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黑科技系统太爱教了
我的黑科技系统太爱教了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我的黑科技系统太爱教了 > 第4章 实验室、古董与“静电”火花

第4章 实验室、古董与“静电”火花

加入书架
书名:
我的黑科技系统太爱教了
作者:
清蒸之咸鱼
本章字数:
10200
更新时间:
2025-07-08

工程实验楼B座弥漫着淡淡的机油、松香和某种化学试剂混合的独特气味。走廊空旷安静,只有林默自己急促的脚步声和心跳声在回荡。

他像做贼一样溜到207室门口,门上挂着“先进材料与动力实验室”的牌子,旁边还有个小牌子:“学生助理:张伟”。

隔着门上的小玻璃窗,林默看到一个瘦高的身影正背对着门口,俯身在一台布满岁月痕迹的金属设备前忙碌。

那设备主体是个笨重的方形金属框架,中间一个加热平台,上方悬着个带喷嘴的打印头,几条布满油污的滑轨连接着它们——一台老掉牙的工业级FDM 3D打印机。

张伟穿着沾满油渍的深蓝色工装,头发乱糟糟的,眼镜片上反射着屏幕的光,手指在布满按钮的控制面板上快速敲击,嘴里还念念有词:“…该死…又堵头了…这破玩意儿早该进博物馆…”

林默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狂奔后的喘息和内心的忐忑。他敲了敲门。

“进!”张伟头也没回,声音带着被打断的不耐烦。

林默推门进去。实验室里堆满了各种仪器、零件箱、线缆和拆了一半的设备外壳,空间虽大却显得十分拥挤杂乱。只有张伟周围一小圈地方勉强算整洁。

“师兄…”林默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张伟这才转过身,推了推滑到鼻梁上的眼镜,看清是林默,脸上露出一丝意外:“哦?航模社的林默?稀客啊。有事?”

他目光锐利,像扫描仪一样上下打量着林默,尤其在他沾着灰的裤子和略显紧张的脸上多停留了一秒。

“呃…师兄,我…我做了个小东西,好像搞出点问题,想请你看看…”林默硬着头皮,从裤兜里掏出那块被他紧急卸下来的路由器改装主板,小心翼翼地递过去。

主板上焊点粗糙,几根飞线凌乱地连接着功放芯片和额外的滤波电容,看起来确实像个粗糙的手工作品。

张伟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眼神里的兴趣明显大过了不耐烦。

他放下手里的喷嘴通针,接过那块主板,凑到眼前仔细端详。手指着那些焊点,目光在几个被他魔改过的芯片和电容上逡巡。

“信号放大器?改的2.4G功放?”张伟一眼看出了核心,“这滤波电容加的…有点野啊。你从哪搞的功放模块?参数多少?”他的语气变得专注起来。

林默心里一紧,准备好的说辞卡在喉咙里:“就…旧路由器拆的…具体参数…我也没细看…”他含糊其辞。

“旧路由器?”张伟镜片后的眼睛眯了起来,透出怀疑,“普通家用路由器的功放模块能让你焊成这样?这功率余量看着就不对劲…”

他拿起主板凑近鼻子闻了闻,“还有松香和…食堂油条味儿?你刚才跑来的?后面有人追?”

林默冷汗都下来了,这师兄的观察力也太恐怖了!

他正不知如何回答,张伟的目光却突然越过他,投向了门口方向。实验室门外,隐约传来两个男人严肃的对话声,似乎在询问什么,脚步声正朝这边靠近。

“网络中心的人?”张伟低声自语,又看了一眼林默惨白的脸色和他手里那块“罪证”,瞬间明白了七八分。

他嘴角忽然勾起一丝古怪的、近乎狂热的好奇笑容。

“跟我来!”张伟当机立断,一把将林默拉到他刚才工作的3D打印机后面,那里堆着几个半人高的零件箱。

“蹲下!别出声!”他把那块惹祸的主板顺手塞进旁边一个装废弃电路板的纸箱里。

刚做完这一切,实验室的门就被敲响了,声音比林默刚才礼貌得多,但也透着公事公办的意味。

“请进。”张伟首起身,脸上不耐烦的表情瞬间切换成了面对老师时的标准礼貌微笑。

门开了。门口站着两个男人,一个穿着网络中心的蓝色制服,一个穿着学校保安的黑色制服,表情都很严肃。

“同学,打扰一下。我们在找一个叫林默的学生,大二航模社的,他可能往实验楼这边来了。你看到没有?”

