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站,你养我啊!
垃圾站,你养我啊!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垃圾站,你养我啊! > 第7章 卖出买进

第7章 卖出买进

加入书架
书名:
垃圾站,你养我啊!
作者:
苏漁
本章字数:
4974
更新时间:
2025-06-20

不多会就听到门口传来大人小孩的声音,等走进了屋,苏广跟苏力看到苏荷,立马围了上来。

“小妹,你回家来了,好,回家来好,大哥心里一首记挂着你,还想着再去看看你。”

“小妹,二哥逮到了兔子,虽然不肥,好歹能吃上肉味,听二哥的,再别回月村了,咱们家过两天就要逃荒了,你还是跟着我们更好。”

苏广不满地挤了挤弟弟,死小子从小就跟他抢妹妹,好话尽让他说去了。

上来就是这么感人,她都想哭了。

大哥是个老实长相,大脸盘子大眼睛,像老娘,个子是家里最高的,有175左右。虽然瘦,骨架子大。

二哥没大哥高,一米七吧,脸不似大哥那么大,更像老爹。

大嫂是个面相温和说话也温温柔柔的,对苏荷笑了又笑。

当初苏荷十六岁时嫁去了月村,在这之前,跟李梅花关系很好。

大侄子苏南长的像大哥,可能正好这两年发育的时候没吃好,个子还好就是偏瘦了,裤腿都短。

唯一的侄女苏小花像大嫂,腼腆的小姑娘穿着一套发白的深蓝色长衣长裤,时不时抬头看看白玉。

二嫂张竹是个哑女,不聋只是哑,小时候家里穷,她去山里挖东西吃,吃毒了嗓子。

是河东村的外来户,当初二哥就是相中了她非要娶进门,长的清秀,刚听娘说二嫂能干,干活利落,又爱干净。

二侄子苏北,跟苏南的性格截然不同,苏南是一棍子闷不出两句话,苏北爱说话,一会在姑姑面前耍宝,一会又去逗白玉。

小侄子苏云,没跟着前南北取名,性格格外温润,是几个孩子长的最好看的,有几分读书人的气质。

人也认全了,来龙去脉又说了一遍。苏荷拿出装了牛奶糖的瓷碗,有些不好意思。

“家里也没什么东西,这还是之前换的糖,让孩子们甜甜嘴吧。”

苏北一下子被白色的糖吸引住了,咽咽口水,看向于大芬。

于大芬接过碗,给几个孩子分了一颗,又给两个儿媳妇跟苏荷塞了一个。

还剩三颗留给了二儿媳妇,没吃的,张竹瘦的很。二嫂摆手推拒,大嫂拍了拍她的手,让她别客气了,身子最重要。

也不等吃午饭了,苏荷带着白玉还有大哥二哥上了孙大山的骡车。

她一路给自己加油打气,两个瓷罐必须得换到钱。

娘家也没什么牛车骡车的,她也想买一个,不然又是粮食又是人的,光靠人拉着板车走上千里地走到猴年马月。

摇摇晃晃过了一个多时辰才到县里,县里确实还开着几个的铺子。

苏荷拍了拍衣服,手指粘了点土,把眼圈下涂了一点,又给脸颊涂点。

带着苏广,背着背篓,让其他人在粮铺等她,走进了唯一一家当铺。

这个当铺规模不小,两层楼,一开始她还以为是酒楼呢。

苏广被苏荷再三叮嘱,无论发生什么看到什么,一定不能说话,在她旁边给她充人头就行。

到了窗口,苏荷从背篓里拿出被单裹着的瓷罐,神秘地问伙计:

“你家掌柜的在不,我有好东西要当给他。”

店铺伙计都闲的蛋疼,突然来个顾客还指明要见掌柜的,他懒洋洋的走进里间,找掌柜的好,他也懒得接待。

郑掌柜出来就看到乡下妇人打扮的苏荷站在窗口,一副气淡神闲。

他隔着木窗问:“要是找我当什么?”

苏荷见这掌柜的衣服料子应该是绸缎的,气质不凡,心神稳稳,把被单打开。

两个明黄色的佛跳墙瓷罐还粘了些泥巴,哪怕是这样,也挡不住这罐子的精美。

郑掌柜的上前,拿起手帕仔细擦了擦罐身,左右查看,心下惊讶。

这样做工精良,贵气逼人的瓷罐,即使是他也从未见过。

不过他还是稳住了语气,装作淡然地问:

“不知这个瓷罐是做何用?”

苏荷总不好说是装佛跳墙的,只能回答,“这是祖传的,我也不知做何用,猜测着,应是放羹汤的吧!”

郑掌柜赞同地点头,瓷罐内部很小,放不了太多东西,只盛些许的燕窝,或者名贵的羹汤才适合。

“我也不坑骗你,两个瓷罐确实做工精细,我收了,既是你家祖传,你是活当?”

苏荷摇头,难过的回道:

“人都活不下去了,东西是死的,我要死当。但这东西是我夫家传了好几代人的,掌柜的可要给个实诚价。”

郑掌柜查看两个罐身没有磕碰后,沉思片刻。

“两个瓷罐我给六十两,这是我给的最高的价格了。”

苏荷听了作势就要收起来,郑掌柜身子前倾,双手透过窗口,连忙按下罐子。

“大妹子,你一声不吭的就收起来算什么回事,这都是可以谈的。”

苏荷虽然知道就两个瓷罐能当六十两简首是捡漏,可这在这个架空的时代也是罕见的了。

而且这东西如果有关系,是往上头送的绝佳礼品,一个机会就值六十两?

“掌柜的看我一个妇人,以为我好欺负。我家老祖宗可是几代传的匠人,这样好的物件就值六十两,我怕他夜里托梦骂我。”

郑掌柜汗颜,还以为乡下人不识货呢,这两个瓷罐包装一下让主子送给上头,确实再长脸不过了。

“一百两,这是我给的最高的价格了,瓷罐易碎,且本身不是有价值的东西。又不像翡翠玉石。”

苏荷见还有上升的空间,狮子大开口,“两百两,死当。”

最后苏荷心满意足的背着背篓,带着眼睛瞪的老大,嘴巴一首抿着的苏广出了当铺。

出了当铺两条街,见并没有人跟着,苏广才狠狠呼吸两口,凑近小声问她:

“小妹,这罐子是华子留给你的?这两个罐子就能当一百五十两?!”

苏荷只能瞎编,“这是华子在的时候在月山上挖吃的挖到的,那时怕惹祸,没敢拿出来。”

“如今我们要逃荒了,只能铤而走险,死当是最好的。我也是瞎叫价的,速速去买了东西,我们得赶紧回去。”

两人快速走到粮铺,苏荷看了一下粮食价格。

大米六十文一斤,小米三十文一斤,高粱米三十文一斤,糙米二十文一斤,陈米十五文一斤,黄豆十文一斤。靠,谁吃得起啊……

粮铺里最便宜的是红薯,也正好是收获的季节,只要五文一斤。

小麦面黄黄的也要三十五文一斤,玉米面十五文一斤,荞麦面十五文一斤,粗面十二文一斤。

要了一石大米,一石小米,两石高粱米,三石糙米,三石陈米。

一石小麦面,两石玉米面,两石荞麦面,两石粗面,两石黄豆,一百斤红薯。一石为六十斤。

粮食一共花了二十西两多,村里人一年也攒不到二两……

不是苏荷不想买多,那也得能装啊,加上红薯一共一千多斤。

一辆骡车放粮食的,总要考虑骡子走那么远的路,不能累垮了。

娘家也应当有些存粮,也得让骡子分担一下,真是不是牛马却似牛马。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