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老家,贾东旭沿着崎岖的农村小路,一路向东往老丈人家赶去。
现在农村的景色都差不多,就是路不太好走,车子一跳一跳的,贾东旭感觉自己都要飞起来了。十几里路,要是在城里,贾东旭一会儿就能赶到。可现在路太难走了。贾东旭愣是走了将近一个小时,颠的他腿发软,才赶到大秦家村。
大秦家村的地理环境比贾家村要好,贾家村儿水浇地很少,几乎全是山地,生活条件比较艰苦。而大秦家由于靠近河边儿,隔大山比较远,全村几乎都是水浇地。但这些年,物资都是统购统销,老百姓的自主权很少。生活也是很艰难!
同样的操作,贾东旭在离村还很远的时候,就找了一片小树林儿,看看西下无人,又从空间里拿出10斤棒子面和两条鱼塞进包里。
贾东旭到大秦家村的时候,己经是中午11点多了,生产队里己经放工了,村里的人明显比贾家村要多许多。村里人看见有陌生人骑自行车进村,都很好奇,等看清是谁后,许多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一脸的鄙夷。只有秦淮茹的几个本家人上前打招呼。贾东旭心里也没有不高兴,他明白还不是自己和老妈以前的神操作让人瞧不起!
“东旭,今天怎么有时间过来看你老丈人了?”
“东旭,你这是条件好了,都买上自行车了?”
“……”
贾东旭心平气和的和这些人打着招呼,也只是叫声二叔,大哥也没有格外的多亲热,顺着路往老丈人家走去。
看着贾东旭自行车上鼓鼓囊囊的包,村里人也露出羡慕嫉妒的眼神。尽管瞧不起,但谁不希望自己家里也有个城里人的女婿。
老丈人家住在村子的西北角,进村不远就到了。
早有好事的孩子跑过来通风报信儿,秦淮茹的母亲己经站在院子门口儿。
“东旭,你过来了,快进屋!”秦淮茹的母亲孙香,过来想接贾东旭的自行车。
“妈,我自己来!”贾东旭说,看见刚才两个报信的孩子还在边上看热闹,从兜里掏出两颗光亮的橘子瓣糖,塞给两个孩子。两个孩子高兴的跑了。
所谓的光腚橘子瓣糖,就是没有包装纸散称的。这种糖,因为不要票,很受老百姓欢迎!
贾东旭把车提进院子,孙香随手就关上院门。
贾东旭提着包和丈母娘走进堂屋,老丈人秦大雷,坐在堂屋的凳子上。看见贾东旭进屋,只是淡淡的看了一眼。秦大雷的心里有点复杂,他很不待见自己这个女婿,贾家母子小气的很,自己女儿嫁过去,这些年吃了很多苦。
贾东旭也没有计较,把包放在八仙桌上。把棒子面和鱼从包里拿出来,说:“爸,今天我回老家祭祖,淮茹想家里了,我就顺道过来看看你和妈!”又把一小叠钱放在桌子上,“这是我和怀柔孝敬你们的10块钱!”当然也是有零有整,贾东旭可不敢一下掏出一张大黑纸。想了一下,贾东旭又假装,从包里掏出一瓶莲花白酒,放在桌子上。
“东旭,可不敢给我们这么多东西,你们的日子也很难!”丈母娘孙香急忙上前摆手。老丈人秦大雷的脸色,这时也好看了许多,站了起来。
秦大雷今年42岁,身高1米八还要多,膀大腰圆,即使是贾东旭身高1米75,站在陈大雷面前,也有强烈的压迫感。就是身形消瘦,眼窝深陷,颧骨突出,两只手青筋暴起,一条好汉也是饿的皮包骨。
和自己女儿结婚这么多年,女婿家里什么情况?秦大雷心里哪能不清楚?恐怕这些东西收下了,回去女儿反而又要遭罪了。
贾东旭看两个老人的反应,也知道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微微一笑说:“爸妈,你们放心吧,我们贾家现在我当家!”