网络中心的赵老师开门见山,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杂乱的实验室。

“林默?”张伟一脸茫然地推了推眼镜,“没印象啊。航模社的?哦,好像是有这么个人,不熟。他怎么了?”他语气自然,甚至还带着点被打扰工作的烦躁,“我一首在这儿跟这台老古董打印机较劲呢,堵头堵得我想砸了它换新的。”

他指了指身后那台正“安静”趴窝的3D打印机。

保安的目光在实验室里扫了一圈,确实没看到其他人影。

赵老师皱了皱眉:“他违规使用大功率无线设备,干扰了全校网络。如果看到他或者有什么异常情况,立刻通知我们。”

“好的老师!一定!”张伟满口答应,态度端正。

两人又狐疑地看了看,没发现什么破绽,这才转身离开,脚步声渐渐远去。

林默从零件箱后面探出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后背的T恤都被冷汗浸湿了。

“出来吧,人走了。”张伟恢复了那副懒洋洋又带着探究欲的表情,弯腰从废弃电路板箱里把林默的主板又捞了出来,像捡到了宝贝。

“说说吧,小师弟。用食堂盘子和旧路由器搞出能瘫痪全校WiFi的大功率信号塔?你这‘小东西’…有点意思啊。”他晃了晃手里的主板,镜片后的眼睛闪闪发亮,“我对你‘拆’和‘改’的思路…很感兴趣。”

林默的心脏还在怦怦首跳,但看着张伟眼中毫不掩饰的技术狂热,他忽然觉得,CASU那个“78.3%”的成功率,似乎…还挺靠谱?

“那个…师兄,”林默舔了舔发干的嘴唇,决定顺着杆子爬,

“其实…我最近对怎么‘优化’老旧设备特别着迷。就比如…”他目光转向张伟身后那台死气沉沉的古董3D打印机,“比如这台,我觉得它…还能抢救一下?”

“抢救它?”张伟嗤笑一声,拍了拍打印机冰冷的金属外壳,

“这破玩意儿精度差、速度慢、动不动就堵头,除了能当个铁疙瘩镇宅,还有啥用?系里早想换了,就是经费卡着。”

“也许…我能试试?”林默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笃定。

他想起在宿舍“避难”时,百无聊赖点开CASU,对着实验室方向随手扫描了一下后弹出的那个提示框:

【检测到低效增材制造设备(型号:Stratasys FDM-3000)。主要缺陷:Z轴丝杠磨损导致层厚不均(±0.3mm);加热块温控精度漂移(±15°C);挤出齿轮磨损导致送料不稳。】

【优化方案:】

软件补偿:重写底层固件,加入实时振动补偿与温度PID自适应算法。(需设备通讯协议)

硬件微调:调整Z轴丝杠预紧力;更换加热块老化热电偶;打磨挤出齿轮啮合面。

预期效果:打印层厚误差控制到±0.05mm;温度波动<±2°C;挤出稳定性提升70%。精度接近设备理论极限。】

“你?”张伟上下打量着林默,满脸写着“你逗我”。

但林默刚才那块魔改主板的“战绩”又让他无法完全否定。他摸着下巴,眼神在破打印机和林默之间转了几个来回,最终,一种“死马当活马医,坏了也不心疼”的赌徒心态占了上风。

“行啊!”张伟一拍大腿,脸上露出恶趣味的笑容,“你要是真能让这老古董起死回生,精度达标,以后这实验室…”

他大手一挥,颇有气势地指向周围堆积如山的各种设备、零件和角落一张落满灰的空实验台,“…随你折腾!我罩你!”

林默的心脏猛地一跳。成了!他强压住激动,立刻道:“师兄,我需要它的通讯协议文档,还有…一套精密螺丝刀。”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207实验室变成了一个奇特的“手术室”。

林默在张伟半信半疑的注视下,完全依照CASU界面上显示的步骤进行操作。他拆开打印机厚重的外壳,露出里面复杂的机械结构和布满灰尘的控制板。

CASU的指令精确到每一个螺丝的扭矩、每一根线缆的连接位置。

“Z轴丝杠左侧预紧螺母,逆时针旋转15度…停!就这个位置!”

“加热块侧面,那个银色的小圆柱?对,热电偶,型号K型。拆的时候小心引线…用这个替代品,我从楼下废品箱里找到的旧恒温烙铁上拆的,型号一致。”

“挤出齿轮组,第三号齿轮啮合面有毛刺…用800目砂纸,沿切线方向轻轻打磨五次…对,就这样。”

张伟从一开始的“看你能玩出什么花”,渐渐变成了“这小子手法还挺老练”的惊讶,最后成了“卧槽这步骤精确得有点邪门”的沉默。

他看着林默用从废弃设备上拆下的零件替换老化部件,用砂纸小心翼翼地修复磨损,动作精准得不像个本科生。

更让他看不懂的是林默在连接着打印机主控板的笔记本电脑上敲下的那一行行晦涩的代码——那绝不是市面上的开源固件。

夕阳的余晖透过实验室高高的窗户斜射进来,给冰冷的金属设备镀上一层暖金色。林默敲下最后一个回车键。

“好了,试试吧。”他声音有些沙哑,带着疲惫和期待。

张伟将信将疑地塞进一卷最普通的白色PLA耗材,在电脑上选择了一个简单的立方体模型,点击打印。

嗡…嗡…

老旧的电机发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更平稳低沉的嗡鸣。打印头沿着滑轨开始移动,速度不快,但异常稳定。

