前东家辞退。”苏锦翻阅一份资料,皱眉道。

“那位王秀才倒是名声不错,但据说脾气古怪,怕是难以服众。”周良一边看资料一边摇头。

最终,他们在三十多人中选定了十位候选人。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周良安排了一场模拟经营测试,让他们各自负责一家临时设立的小书铺,三天之内看谁卖出的书籍最多,同时还要处理顾客的各种问题。

结果揭晓时,一个名叫林远的年轻人脱颖而出。

“这人是谁?”苏锦看着榜单上他的名字。

“之前没听说过,但他在测试中不仅销量最高,还主动提出给客人推荐其他书籍,甚至根据客人的兴趣调整陈列方式。”周良笑了笑,“这样的人,值得重用。”

资金问题随之而来。

“眼下工坊扩建、彩印改良、还有《白蛇传》的推广,己投入不少。”苏锦翻着账本,眉头紧锁,“再开十家分店,恐怕吃力。”

周良思索片刻,道:“我手里还有一些版权收益未到账,可以先提出来。”

“那些款项不是要到年底才结算吗?”

“我可以写信催一催。”周良提起笔,正准备落墨,忽然停住,“不过……你有没有觉得,最近这些对手的动作越来越频繁了?”

苏锦点点头:“他们一定也在盯着我们的一举一动。”

两人对视一眼,皆看出对方眼中的警惕。

几日后,第一批分店选址完成。周良亲自前往三座州府,考察当地市场环境和文化氛围,而苏锦则留在总店,统筹全局。

在一座名为“永川”的州府,周良发现当地的读书人极为重视典籍收藏,但市面上流通的书籍多为老旧版本,缺乏新意。

“这里需要一本真正能打动他们的书。”周良站在城门口,望着熙熙攘攘的人流。

他当即决定,在永川分店开业时,推出一套重新整理编排的《诗经》注解版,并搭配彩色插图,以吸引文人目光。

与此同时,苏锦在总部组织了一场培训大会,召集所有分店负责人齐聚一堂,讲解良锦书屋的服务理念、书籍特色以及应对突发状况的策略。

“你们记住,”她站在台上,语气坚定,“良锦书屋不止是卖书的地方,它代表一种文化态度。我们要让每个走进书屋的人,都能感受到知识的力量。”

一位年长的负责人低声问:“万一遇到地方官吏刁难怎么办?”

“我们守法经营,不惹事,也不怕事。”苏锦答得干脆,“若真有人找茬,便请他们读一读书里的内容,看看是否真如传言所说。”

培训结束后,各分店陆续开始装修布置。周良和苏锦亲自审核每一处细节,从招牌设计到店内陈设,力求统一风格又不失地方特色。

终于到了开业日。

在永川分店门前,早早聚集了不少围观群众。他们好奇地看着这家新开的书屋,议论纷纷。

“听说是从京城来的,叫什么‘良锦’。”

“里面是不是真的有彩色的书?”

“我听人说,他们还会送小册子,专门讲诗词故事。”

当大门打开,第一缕阳光洒入店内,映照在那一排排整齐的书架上。人们鱼贯而入,有的翻阅《白蛇传》,有的拿起《西厢记》,还有人驻足在《石头记》前久久不愿离去。

“没想到这么多人。”林远站在柜台后,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

而在另一座州府——临安,苏锦亲自到场主持开业仪式。她邀请了几位当地名士前来捧场,并安排了一场小型诗会,由书屋提供茶点,读者自由吟诵。

活动刚开始,便吸引了大批学子围观。

“这首诗写得真好!”一位书生朗读完一首即兴之作,赢得满堂喝彩。

“这不是周良先生去年写的那首吗?”另一位青年惊喜地指着书中一段文字。

“是啊,没想到在这里还能看到。”

消息很快传开,几家原本打算冷处理的书商也改变了态度,主动前来洽谈合作。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之时,一封匿名信悄然出现在临安分店的柜台上。

信纸泛黄,字迹歪斜:

“你们以为开几家分店就能高枕无忧了吗?别忘了,大周的文化,从来都不是你们说了算。”

苏锦看完信,脸色微变,但没有声张,而是悄悄将信折起,藏入袖中。

她走出书屋,抬头望向远处,心中隐隐感到一股寒意。

夜色渐深,临安街头灯火通明。而在一间偏僻的茶楼里,几个身影围坐桌边,低声交谈。

“良锦书屋的势头太猛了。”一人冷冷道,“若再让他们扩张下去,我们这些人,就真成了陪衬。”

“那就让他们停下。”另一人淡淡地说。

话音落下,杯中茶水微微晃动,映出一张张模糊的脸。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