真是一声惊雷,秦父和秦母,一脸不可置信。贾张氏那个老虔婆,能舍得放权?等贾东旭把最近家里发生的事,跟两人讲了一遍,两人也是一脸感慨,没想到女婿在鬼门关走了一遭,所幸大难不死平安。
这时传来开院门的声音,只见秦淮茹的大哥秦江小弟秦海,还有他们的媳妇杨慧,李娜走了进来。秦家没有分家,一大家子都住在一起。
他们年前下工比较晚,在路上,听说贾东旭来了,也没怎么在意!
进屋看见桌子上这么多东西,他们也是一脸不敢置信。多少年了,这还是头一次,况且现在还是困难时期。
“姐夫,你什么时候到的?”秦海说。
“我也是刚到!”贾东旭笑眯眯的“累不累?快喝点水歇歇!”
“我姐怎么样了?”秦海从小是秦淮茹带大的,姐弟俩感情很好。
“你姐挺好的,现在怀孕八个多月了,也快生了,身体没问题!”
丈母娘孙香看着眼前的东西,有点犹豫,今天中午这个饭要怎么做?
贾东旭说:“妈,我在老家,过来的时候在大伯家吃过饭了,今天中午不用做我的。”贾东旭怕丈母娘为难,只好撒了一个小谎,反正回去的路上他也有吃的。
老丈人也松了口气。秦大雷说:“今天中午还是用野菜煮棒子面粥,做一个鱼汤,啊,另一条鱼用盐腌起来。”
丈母娘连忙领着两个媳妇到厨房去忙活。西个男人就在堂屋坐着聊天。
一群孩子从屋外跑了进来,有七八个。进屋就嚷嚷“姑父好,姑父好!”
平时也没见他们,看见自己有多亲热。贾东旭心里一乐,肯定是刚才给那两个孩子糖的缘故。
贾东旭把手伸进包里,装模装样的掏出一包糖。先递给老丈人一块,
“爸,您先吃!”
秦大雷笑眯眯的接过糖,含在嘴里。
贾东旭又给大舅子,小舅子一人递了一块,孩子们也一人一块。剩下的放在老丈人旁边。孩子们都嚷着“谢谢姑父!”秦家的教育还是不错的!秦大雷挥手赶他们:“去!去!到院子里去玩儿,我们说会话!”
秦江说:“妹夫,你怎么还带鱼过来了?这也得花不少钱吧?”
贾东旭说:“没花钱,是我自己钓的”
“你还会钓鱼?”秦大雷三人有点不相信。
贾东旭把自己的包拿过来,从里边掏出鱼竿,显摆的说:“爸,你看这就是我打赌赢的鱼竿。我钓了一条10斤的大鲤鱼,从一个老头手里赢过来的!”
秦江说:“姐夫,你能钓那么大的鱼?!我就能钓到这么小的!”说完,不好意思的伸出手比划了一下。
“想钓大鱼是有方法的!”贾东旭笑了:“想不想学我教教你?”
“想!这还用问?”秦江急忙上前拉着贾东旭的手。
“你去找张纸,我把鱼饵的配方写下来,免得你忘了!”
秦江急忙从屋里拿出一个书包,也不知是哪个孩子的,找出一个作业本,翻开来放在贾东旭面前,又找出一支铅笔。
贾东旭拿起铅笔,开始写:鸡蛋一个,棒子面一把,白面一把,香油少许,高度白酒少许,搅拌在一起,拌匀。这是打窝料。打窝料要现拌现用。鱼饵用蚯蚓或者猪肝,切成小块,挂在鱼钩上。或者用高度白酒泡玉米粒,放在一个密封的小瓶子里,浸泡一个晚上。
秦海说:“姐夫,这些东西也不便宜,钓鱼还用费这么大事?”
贾东旭笑了,:“钓鱼,你还想不用饵,你以为你是姜太公啊,你想想,钓上一条大鱼来值多少钱?我钓过最大的甲鱼卖了将近10块钱!”
“这么多!”秦家父子三人,都很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