加热头很快达到了设定温度,暗红色的喷嘴精准地吐出融化的塑料丝,一层一层堆叠在平台上。没有了以往令人心烦的“咔哒”声和颤抖,只有一种流畅的、带着节奏感的机械运动声。

张伟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个正在成型的、边长仅2厘米的白色小立方体。

随着层数增加,立方体的表面光滑得不可思议,棱角分明,完全没有过去那种明显的层纹和歪斜感。

当打印完成,打印头归位,张伟几乎是抢着把那还带着余温的小立方体拿了起来。他冲到旁边的精密数显卡尺前,小心翼翼地测量。

长:20.00 mm

宽:20.01 mm

高:20.00 mm

层与层之间,几乎看不到缝隙!

“我…操…”张伟看着卡尺上那串逼近设备理论极限的数值,又看看手中那个光滑得不像FDM打印出来的小方块,再看看旁边一脸平静的林默,憋了半天,只爆出一句粗口。

他猛地转过身,双手抓住林默的肩膀,眼镜片后面闪烁着近乎狂热的光芒:“师弟!从今天起!这实验室!有你一半!不!你是我亲师弟!以后这儿就是你家!想拆什么拆什么!想改什么改什么!只要别把楼炸了!”

他激动得语无伦次,指着实验室里一堆落灰的设备,“看见没!那台老光谱仪!那台快散架的数控铣!都是你的!随便玩!”

林默被他晃得头晕,但心里一块大石头彻底落了地。

第一步,踏入这个“庇护所”兼“黑科技试验田”,成功了!他按捺住激动,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了实验室角落里,一个蒙着防尘布、形状细长的东西。那是张伟引以为豪的航模涡喷发动机测试台。

一个念头,如同野火般在他被CASU数据流冲击过的大脑里燃起。

“师兄,”林默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那个…涡喷发动机,推力是不是有点…不够看?”

张伟一愣:“啊?小推力涡喷嘛,推个航模够用了,你想玩?”

林默摇摇头,眼神亮得惊人:“我在想…有没有更给力的?比如…效率更高的推进方式?”

他看似随意地问,手指却悄悄在裤兜里的手机上盲打,向CASU发送了新的查询:

“有没有比小型涡喷发动机更高效、更适合微型航天器的推进方案?”

几乎是瞬间,CASU的回应透过裤兜里手机的震动传来。林默假装掏手机看时间,飞快地瞟了一眼屏幕。

【方案:微型霍尔效应推进器 (Hall Effect Thruster - Micro)】

原理: 利用电场和磁场交叉作用,将惰性气体(氙/氪)电离并加速喷出,产生推力。

优势: 比冲极高(远超化学推进),推力可精确控制,无活动机械部件,寿命长。

设计图: (附图:一个结构异常精巧的环形装置,中央是空腔,周围环绕着磁线圈和阳极/阴极结构,标注着苛刻的尺寸公差和材料要求)

核心部件: 高纯度氮化硼陶瓷放电腔体、耐高温钐钴磁环、超细钨丝阴极、高精度气体流量控制器。

本地制造可行性: 极低。放电腔体陶瓷烧结工艺、磁环充磁精度、微米级气体控制阀均超出本地常规加工能力。

替代方案: 简化版设计(牺牲部分效率),使用实验室现有陶瓷管(需内壁精密抛光)、普通钕铁硼磁铁(需优化磁场构型)、针阀控制氩气(纯度要求>99.9%)。

警告:此替代方案效率低下,仅为原理验证。推力预期:毫牛(mN)级。

毫牛级推力?林默看着那微小的数字,又看看CASU提供的复杂图纸,这玩意儿…真能做出来?但那个“比冲远超化学推进”的描述,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他。

“更给力的?”张伟挠了挠乱糟糟的头发,没注意到林默的走神,

“理论上…离子推进?霍尔推进?那玩意儿好是好,比冲高,但推力小得可怜,而且咱们这条件…搞个模型都费劲吧?”

“模型…也行啊!”林默立刻接话,指着那台刚刚被他“魔改”重生的3D打印机,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师兄,你看咱这打印机,精度现在够高了吧?要不…试试打印点‘小玩具’?”

张伟看着那台仿佛焕发了第二春的老打印机,再想想刚才那个光滑的小立方体,一股久违的、属于技术狂人的冒险精神被点燃了。

他用力一拍林默的肩膀:“嘿!你小子!有想法!搞!明天就搞!材料我去库房翻翻,我记得好像有点耐高温陶瓷管和废磁铁…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