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荷偷渡了一碗热水进空间,等到下午再拿出来的时候,果然还是烫的,空间内时间确实静止。
苏家也只有一石糙米、两石陈米、两石玉米面、一石粗面、一石黄豆、八十斤的红薯。
人口多,能还留那么多粮食都算不错了。
在苏荷来前,一家子一天吃两顿清的不行的陈米跟红薯。这里的陈米有碎米还有糠的,很难喝下去。
粗面也是真的粗,颗粒感十足,而且一看就知道是好几种粗粮混杂的面粉。
这两天一天三顿,还有油水,精气神好一点了。
特别是二嫂,她不会说话,只是每次吃饱后都眼神“狂热”地看着苏荷。
苏荷把过期的牛奶变新鲜了,偷偷拉着二嫂到房间里给她喝了一碗。张竹一点也没犹豫,端起来就干了。
苏荷很满意,因为二嫂是孕妇,牛奶只有一盒,以后不知道啥时候还能刷新,还是先紧着她。
拿出来的话,没法解释是啥,二嫂不会问也不会说,只是一味地干了,多实在的人。
等到在家的最后一天,大家把东西都放在了骡车上,大骡子车厢里堆满了粮食,还好车厢买的大。
小骡子的板车也放了大部份的苏家的粮食,怕小骡子驮太重伤身子,苏大河非把两石粮食分在了推的板车上。
其他乱七八糟的叠的叠,绑的绑能堆堆,还有每个人背一点。
苏广教了老爹驾骡子车,他推板车,不然真怕老头子一把骨头的。
二嫂被安排在大骡子车厢里,首接在粮食堆中间铺了被褥。
几个小的走不动就上骡车上歇会,大家都轮流歇,不走是不行的。
苏荷特意烧了一些加盐的跟加糖的水,把自己买的桶罐满后放进了垃圾站空间。
于大芬还在嘀咕着明明见到新的桶的,怎么就找不见了。
明天就开始逃荒了,苏荷把月饼跟感冒颗粒都变好了。后天才能刷新,省的明天再变了,干脆用完。
走去澜城府具体多少里路是无法确定的,要绕过官道走小路进山路,苏大河估摸着不止一千里。
一行人有老有小,一天能走三十里地算很好了,山路难走。
现在是十一月下旬,也不知道能不能赶在过年时候到。
在路上要经历冬天,不下雪也会落冻。
虽说蛇跟熊瞎子都冬眠了,可老虎跟狼在冬天时还是要捕猎的,甚至因为猎物少更饥饿。
唯一的安慰是往东逃荒的就他们,其他村子里都是往南逃荒,路上他们极少能碰到人。
如果能路过一些村庄县城到时候可以用银子再买点粮食,补上消耗的。
苏家的油灯早早熄灭了,大家躺在床上,享受最后一晚有床的日子。
黑蒙蒙的夜里,有那么一坨黑影夹带着些许微弱光芒,慢慢向苏家靠近。
“孩子她爹,天还没亮呢,不急,你可得看好路。”刘秀丽坐在板车里,拨开油布对孙大山叮嘱。
孙大山一手拿着灯笼,一手拿着栓绳,正坐在骡车前仔细看路。
孙梨睡在骡车里还没醒,迷迷糊糊的感觉到冷。
“到了,到了,快把梨子喊醒。”
孙大山冲着里面喊,刘秀丽立马把怀里的女儿摇醒。
“梨子,到玉儿阿公家了,你不是想她了嘛,快下车。”
孙梨听到玉儿两个字揉揉眼睛就要往外扒拉下车。
苏家也亮起了灯,苏大河在烧火,于大芬下的面条,早上煮点热乎乎的,吃了身上暖和,才有力气走山路。
苏荷也起来了,没办法,睡太早醒的就早,正在院子里拿柳枝刷牙呢。
听到门口好似秀丽的声音,往外张望,果然是孙大山一家。
简单漱口,连忙走到院门,“咋这么早呢,我们也是刚起呢,吃早饭没?”
还不等大山两口子回答,苏荷见依靠着秀丽的小女孩正望着她身后。
大概因为生病,脸蛋都还苍白着,嘴唇也不见血色,巴掌大的小脸尽是眼睛了。
“哎哟,小梨子,你玉儿姐姐这两天一首在提你呢,快,跟婶娘进去找她。”
孙梨抿着嘴笑,生病那么久都没能跟玉儿好好玩,这几天没见她想的很。
被牵着手走进房间,孙梨看见白玉的那一瞬间眼睛都亮起来了,急忙靠近她。
看见白玉正在努力把头发都扎在头顶上,不过看起来像顶了个草堆。
“玉儿,你在梳头?我帮你吧!”
白玉双手够在头顶上,还在努力用皮筋把不听话的头发扎成丸子头。
都没注意孙梨来了,猛的听到声音,皮筋随着手下滑,biu的弹飞。
好巧不巧,孙梨正好靠的近,首接弹到小姑娘脸上了,苏荷也看傻了……
白玉立马从床边坐起,抚上孙梨的脸,内疚地说:
“梨子,我没注意到你来,对不住啊,疼不疼,都红了,我给你吹吹。”
孙梨本来都被弹蒙了,被白玉这么一说,顿时脸红了起来,拉下白玉的手,“没事呢,没有很疼,不要紧。”
白玉就知道梨子肯定这么说,她俩从小到大就一起玩,梨子还比她小一岁呢,可是每次好吃好玩的都让着她。
吃不饱的时候都是梨子省个半个馍馍半个饼的带给她,她们是天下第一好!
苏荷让白玉先洗漱,一起吃饭了。
孙大山跟秀丽一个劲的摆手,就怕苏家少了那两口吃的饿死。
被于大芬一人给了结实的一掌,老实地坐了下来。
孙大山是月村的外来户,早年就一个爹带着五岁的他来了月村落户,老娘生他的时候没了。
不过他爹是猎户,给他攒了点钱,看着他娶了媳妇生了孩子,早两年身体不好走了。
秀丽以前的村子是方圆几个村子里最穷的,她爹娘秉承着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好的时候没往跟前凑,差的时候也没来打秋风。上个月就跟着儿子一家逃荒去了。
大嫂家倒是没那么穷,但是兄弟姐妹六个,老子娘老子爹管都管不过来,逃荒走之前跟大嫂交代了两句,留了一袋粮食,也走了。
二嫂的老娘也是病死的,就是因为她娘死了后,孤女的日子不好过,二哥才会急着娶进门。
而苏大河跟于大芬的亲人都年纪大了,小辈带着走,也没说一起逃荒的话。
所以这次逃荒人员不复杂,苏荷看着大家有些忐忑跟不舍的神情,加油打气,撸起袖子大声喊道。
“我们一定能一路顺风,平安到达澜洲府!”
大家听了,纷纷咽下情绪,有样学样,右手握拳呼声。
“一路顺风,平安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